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明朝为何禁止茶叶私卖)

吃货 给你一个抹茶味的夏天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以及日本抹茶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日本人喜欢喝什么茶
  2. 为什么小女生都喜欢吃抹茶
  3. 为何抹茶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
  4. 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

日本人喜欢喝什么茶

日本人特别爱喝茶,不管是在日本便利店,还是餐厅用餐,还是去拜访日本朋友的家里,都随处可见瓶装茶或者自己亲手泡的茶。那么有哪些茶是日本人常喝的呢?

首先是绿茶,绿茶是日本茶中最常见的一种茶叶,而且喝绿茶也很健康,绿茶色泽澄澈,口感也很好,绿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还有就是麦茶,麦茶呈棕色,喝起来会有大麦的香气,日本人在夏天的时候习惯加冰喝麦茶,冬天的时候就会喝热的麦茶。

焙茶也是日本常喝的一种茶,历史也非常悠久了,焙茶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一些,要把绿茶经过烤焙之后才可以制成。焙茶喝起来少了苦涩口感,更加顺口,香味也比较浓。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茶,喝起来不伤胃。也有很多日本人用焙茶来制作甜品。

抹茶更是不用说啦,算是大家最熟知的。将抹茶粉参进其他食物中,在日本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抹茶口味的巧克力、面条、糕点,冰淇淋等等。在日本有很多抹茶制成的产品,比如抹茶味的布丁,口感很细腻,还带着奶香及抹茶的香味。还有抹茶口味的巧克力,入口即化,吃完后嘴里还带着抹茶的清香,回味无穷。

还有玄米茶,这款茶是在绿茶中加入了糙米一起泡,茶水的颜色呈青绿色偏黄色。玄米茶很多年轻的女性视为最好的减肥产品,卡路里很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2、B6等,还对消化不良,食欲不好的人有很好的作用,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还具有暖胃的功能哦,要是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放心的饮用,不会引起肠胃不适哦。

为什么小女生都喜欢吃抹茶

现在有很多人自称“抹茶控”。这群人热衷于吃抹茶慕斯,抹茶戚风蛋糕卷,抹茶千层蛋糕,抹茶曲奇,抹茶拿铁,抹茶冰淇淋……并热衷于和一切关于抹茶的美食一起自拍(抹茶绿实在太好看了……)。这群人可能吃过很多很多抹茶口味的食物,不管是蛋糕、饼干、饮品还是甜点,但在他们中间却鲜有人去喝一次正统的抹茶,像喝茶那样吃抹茶。

所以,你是属于这群人吗?

你真的了解抹茶吗?

你知道正统的抹茶是怎么吃的吗?

你知道抹茶粉和绿茶粉的区别吗?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这样的历史起源看起来是那么的顺利成章,但为什么现在的抹茶是以日本为主流?

吃抹茶有一个步骤叫做点茶,是将茶叶磨碎化为粉末,充分溶解在水里,然后饮下。这样吃茶的方式,工序繁琐,而且直接将抹茶吞下,茶汤口味苦涩明显。

到了明代开始流行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聪明的中国人就弃抹茶而不用了。但在1191年,日本临济宗的开山祖师荣西禅师从中国带回了禅宗以及抹茶的树种和制作抹茶的方法,传播到日本,这样的吃茶方法反而一直受到日本人民推崇,而后成为日本的国粹。

坚持吃抹茶的日本就把抹茶发扬成一种文化,不仅当茶来吃,更是将抹茶融入到饮食之中。

那么如何像喝茶那样吃一碗抹茶呢?

1.温碗:先把茶碗连同茶筅一起用开水烫过。

2.调膏(这是中国古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日本茶道中没有这个程序。):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几克)的水,把抹茶调成浆糊状,这样可以防止十分细腻的抹茶产生抱团的现象。

3.点茶:用茶筅按照W的轨迹贴着碗底前后刷搅,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浓厚的泡沫。

抹茶粉和绿茶粉的区别

抹茶粉和绿茶粉看起来都是粉末状,可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却是非常大。

抹茶的价格比绿茶粉起码贵上几十倍,若是一不小心拿买抹茶粉的价格买到了绿茶粉,那是非常不划算的。

为何抹茶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

中国茶道分为唐煎宋点明清泡,抹茶因为制作工艺繁复,饮用过于讲求仪轨,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真茶真水真香理论所取代。日本保留了抺茶工艺,但也不是普通人日常所饮,更多是茶道演绎所用。

抹茶和末茶还是有差别的。末茶更多的是指茶末,一般用较低等级的茶干或茶碎来碾碎成粉末,用来做为食品添加或茶粉。而抺茶从一开始就为制作高端茶而准备。采摘前要遮荫,为保颜色翠绿多釆用蒸青杀青,甚至对石磨的材质和转速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抺茶和茶末,一字之差,价格相差万里,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

抹茶,这个说法就不是中国人的。

茶,陆羽在《茶经》中说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到了唐代,中国茶业进入空前兴盛的高潮。江南百姓营业,多以种茶为业。而且产量很大,据说“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于五岭,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茶经》里记载的制茶法也多是制饼茶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采摘后直接切碎喝的粗茶,全叶蒸青后烘干,不经碾研直接煮饮的散茶,还有就是日本人学去的“末茶”(抹茶抹茶,听上去有没有觉得耳熟?)末茶是把茶叶烘炒碾研成末后煮着喝的,陆羽称之为“炀”。

唐朝饮茶风行,《全唐诗》里第一名的饮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从中可以看到风行的盛况。

唐代饮茶的方式,既有非常古老的粥饮法(操作法参考如今广西桂林油茶、湖南武林源擂茶的喝法),也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抹茶的喝法,当然,技巧更加华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为证:

表现的正是末茶饮法。当然,主流的是饼茶饮法。具体可以看《茶经》,各个方面都是非常讲究的。

宋朝蒸青团茶的制造方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它制作工序繁多,饮用上非常讲究,长期以来都是上层社会的文人雅士才玩得起的高端奢侈享受。蒸青散茶则比较简单,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简单方便,所以得到广发大民众的欢迎,传播很迅速。

注:河北宣化辽墓《造茶图》

元朝时期,散茶发展已经超过末茶和腊茶,处于过度阶段。贡茶已经不再以团饼茶为主,而是散茶、团茶并重。饮茶风尚也是重散略饼。

明朝,蒸青散茶(叶茶)基本上取代了团饼茶(末茶)。明朝的制茶技术出现划时代的变革,茶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由蒸青转变成炒青,散茶种类更加丰富,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花茶等等都是在这个制作法以后的创造。饮茶风尚上不再推崇穷极工巧的末茶,而是转为沸水冲泡的叶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进入一个新的审美天地。从这个角度讲,日本茶道的那一套东西不过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不要的过时的旧东西。

从明朝起,茶,才真正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植根进入寻常百姓人家,与社会生活、风情民俗、人生礼仪相结合,影响深广,而不是像唐宋时期那样只是宫廷、文人的雅尚清玩。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茶,是茶文化;日本人的茶,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能用文化称之的,只有茶道这样一个分支。两相对比,我更喜欢闲暇时桌上的一杯清茶,而不是看上去无比严谨严肃珍重其事的那套装bility的程序。

关于为什么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和日本抹茶冷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古时候中国为什么不喝抹茶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684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