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

刘裕代晋自立,国号为何不是汉 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今天给各位分享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刘裕为什么不恢复汉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刘裕为什么国号不叫汉
  2. 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
  3. 宋武帝刘裕雄才伟略,为什么最后没能实现他统一全中国的梦想
  4. 刘欲作为刘邦后代他的王朝为何不叫汉

刘裕为什么国号不叫汉

第一,刘裕不是刘邦的直系后裔。他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虽然刘交和刘邦是亲兄弟,但刘交的后裔不是宗嗣。刘裕没有法理继承汉朝的法统。

即便刘裕要恢复老祖宗刘交的法统,他的国号也应该是“楚”才合理。

但很悲催的是,刘裕称帝前,已经有一个楚国了。即桓玄建立的“桓楚”政权。这个政权被刘裕所灭。

如果刘裕以“楚”为国号,那就太晦气了。谁会拿一个伪政权,而且还是被自己灭掉的伪政权的国号为自己的国号?

第二,两晋交替之际,已经有两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了。

一是匈奴人建立的“匈奴汉”政权。

二是巴蜀氐人建立的“成汉”政权。

这两个政权的名声都不好,尤其是匈奴人在灭亡西晋期间,以“汉”为旗号,在北方各地烧杀劫掠。把“汉”旗搞得很臭,在北方人民心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如果刘裕以“汉”为国号。他不仅不会借此来收买人心,反而还会受这个国号的牵连。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的人觉得“汉”这个国号好威风,好大气。但当时的人不觉得,当时的人觉得“汉”旗很臭,王八蛋才打“汉”旗。

刘裕没有必要背负这个负资产。

第三,刘裕崛起之前,北魏已经建立。其统治者为了恶心东晋,抛出了一个“代汉者,当涂高之”的概念。

这个概念简单点说,就是北魏统治者承认曹魏的法统,以自己是曹魏第二自称。这等于是抹杀了东晋,否认了两晋的法统,宣称晋朝是伪政权。

同时,“代汉者,当涂高之”也隐含了汉朝已经是过去时。魏朝才是正在进行时。

如果刘裕以“汉”为国号。那么他这就是在自找晦气。很不吉利。这就好比隔壁老王给自己的儿子取名“王五是我的儿子”,如果你也姓王,你还会给儿子取名“王五”吗?

这么晦气的事,你肯定不会的。

第四。前面三点都还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一点。

刘裕能够咸鱼翻身,能够从一个底层人物爬到统治者的位置。是因为他从京口起兵开始就一直以“扶保晋室”为口号,招揽人心。

刘穆之、孟昶、刘毅、何无忌、檀凭之、王仲德、诸葛长民等人,凭什么拥戴刘裕?

一方面,是刘裕很有本事。

另一方面,是他们也忠于晋朝。刘裕的口号深得他们的心。

这就跟当年荀彧等人心甘情愿追随曹操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曹操当年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

不“奉”天子。那么他与董卓、李傕、郭汜也就没区别了。很多人必然不会追随于他。他也不会发展的顺利。

所以后来曹丕篡汉时,他要走合法程序,要承认汉朝的正朔,要对天下人宣称,自己的法统是从汉朝继承来的。

如不然,他就真的与乱臣贼子无异了。

刘裕也是一样的情况。他要想最大程度的减轻篡位压力,树立自己政权的法统。他就必须要承认晋朝的法统。

换而言之,如果刘裕与黄巢、李自成之流一样,以起义军身份起家,然后杀进建康,夺了皇帝鸟位,建立新政权。

那么他的国号,想取什么都行。叫“汉”,也不是不行。就算他不是刘邦的直系后人。

但问题在于。刘裕不是起义军出身,他是官军出身,当了30几年晋朝将领,几乎是一辈子打着忠晋的旗号,最后称帝走的也是和曹丕、司马炎一样的路线。他取代东晋,法统不是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司马家手上移交过来的。他接收了原来的东晋朝廷。

如此一来,新政权的国号,他自己就说了不算。他既然是晋朝皇帝册封的“宋王”,那么新政权的国号,理所应当就应该是“宋”。

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他建立的国号是宋而不是汉。这是因为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如果刘裕称帝取汉国号,会被人们认为是在借用汉朝的威望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而且会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抨击。

此外,刘裕生于南中原,他的祖父在南方地区开疆拓土,与北方社会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取宋国号显示了刘裕所处的南方地位,并凸显了南方文明的独特性。总的来说,刘裕建立的宋朝不仅代表着南方文化的独立性,也象征着南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宋国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宋武帝刘裕雄才伟略,为什么最后没能实现他统一全中国的梦想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讲述的就是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的故事,刘裕虽说自称是汉高帝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可到了他这一代,大汉朝都灭了几百年了,更别提什么贵族后裔这一说了。

因此刘裕出身低微,日子过不下去了,只好以卖草鞋为生。这是不是和三国刘备有的一比?刘裕小名寄奴,喜好赌博,卖草鞋赚点钱,全都搭进去了。

简直堪称东晋街溜子的典型,家乡是混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刘裕这才选择从军。刘裕运气好啊,刚投草鞋从戎,就进入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打仗勇猛,作战机智,刘裕节节高升,最终成为了东晋王朝的顶梁柱。尤其是刘裕带领的北伐,几乎打得北方胡族毫无还手之力,差一丢丢就完成了大一统的事业,可为啥这事儿没能办成呢?

一、班师回朝还是继续北伐?答案一目了然。

刘裕实在是一个猛人,用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他,一点儿也不过分。他曾经主持过两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灭掉了江苏、皖北地区的南燕政权,基本不费吹灰之力。第二次北伐则依据攻克洛阳和长安,灭掉了赫赫有名的后秦政权。

想当年,前秦天王苻坚,带领80万大军南下,差点儿就灭了东晋王朝。可惜在淝水之战中,被谢安用5万北府兵击败,自此前秦分崩离析,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战乱。

而后秦就是在前秦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他们占据着洛阳、长安等中原重地,几乎是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这么牛的集团,却在刘裕北伐时被灭了,可见刘裕有多猛。

要知道,此前闻鸡起舞的祖逖,东晋著名外戚庾亮、褚裒,包括灭亡成汉政权的桓温,都曾经发动过北伐,结果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偏偏刘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刘裕大军攻入长安以后,灭掉了后秦集团。再往东就直奔北魏而来了,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天爷给刘裕出了一道选择题:篡位还是继续北伐?

公元417年,也就是灭亡后秦的这一年,刘裕已经55岁了。在现代看来,这个岁数正值壮年,可在古代来说,这个岁数已经到了暮年。40多的苏轼,都自称老夫了,40多的欧阳修也自称醉翁了,更别提55岁的刘裕了。

九月,公至长安。长安丰稔,帑藏盈积。公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于京师;其余珍宝珠玉,以班赐将帅。执送姚泓,斩于建康市。谒汉高帝陵,大会文武于未央殿。---《宋书》

同样是这一年,刘裕最为器重的谋臣刘穆之在建康病逝,这对远在长安的刘裕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是继续北伐北魏,还是班师回朝主持大局呢?刘裕选择了后者。

二、北伐或许会成功,可后院也极有可能失火。

刘穆之何许人也?为何他去世后,直接阻碍了刘裕北伐呢?原因很简单,刘穆之相当于刘裕的诸葛亮、荀彧、王猛。

刘裕出征在外,朝中大小事务,全部都是刘穆之一力承担。军事、政治、外交、后勤,都需要刘穆之帮刘裕看着。

有刘穆之在,刘裕便可以在战场上随便撒野,可一旦刘穆之病故,建康城内随时都会刮起一阵反抗刘裕的风暴。

那个时候刘裕不仅没称帝,甚至还没有称王。他只是以东晋王朝一流功臣的身份负责北伐而已,一旦有人为了匡扶司马家的基业,宣布刘裕为叛臣的话,那刘裕连家都回不了!

那时候没有飞机和高铁,甚至连专车都坐不上,从长安到建康,需要几个月的路程。如果继续北伐,那时间就更长了,谁能保证刘裕的大后方不会出问题呢?

因此刘裕只能选择放弃北伐,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建康,主持大局。只有在反对派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刘裕回来震慑众人,才能避免后院失火的情况。

至于北方夺取的土地,刘裕并没有安排妥当,尤其是长安的防守工作,刘裕几乎留给了儿子刘义真一个大烂摊子!

当时刘义真才12岁,就被刘裕留在长安,镇守北方。同时留下的还有北伐建功的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人。结果这帮人反倒内乱了起来,沈田子宰了王镇恶,王修又宰了沈田子,刘义真在手下人的撺掇下,又宰了王修。

好家伙,直接把刘裕给吓傻了,连忙把儿子刘义真给召回来,顺便让大将朱龄石镇守长安。可惜刘义真这帮人的操作,已经导致长安人心不稳,再加上大夏国赫连勃勃大军的围攻,最终朱龄石战死,刘义真单骑跑路,长安得而复失。

三、还是称帝比较香。

这事儿让刘裕十分痛心,但是刘裕会后悔吗?当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回来的话,丢掉的可能就不只是长安这么简单了,甚至连建康都会丢了。

虽然丢了长安,可刘裕手里依旧牢牢掌握着潼关以东的部分关中之地、整个河南地区、淮水以北的大片地区,因此北方大片的土地依旧在刘裕的手里。

公元418年,也就是刘裕回来的第二年,他被封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同时受封为宋公、加九锡、建立宋国。同年派人宰了哑巴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他弟弟司马德文为帝,也就是晋恭帝。公元419年,57岁的刘裕被加封为宋王,手握20个郡的食邑,获赠天子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显然,这个时候的刘裕,已经为篡位准备好了一切。公元429年,58岁的刘裕如愿以偿,接受了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灭亡东晋,建立宋国,史称南朝宋。

你说,对刘裕来说,是继续北伐香,还是回来称帝香呢?继续北伐顶多就是个名垂青史的北伐英雄,可回来称帝,却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哎呀,这可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啊!

总结:南朝宋是南朝最有实力的王朝。

58岁的刘裕建立了南朝宋,拉开了南北朝的序幕。由于他放弃了北伐,也为北魏的发展留下了一线生机。

此后北魏在拓跋珪、拓跋焘等人的带领下,逐步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建立了南北朝对弈的局面。南朝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可论实力和地盘,绝对是刘宋王朝最强,毕竟刘裕打下的基础,实在是太深厚了。

2年以后,60岁的刘裕去世。这说明什么?如果当初不回建康,继续北伐的话,刘裕极有可能在北伐的半路上就去世了,那可就真的遗憾终身了。

参考资料:《宋书》

刘欲作为刘邦后代他的王朝为何不叫汉

@未济

接受东晋禅让,当过宋王,国号为宋

王朝更替一个是禅让,一个是直接起义推翻。而刘欲原是东晋的臣子,他是接受了东晋的禅让,而不是自己起义推翻的东晋。所以这个传承很重要。他要证明他得位很正,不是自己篡位。因为当过东晋的宋王,所以国号为宋是惯例。比如曹丕是魏王,接受汉的禅让建立魏国,西晋也是如此,是魏国的晋王。所以,按照惯例,国号应该为宋。

汉的国号已经没有号召力了

刘秀仍以汉为国号,是因为人心思汉,王莽篡汉也没有多少年,汉朝还有很大影响。所以国号为汉是有用的。而刘裕时期已经距离东汉很多年了。再用汉的国号没有啥意义,不会对建国起到啥作用。

是否是刘邦后裔是存疑的

为了提高身价,很多皇帝总是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先,只要和自己一个姓氏就行。后来的李唐,也尊老子为祖先,都是这样,给自己的继位找个理由,更有脸面。其实都是一句话的事,说是就是。估计刘裕也没有想恢复汉朝心思,多半不是刘邦后裔。

@未济

欢迎关注

关于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刘裕为什么不复辟汉朝而要另选国号为宋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4/1394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