其实菊花在日本人眼里象征着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不建议纹的日式菊花,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菊花在日本人眼里象征着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二战日本皇家战舰上的菊花标是什么做的
如果我没记错,那个东西叫菊水纹,有这个标志的军舰表明是联合舰队的主力舰;这点和前苏联一级军舰上的红五角星是一样的。
算是种荣誉象征吧。材质也就是一般的钢铁而已,好像没啥特别的。源于中国的“菊花”,为何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谢邀回答:
早在日本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菊花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并且一到日本,就以孤高凛然之姿深受大众欢迎。特别是自从平安时代日本迁都以后,菊花作为园艺观赏植物,更是被广泛栽种。由于传入日本的时间较早,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衍生出了许多关于菊花的凄美传说。
据日本能乐《菊慈童》记载,周穆王在位时有一位侍奉他的少年不小心从他的枕头上跨过,周穆王勃然大怒,认为受到了侮辱,一气之下驱逐了这位少年。无处可去的少年只好流浪到一座山中,每天只喝菊花上的露水过活。没想到这么一喝就喝了七百年,少年依旧是当年的模样,一点也没有变老。这么一来,菊花在日本人们的观念里,逐渐形成了长寿的象征。而据《菊水传说》的记载,在河南郦县有一条河流,上游开满了菊花,岸边生活的人们世代饮用这条河的河水,因此得以活过百岁。因为这一记载,平安时代的贵族们都格外喜欢菊花,并把它当作尊贵的象征。由于贵族的推崇,京城里面附庸风雅的人也开始纷纷种植菊花,甚至一度出现菊花满城的壮丽之景。
自日本平安迁都以来,菊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升高,日本民众参考了一定的中国案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菊花文化。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在重阳节当天,皇太子要率领其他百官和贵族拜谒天皇,君臣在宫中共同赏菊,品尝菊花酒,亲密无间。而日本民众大多会以菊花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他们举办赏菊大会,众多名流咸聚京城,只为一睹菊花的不同风姿;妇女们采摘新鲜的菊花酿酒,在重阳的前一天晚上还将刚采摘的菊花花瓣撒在睡觉的被褥上,并且用菊花泡过的水洗浴,以祈求身体安康长寿。
到了江户时代,发展出了“菊偶人”的戏剧文化,简单来说,就是用菊花来装饰偶人的衣服,并且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一种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衍生出了很多关于菊花的诗歌和俳句,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古今集》,作者纪贯之在书中提到了用菊花作为头饰的呼吁,体现出当时日本民众对菊花的喜爱和推崇,都喜欢用菊花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茫然。
而菊花色彩丰富,有白色黄色,粉色或者紫色,但是日本对菊花颜色的喜爱,经历了一个由黄色到白色的过程。在平安时代,日本的皇家以白色为尊,因此白色菊花得到了广泛的青睐和推崇。而日本又有普遍的武士精神,因此菊花与象征武士道精神的刀就产生了微妙的联系,菊花象征着美好,而刀则象征着勇气,两者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日本文化中的独特部分
菊花在日本人眼里象征着什么
日本的菊花源自中国唐朝。日本是通过两条途径接受中国菊文化的,一条是中国诗歌,一条是唐朝宫廷的重阳节活动。
最著名的描写日本菊花文化的,莫过于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她在书中用菊花与刀的关系来阐释日本民族的双面性格,菊花代表着含蓄、淡雅,武士刀代表着冷酷残忍的武士精神。
菊花由中国传入日本后,黄色的菊花先是受到上层人士的推崇,在平安时期,人们尤其喜欢白色的菊花,这在和歌等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在日本文学中,开在深秋的菊花透出哀婉的情绪,体现出日本民族物哀与幽玄的审美心理。在后来,中国菊花文化中的隐逸品格被过滤掉,进而被赋予高贵的品质。由此,菊花成为皇室的家纹,被称为“菊纹章”。日本菊花文化也渐渐从宫廷走向了民间,赏菊在日本成为仅次于赏樱的赏花活动。
菊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代表了大唐气象中的高贵与儒雅。在极端崇尚唐风的几百年里,菊文化被日本接受并改造,内化为日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有人会疑问,形容日本人,难道不是樱花更贴切吗?其实,菊花的高贵与典雅能更恰当地代表日本人温和谦卑的一面,这恰巧与武士刀的刚烈勇武互补,完美地揭示了日本民族的两面性。
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如果您觉得回答得还不错,欢迎点赞和转发~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为什么日本的国花是菊花而不是樱花
让桥本回答这个问题:
曾经有一本谈论日本的书风靡世界,有人赞美他,有人批评他,还有人说不能全部相信他。这本书的名字就是《菊与刀》,是美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对日本民族性、军国主义成因和社会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后撰写的论文,成文时间大约在1944年,原先只是提供给美国政界、军界作为参考,但随着战争进行,这本书成为美国政府战胜日本后如何控制它的政策参考。二战结束后,正式出版成书。
《菊与刀》对日本民族“菊”(精细、温雅、忧郁等)与“刀”(刚猛、暴戾、果敢等)两方面对立性格进行了深入解析,形成了日后人们对日本人认识的重要结论。同时用历史的眼光看“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的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书中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
笔者在这里并不想对这本《菊与刀》进行更多的展开,而是想探讨,菊花为何会成为日本的国花,菊花又怎么成为皇家的标志,菊花与日本的关系又如何的问题。
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国花的菊花,但是在日本古代完全进不了主流的视野,翻看日本古代吟诵植物的诗歌集《万叶集》时可以发现,这本诗集收录了有关157种植物的和歌,就是没有菊花。那么菊花是在什么时候登场,什么时候成为万花之王的呢?这样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现有的考古学资料发现,日本历史上是有野菊花的存在,但是作为豪族,贵族等上流社会鉴赏的“高贵”菊花是没有的。直到奈良时代,全盘“汉化”,向大陆学习一切的风潮影响着日本社会,在学习“汉诗”时,在汉人眼中的菊花具有的魔力般力量,以及象征效果的知识也传入日本。
时间又到平安时代,本草学的兴起,也助推了菊花在日本上流社会的推广,来自大陆的菊花种苗的进口,贵族们争相培育,连皇家也开始关注到菊花。这样诗歌中,装饰画中都逐渐出现了菊花的影子。菊花成为贵族艺术的一部分。
经过长久的战乱,时代终于进入安定的江户时代,菊花从上流社会走向民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百姓对这个来自大陆的花卉不断改良,当时掀起了菊花新品种开发的热潮。什么菊花细工花,菊花人形花等都是这个时代被开发出来。江户时代后期,兰花学在日本流行,西方的花卉栽培技术也传入了日本,这些技术促使了日本菊花栽培技术,品种改良上了一个台阶。这样日本的菊花已经不是不入流的野花,而是在形,色,变化上都可以有无穷的变化,日本每到秋天就有各种菊花展览,菊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明治元年是日本新的天皇登基更改新的年号的一年,这年有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把菊花定为皇室的纹章,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菊花成为日本的国花。之后发生的明治维新开始,支持天皇的军队与支持幕府的军队就在京都郊外发生激烈的战斗,这就是决定明治维新命运的“伏见,鸟羽之战”,当战事朝不利于支持天皇军队方向发展时,当时天皇的重臣岩仓就向天皇进言,要求向军队赐带有天皇纹章菊花的军旗,明治天皇同意,支持天皇的军队竖起了“菊纹”大旗,对面的幕府军队看见这面旗,马上动摇,因为这是与日本最高领导者军队对抗,自己成为了“叛军”,天皇的旗帜获得战役的最终胜利。
明治以后,时代进入大正,昭和,菊花被日本的国粹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利用,在外国人眼中,菊花就是日本传统的精神中负面的部分。这也是文章开头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指出的,菊花既有军国主义的暴虐一面,又有在美学世界花费心血的日本精神。二战以后,菊花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从云端重新回到人间,再次成为民众和平生活的象征。
菊花与日本人关系,时代不同关系也不一样,有的时候只是贵族的欣赏物,有的时候是平民的生活一部分,更有的时候成为日本国象征,这样的关系是随着时代变化流动变化的。只有处在某个时代,才能说清两者的关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1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