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

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和吴三桂为什么反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以及吴三桂为什么反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
  2. 吴三桂为什么降清
  3. 吴三桂晚年起兵,为什么不扶持朱家天下,而是自立为王
  4. 为何重兵在握的吴三桂会选择投靠清朝

吴三桂为何选择向清朝投降

螨蜻背信弃义,吴三桂被多尔滚这个老贼骗了,本来他们约定的是同盟关系,共同击败李自成,恢复大明江山。结果实际情况是,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决战吴三桂三至五万精兵,此时,多尔衮这个老贼没按盟约与吴三桂出兵共同抗击李自成,而是选择秀手旁观,直至李、吴双方杀得精疲力尽,多尔衮这个老贼突然杀出,轻而易举的收获了全部胜利果实。在多尔滚的协迫之下,吴三桂做了城下之盟,被逼投降螨蜻,以保住吴三桂军性命。狗蜻,畜生也。

吴三桂为什么降清

吴三桂这个人,性格,人品,智商上都有缺陷,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下场不怎光彩。在满清进关的初期,根基不稳,从上到下都还是保留着抢一把就走的心态。南明政权刚刚建立,没有什么可以控制的力量。李自成刚刚被击败,想的是退回陕西老家割据称王。其他各处的军阀也都是骑墙观望,天下的形式很不明朗。而此时,吴三桂的资本是最雄厚的,他手里掌握着明朝留下的辽西兵好几万人,各方势力都会拼命拉拢他。

他有那个称王的资本,也有那个想法,但是他那个干大事惜身,见小利亡命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成不了大事。李自成招降时,他在谈判上一直想两头下注,结果被痛打,最终打疼了之后去投降多尔衮。进入北京,他完全有条件跟满清平起平坐的谈判,但是他选择了做满清的奴才,被忽悠着一路追打李自成,从东北打到云南。八旗兵就痛快的跟在他后面督战,顺便接收底盘。

他投降满清,绝对不是因为一个小妾,而是蠢,太容易相信满清了。曾经承诺他世镇云贵,忽悠他杀死了永历帝,结果这个承诺的保质期连十年都没有,最终还是要造反。现在连洪承畴,范文程等人都人模狗样的进了博物馆了,作为明,清,民国,共和国几朝政府都定案的铁杆大奸贼,没有一家替他翻案的,估计是有史以来唯一人吧。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悠悠,欢迎评论关注!

吴三桂晚年起兵,为什么不扶持朱家天下,而是自立为王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康熙十二年,为清兵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吴三桂起兵造反,提出的口号是“兴明讨虏”。

吴三桂表面上是兴明,实际上是自立为王。后来他称帝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吴三桂是一个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个人利益。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属于汉奸卖国贼行径,但是,他把自己粉饰得非常好,伪装非常到位。

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吴三桂给多尔衮写信,请求清兵入关,消灭李自成,为崇祯报仇。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多尔衮半推半就答应了。实际上多尔衮心里不知多高兴。几十年绞尽脑汁,浴血奋战,都没打开入主中原的大门,现在轻而易举进来了,而且还有人带路。

更让多尔衮高兴的是,入主中原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他们是来帮助大明的。

大明是中原正统王朝,已经存在二百多年,虽然腐败了,仍然拥有大批粉丝,将来灭了李自成,建立大清政权,这政权是从李自成那儿夺来的,大明灭亡不关大清的事,他们是大明的朋友,不是大明的敌人。

既然清兵是来帮大明的,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是功臣。

吴三桂真的是功臣吗?不是。他在剿灭李自成的同时,捎带脚把南明政权也灭了。清兵入关后,势如破竹,占领大片土地,南明显然不是清兵的对手,大清统一全国势在必行。南明是朱家的后代,吴三桂曾经是朱家的大臣,吴三桂要是忠臣他应该保南明才对。但吴三桂却对南明痛下杀手。

康熙要削藩时,吴三桂起兵造反,这时支持朱家的力量很有限,他自己拼了老命打天下,打下了天下让朱家人坐,吴三桂是那样的人吗?他有那么伟大?

如果年轻二十岁,吴三桂是有雄心把清兵赶出关外,自己当皇帝的,这时的吴三桂老了,心气低了,在他心里划长江而治,当个皇帝也不错。但他低估年轻的康熙皇帝了,最终他的梦想成了泡影。

感谢您阅读点赞留言转发关注!

为何重兵在握的吴三桂会选择投靠清朝

并非迫不得已,一切都是利益之争,反而是吴三桂在“利益”当头、国难之际,选择了“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最终,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

何谓势?“势”指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性。在天下大乱之际,要讲究“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则可“势赢天下”,“势不可挡”,这是看准“大趋势”!

先看八旗之“优势”:

古人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就是大势。当时,明朝纷争不断,整个帝国处于瓦解之势,内部不团结,导致明帝国分崩离析。这种不可逆转之势,让吴三桂选择了避其锋芒,蛰伏隐忍,伺机而动,装孙子。

吴三桂降清,而没有选择大顺军,也是“势”出有别:他洞悉了清军之优势,顺坡下驴,借力打力,略施巧力,得事半功倍之功。

那么,被吴三桂洞穿的清军,如何“势”赢天下?

其实,靠的是“三势”。清军的三势,皆是从“收拾人心”开始。不过,我们必须清楚,他们要的是天下官宦士绅读书人之心,而非天下苍生之民心。

其一,收获内部“团结之势”。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发布所谓的“七大恨”都证明了一点,他看中的是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顺势而为。他编造的对明朝廷的恨,让他可以收拾人心,掩盖他对明朝的背叛,可以师出有名!让全军上下洋溢着“伪装正义”的氛围感。这说明努尔哈赤的政治野心非常老道成熟,不愧是一个能够驾驭烈马的能手,“赏罚分明”,其部下无论多么野蛮残暴,对努尔哈赤都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其二,营造得天下的“瓦解之势”。

瓦解对手,壮大自身。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多尔衮,他们都始终如一地沿用了瓦解明军的惯用手段。尽管努尔哈赤对辽东老百姓进行了疯狂屠杀,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明朝士绅的招降措施。从范文程到洪承畴,汉人士绅大臣尽为我用。

这种态势非常恐怖有效,让明军越打越少,而清军却越打越多,旗人的八旗军也从单一的满八旗发展到汉八旗和蒙八旗。客观上,减少了“敌人”,装大了队伍,扫清了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为逐鹿中原营造了条件。

其三,制造舆论环境,形成“归顺之势”。

以汉人带路党形成的“统一阵线”,涌现出了无数汉奸式人物。从洪承畴尚可喜到祖大寿、耿精忠以及李成栋等大量这类人物,人尽其用,充当“扫荡中原”的急先锋角色。正是这些代表性人物的负面示范效应,很多地方“传檄而定”,抵抗轻微。

以上三势,在崇祯自缢身亡后,对站在十字路口的吴三桂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感。

再看局部之“弱势”:

大顺军当时没有摆脱“流寇模式”,对京城官员“追赃助饷”政策,让吴三桂疑窦丛生。大将军刘宗敏霸占自己的爱妾陈圆圆,李自成有纵容之责,让吴三桂疑虑更重。既然士绅利益得不到保障,更得不到充分信任,自己如何能有作为?大顺如果成了气候,他不敢想象,卸磨杀驴,不是没有可能。

李自成进北京,对老百姓军纪严明,对官员却无从谈起。这些人是被一律作为“贪赃枉法”的贪官对待的,在面对清军清军中原之际,大顺没能成气候,排斥了明朝士绅,把他们逼到了敌对阵营。后来的局势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士绅官宦人家无不把大顺视为贼寇,反而对“异族入侵”的清军趋之若鹜。

再看南明朝廷之“劣势”:

各自为阵,更是一盘散沙状态,虽不乏忠勇之士,但政令不一,无法统一指挥,甚至心存侥幸,把清军当援军,很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没有凝聚力的南明政权,军阀林立,派系丛生,在没有造成统一之前,他们和已经如“铁板一块”的清军无法做到分庭抗礼。

在充分审时度势之后,吴三桂打着为崇祯复仇的幌子,收拾部下降清,掩盖了他东山再起的企图。他本以为清军铁蹄踏进中原必然遭到重创,只要他坚持到最后,就有机会重拾旧山河。

但他失算了!

整个战争进程没能消耗清军的战力,他们更多充当的是“督战队”角色,用更凶恶的残暴手段消灭南明一切抵抗力量。为了掩盖保护自己,吴三桂像打了鸡血一样,抖擞精神,追击明军,绞杀永历皇帝,心狠手辣,不留余地。这个时候,他才感到,清军入关成了天意,他已经没有回头之力!

34年后,当吴三桂因康熙撤番造反时,尽管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他,要搬倒康熙,70岁高龄,如何能做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奸雄泪满襟”,他除了仰天长叹,无力回天,建立大周国不久即病逝,国运不久也被康熙政权消灭!

“引狼入室”,害人害己,吴三桂的悲剧人生,彻底结束了!一切都是源于利益!他为了个人利益,降清反清,反复无常,诛杀明皇室,殚精竭虑,既失去当时明朝遗民的信任,更未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失败,只是早晚的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明清交际时的吴三桂,为何会选择投降清朝做 汉奸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4/13879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