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如何,以及司马昭为什么不杀贾充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如何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但是超越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贾充——忠心奴才中的大能人。
敢于出头,替主奔波,尽心尽力,辅佐两代。是高级知识分子开始发生退化变异的三国终结期出类拔萃之大才。
为什么贾逵是曹魏的大忠臣,而他的儿子贾充却是大奸臣
谢邀,感谢关注(秉烛读春秋)的悟空问答。
首先亮出我的答案,贾逵的儿子贾充选择了背叛曹家,追随司马昭篡夺曹魏江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是曹魏集团的头号敌人。
究其原因就是,他和老爸追求的目标不一样,贾充为了追求权势不择手段,为虎作伥帮助司马家族“废魏建晋”做出了贡献。
说到忠臣,在那个朝纲败落的汉末晋初的时代,没有人可以称的起忠臣,唯有曹操的谋士荀彧例外。
荀彧为了阻止曹操有违“人臣之礼”进封公位,加九赐等事情,也为了捍卫汉室的正统,被曹操嫉恨而自裁而死。
纵观三国史,司马懿和贾逵两个家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司马懿的名气确实比贾逵大,司马懿是历三朝的托孤之臣,贾逵也是侍奉了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位皇帝的重臣。
但从忠于曹魏的角度来说,司马懿都远逊色于贾逵的忠心。
最后司马懿临死时,梦到了贾逵,被贾逵的神灵惊吓而死。
十分有趣的是,两人的后代司马昭和贾充,选择了抛弃彼此老爸为之奋斗的曹魏集团,毅然篡夺了曹家社稷,不遗余力、齐心协力的建立了西晋王朝。
回到本题,贾逵确实死忠曹魏集团,最初他和司马懿的经历差不多,也是被曹操发现人才的,然后重点培养和使用。
曹操死后,把他留给了儿子曹丕,曹丕死后,继续留给儿子曹叡使用,祖孙三代都重用贾逵。
看过《虎啸龙吟》的亲们,贾逵的经历是不是和司马懿有相似之处呢?
〖贾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引自三国志)〗贾逵主要业绩:
一、贾逵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时人称为“贾侯渠”,贾逵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现在这条渠依然存在。
二、曹操逝世后,贾逵负责办理丧事,在拥立世子曹丕袭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曹丕在前线,曹操死后,没能及时赶回来。
曹丕的兄弟、鄢陵侯行越骑将军曹彰倒先带着兵马从长安赶来洛阳,意欲抢夺其兄的继承王位的权利。
曹彰问贾逵:“先王的玺绶在哪里?”贾逵很严厉地回答说:“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你该问的!”说得曹彰无言以对,曹彰不敢再争。
三、黄初六年(225年),参与曹魏征吴之战,贾逵击败了东吴名将吕范。
然后在石亭之战中,他不计前嫌,率军救出了深陷重围的曹休,避免了魏军全军覆没。
四、贾逵的一生忠于曹魏集团,重病期间还对左右的人说:“我受曹公厚恩,恨不斩孙权以见先帝。
〖逵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见《三国志》〗然而,他老来得子的贾充却没他这么忠于曹魏集团。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贾充之所以被后人诟病,说他是奸臣,完全是他做的事情不够光明磊落。
贾充一生所作所为,我给他归纳了一下。
一、投靠司马师。
贾逵死后,贾充世袭老爸爵位,后追随大将军司马师。
正元二年(252年)随司马师前往乐嘉城讨伐毌丘俭和文钦发动的叛乱。
司马师因眼病发作,病势严重,返回许昌,留贾充督诸军,可见对贾充的信任。
战后司马师因病逝世,司马昭在傅嘏的安排下回洛阳接掌权力,贾充留在许昌监诸军事,转投司马昭麾下。
二、甘当司马昭的马前卒。
贾充的老爸贾逵是曹魏忠臣,他本人甘当司马家的走狗。
在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后,贾充转任大将军司马、右长史职务,他积极为司马昭掌权篡位出谋划策。
司马昭刚接了哥哥大将军之职,担心各方镇人心不服,贾充便自告奋勇前往淮南,意图说服镇守大将诸葛诞归顺。
诸葛诞乃一代名将,被国家倚为东南中流砥柱,贾充认为,只要他肯拥护司马昭篡位,必起到了示范效应。
谁知道当贾充用“禅让”之事试探诸葛诞时,却遭到对方一顿臭骂:“你不是贾逵的儿子!贾逵没有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儿子”。贾充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跑回了洛阳。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原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引自三国志)〗三、贾充弑杀魏帝曹髦。
当贾充被诸葛诞骂走后,不久,贾充找机会杀了诸葛诞。
贾充不遗余力地支持司马昭谋逆,敢于铲除所有的反对势力,哪怕是皇帝,他信奉:“遇佛杀佛,挡我者死”的信条。
话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不甘司马昭挟持,不甘做司马昭的傀儡皇帝,于是统帅宫中卫兵、奴仆讨伐司马昭。
〖曹髦带着人到了南阙,只见贾充带着兵士数千人前来迎战。曹髦亲自用剑拼杀,称有敢动着灭族,众人感到和皇帝打仗非同小可,都准备逃跑。跟随贾充的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此事该如何处置吗?”贾充回答说:“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用问吗?”成济听了这话,壮了胆,便上前弑杀曹髦。〗曹髦遇弑后,魏朝上下再无敢反对司马昭称帝了,因此,贾充居首功。四、为祸晋朝。
在贾充的支持下,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王朝。
西晋建立后,贾充因居功至伟,获封鲁郡公,官至太尉,极受武帝尊崇。
贾充在西晋在位17年,政绩不多,一切宗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然而,晚年他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后来西晋的灭亡。
事情是这样的,贾充送女儿贾南风入宫中,做太子司马衷的王妃,这为西晋灭亡埋下了祸根。
难怪后人愤怒指责贾南风,“爷爷是曹魏重臣,爸爸是西晋奸臣,他是西晋的掘墓人。”这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节奏啊。
太康三年(282年),贾充病死,终年65岁。
贾充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少建树,却凭借善于谄媚、察颜观色的本事,赢得了晋武帝的宠信。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而结党营私,排斥、打击异己,甚至因忌妒别人的功劳而顽固反对平定东吴的大计,可谓是一代佞臣。
【我是春秋君,欢迎点赞和留言评论,加关注了解更多】
曹髦杀司马昭,只带了几百奴仆,为什么不准备充分一些
曹髦(cáomáo)是曹魏第四任皇帝,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谥号:魏少帝。在曹髦上位之时,曹家的天下几乎已经完全被司马家架空了,曹髦的情况就和汉末的汉献帝如出一辙。但是曹髦却和汉献帝刘协不一样,坐着等死,他选择了与司马家殊死一搏,去刺杀当时司马家的当权者司马昭。
见《三国志》记载如下: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三国志·魏书·少帝纪》可见《三国志》明确记载,只带了几百个奴仆前去刺杀司马昭。可是当时的司马昭已经贵为大将军,专揽国政,位高权重,这点人去杀他显然是不够看的,可是曹髦还是选择这样做了,其原因主要有下三点。
一:不能坐受废辱
当时司马昭的想法和曹髦的爷爷曹丕是一样的,他们曹魏的天下本就是这样得来的,也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而曹髦对司马昭的想法更是一清二楚。而曹髦本身又是个极为烈性的人,不是汉献帝那种软弱的皇帝,他忍受不了和汉献帝一样被废的羞辱,所以只得和司马昭拼死一搏。不得不说曹髦还是极为有气节的一位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三国志·魏书·少帝纪》
二:曹家兵甲寡弱
当时曹家的权柄几乎已经被司马家架空了,真正忠于曹家的曹魏老臣也几乎死绝了。司马家掌控朝政已经很多了,朝廷上下几乎全部都在暗地里跟司马家表达了善意,也就是说不会听曹家的话了,曹魏的兵马几乎全部都在司马家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曹髦根本就调不到更大的人马,只有手底下区区的几百奴仆。
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韂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三国志·魏书·少帝纪》
三:人多不便躲藏
这一点纯粹就是我个人的看法了。毕竟司马昭那时候势大,兵马的调用肯定都逃不过他的耳目。如果曹髦动了大批人马去刺杀司马昭,司马昭肯定一早就知道了,哪里还会给他机会?而曹髦就算能动用更大人马,算起来也至多不过几千,这么点人,无法躲藏去和司马昭硬干,无疑是以卵击石要知道那时候曹魏大部分兵马全在司马昭手里,不能隐藏消息,直接去对抗就是找死。
司马昭为什么不灭吴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国家,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应该是三国中实力稍弱的国家,但是东吴却成为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司马昭剧照
在东吴之前,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等人消灭了蜀汉,促使蜀汉在公元263年就灭亡了。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氏消灭蜀汉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消灭东吴呢?换而言之,面对强大的西晋,东吴居然坚持到了公元280年,也即蜀汉灭亡后的第十七年了。
首先,司马氏需要稳固自身的统治。司马昭主政时魏国是有机会灭亡吴国的,只不过由于司马昭突然去世,司马氏才暂时放弃了对吴国的征讨。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建晋,由于国内情况不稳,晋武帝遂又再次放弃了灭亡东吴的想法。
其次,内忧外患。西晋初年,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侵扰西晋的边境地区,还杀死了西晋的数位刺史,其中包括平定钟会之乱的秦州刺史胡烈。为了避免出现南北同时作战的情况,西晋只好先调集军队,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在解决外患后,西晋内部又出现了问题。
司马昭剧照
西晋是一个新兴的王朝,其刚刚建国,内部并不稳固,而在晋武帝麾下任职的,也大多都为前魏的官员,他们对魏国仍然抱有幻想。晋武帝司马炎要想彻底稳固朝政,就需要先解除内部的隐患。以贾充为首的朝廷重臣纷纷反对出兵灭吴,满朝文武只有四个人力主灭吴,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张华、羊祜、杜预、王濬。甚至在伐吴作战开始后,有人还从中作梗,这个人就是担任伐吴的主帅贾充,“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以为后图。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内部不稳,司马炎遂只好放弃了征讨东吴的想法,转而与东吴展开了对峙。
西晋征讨东吴困难较大。蜀汉有山川之险,东吴有长江天堑,西晋要想灭掉东吴,必须渡过宽阔的长江。当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还不是在赤壁之战中惨败。再加上吴军善于水战,拥有一支非常厉害的水军,西晋要灭东吴,难度明显高于灭蜀的。
魏国灭亡蜀汉的时候,曾耗费了大量的粮草,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国的实力。若西晋灭亡东吴,它也一定会出现和灭亡蜀汉一样的情况。晋武帝司马炎综合各方面的准备条件,也就不得不暂时放弃攻打东吴了。
最后,东吴自身有一定的实力,这是关键因素。东吴和蜀汉不同,其所调之兵马完全可以和西晋或魏国相匹敌。东吴的战略后备人口要远远高于蜀汉,其所调动的兵马,也超过了二十万,而蜀汉呢,人口不及东吴的一半,兵力更是少得可怜,故而,魏国灭亡蜀汉也是非常轻松,而面对东吴,它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东吴从各方面来说都要超出蜀汉,且其还存在强大的水军,这在魏国看来,简直就是攻不破的堡垒。若想灭吴,司马氏就要非费一番周折不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炎也只能暂时放弃攻吴。
陆抗画像
东吴虽弱于西晋,但其依然存在名将。吴末帝孙皓在位时,陆抗、陆凯就长期支撑着东吴的军力,这二人也曾多次率军击败过西晋兵马,可以说,陆抗就是西晋的克星。司马炎正是慑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才选择与东吴进行对峙。后来,陆抗、陆凯先后病死,司马炎才有了灭亡东吴的底气。
280年,在西晋大军的攻势下,孙晧出降,东吴灭亡。
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如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司马昭为什么不杀贾充、司马昭和贾充关系如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4/13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