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没有死在北京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毓庆宫为什么不开放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没有死在北京
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初六日,是嘉庆帝颙琰的六十大寿。为了过好这次庆典,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宣布普免天下历年正耗民欠及缓征带征钱谷,共计银21296800余两;米谷4045200余石。十月初六日六旬华诞的宴会也搞得气氛非常浓烈。
置身于盛大的欢宴之中,颙琰有些陶醉,他设想:凭自己健壮的身体,再过70大寿、80大寿,乃至90大寿,都是没有问题的。的确,颙琰的身体确实很结实,虽然已年届花甲,但仍能骑马纵横驰骋,毫无倦意。他在位的25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患病的记录。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六旬大寿,居然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一次寿诞了。
寿诞结束后不久,颙琰惟一的同母弟庆郡王永璘开始患病,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春,病情愈加严重。庆郡王永璘比颙琰小6岁,是乾隆帝的最后一个儿子,颙琰与永璘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感情颇深。永璘偶有过失,也曾受过罚俸的处分,但颙琰念在同母来的份上,对他往往有所迁就。
永璘患病时,他曾亲赴病榻前探望。三月病危时,又特谕令封永璘为庆亲王。三月十三日,永璘病逝,年仅55岁。永璘的病逝对颙琰打击很大,当时他正离京恭谒东陵,住在丫髻山行宫,闻讯后悲痛异常。俯视丫髻山,不禁触景生情,因为以往谒陵,永璘必定随行,而此次非但未能同行,却遽然长逝,人去楼空,想到这里,颇有茕茕孑立,形孤影单之感。
颙琰忍耐不了东陵的孤寂,决定提前回京。入京后,亲临庆亲王府赐奠,当日,他还写了一首题为《哭十七弟》的致哀诗:“寿终天地数,花萼叹倾摧。问疾尚悲戚,加封难挽回。如愚能受福,知止不呈才。旋毕亲临奠,泪泉滴酒杯。”
就这样,颙琰送走了他惟一的同母弟,悲戚之余,他仍感到自己体魄的强健,没有丝毫老来将至的感觉,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得死神已悄悄地向他逼近。
庆亲王永璘去世后四个月,即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按照往年惯例,颙琰又要率皇子、大臣去热河秋狝木兰。从圆明园出发时,他身体感觉良好,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在北上的路上,颙琰不顾路途疲劳,照常处理政务。七月的华北,骄阳似火,仿佛要把大地的水分吸干,因赶路过急,一日他忽然中暑,身体颇感不适。七月二十四日抵达热河行宫后,他不顾中暑后身体的极度疲惫、虚弱,仍去城隍庙拈香,又去永佑寺行礼。
二十五日,颙琰的病加重了,直到此时,他才察觉到自己纵马驰骋的时代已经过去,应该服老了。朦胧之中有时忽然想起十七弟庆亲王永璘,悲怆不已。皇次子旻宁、皇四子绵忻守候在病榻前,昼夜守护。
当晚,颙琰的病情急剧恶化,急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等大臣,众大臣急忙寻找盛装建储密诏的鐍匣,却谁也不知鐍匣藏在何处。
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在选好皇储后,密书诏书两份,装入鐍匣,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由皇帝本人密藏。但颙琰认为,把如此重要的鐍匣置于正大光明匾额后实在是不安全,所以,他没有像雍正、乾隆那样将鐍匣藏在匾额之后,而是藏在一个内侍身上。
此时,嘉庆帝已经驾崩,诸臣督着内侍翻检了皇上用的十几只箱箧,都没有找到遗嘱,最后才从这个内侍身上找到小金盒,盒上有锁却无钥匙,大臣把锁拧开,才从盒中找到建储的遗嘱,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据此,旻宁继承帝位,是为道光帝。
颙琰去世后不久,旻宁颁发了乃父的遗诏,写道:
“······孟秋中旬,朕恪守祖先的训示,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先驻避暑山庄。朕身体素来健壮,未曾患病,虽然已年逾六旬,但长途跋涉,仍不觉劳累。此次北行,天气炎热,路途中偶感渴暑,身体不适,但昨日仍策马翻越广仁岭,到山庄后,忽然觉得痰气上壅,到晚上病情加剧,恐怕难以好转。朕遵照家法,曾于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预立皇太子旻宁,亲书密缄,藏于秘匮,今允许传诸于众......”
当然,这封遗诏不可能是颙琰亲自口诉或书写的,因为他从发病到病重,到去世,这一切都似乎来得太快了,不可能预先准备,应是顾命大臣负责撰写的。
据后世史家研究,在这次出发秋狝时,颙琰的身体确实是健康的,但他赶路过急,而且“不知老来将至”,仍然策马翻越广仁岭,遂导致中暑并引发其他病症。到避暑山庄后,未及时医治,仍然外出拈香、叩拜,使病情急剧恶化,终于一发不可收拾,结束了他61岁的生命。
北京故宫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故宫,即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4间,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相关诗词歌赋作品;北京故宫赋作者:苍山牧云北京紫禁城者,皇都帝宫故址也。历时明、清两朝,江山二十四君临朝垂统,淫威四海,摄牧华夏,帝祖龙风凡四百九十又一年。囊为皇都兮凝王气,九州紫禁兮凤脔之地;宣其名为中华昂扬屹立东土神州,炎黄儿女攀夸于异域人前者,阖族骄骄之凭资也。凡文能撼天地,才具驭鬼神者,不可无齿之,作此赋。溯昔永乐金銮经营之始,征四海以利大兴土木之际,当审定天体以和四象,荫袭星辰乃戍八极;就乾坤于地表,考对称于中轴;上循天宫九斗,下启社稷运昌;秉阴阳于轴里,承天机于神授;筑方寸以金石,建燕尾于斗拱飞檐间。盖构建之匠心兑现天愿之私欲,煌煌乎斯能事意已无穷、断难复加之也!既成更延日月于太庙,祷天道之久长;驱名器以照神鼎,悦私目大索寰宇之奇珍纳尽有之,奢饶比天宫。卓姿扶摇旨在诏谕朝野之心意在帝志者,具称臣玉阶下俯首断念耳!朕登临景山之巅,送目神策门楣之顶,俯仰皇城之气象,彼包蕴山川之锦绣,深谙宇宙之生机,一城尽藏天下妙算,片墙尽得五湖神工!庄乎伟哉,语有尽而叹无穷。可谓非卵胄不可以当巢,非民心不得以位归有之也!至明清地主入都序齿共有之伊始,量龙脉不改太岁也,而明君多刻昧,清帝少空疏者,盖风水辅佑皇胄之家亦有异心乎?及外夷铁蹄中原、入侵华夏,洪宪觊觎龟鼎、窃国有之,千秋万代之基业若昙花泡影,始信风水误人,实乃阴阳谬论耳!故宫之瑰丽泼墨难描、莫可尽述也,或忆乡野小民造室起家之时,尚磨瓦阙棱,能雕梁画栋者更不厌其精美,况构建百世基业者乎?然祈江山永固、洪福无疆,竟直追始皇故事身死地分为天下笑,实不足取耳!况剐民脂以宣国力,劳黎叟以资奢华,甚断不可为也!孰不知,民心隐逸低处,虽血令不得宣诏于庙堂者,非唯亲躬垂范无以君临天下苍生也,寄斯言为独裁者鉴。既归,朕忖思久之!凡风云江湖成大业者,资膏私享后而全民能共有之,非子孙千秋独占、凭资傲然凌人于累世也,寄斯言再为贪天厚己者鉴。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北京故宫角楼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溥仪在此居住14年后,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溥仪被迫出宫后,段祺瑞以及清朝遗老们都策划着让溥仪再次回宫,形势紧迫,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1]故宫大事记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有提出故宫修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2009年,8月27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消息称,为配合国庆庆典演练活动,故宫29日将关闭南门(午门),游客参观须从北门(神武门)进入。同时,自当天起,故宫将开始长期限制游客带水等液态物品进入故宫。
为什么北京只有雍正的潜邸雍和宫,那其他皇帝的潜邸呢
潜邸在清朝来说就是皇帝未登基之前所著的居所,真龙天子没有即位那即是潜龙,因此其居所也叫作潜邸。
其实确切的说雍和宫不止是雍正的潜邸也是乾隆的潜邸,乾隆幼年之时一直居住于雍和宫的前身雍亲王府之内,直到11岁时被祖父康熙接入皇宫中抚养才离开雍和宫。
雍和宫于康熙三十三年建成,这是康熙指派内务府为当时年过17岁将要分府搬出皇宫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所修建。
在清朝所有的亲王贝勒皇室宗亲的府邸都是由内务府统一建造和分配,清朝的皇室宗亲对府邸只有居住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内务府有权力收回和重新分配任何皇室宗亲的府邸。
其实现在所看到占地面积约6.6万平米的雍和宫实际上并不是当初雍亲王府那么大,最初的雍亲王府并没有这么大,雍和宫是融合了四位皇子的府邸才扩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康熙在最初给儿子们建造府邸时让他们自由选择邻居,有意思的是,在雍正继位后成为雍正政敌的弟弟老八胤禩其实在雍正继位前兄弟二人关系保持还算不错,因此在建造府邸时老十胤誐的府邸挨着老九胤禟,而老九胤禟的府邸又挨着老八胤禩,最把边就是与老八胤禩的府邸相连的雍亲王府。
雍正继位后由于胤禩、胤禟、胤誐三人不肯臣服于他,因此雍正这三位兄弟关系破裂,在后来雍正将三人褫夺爵位收拾之后,就把三人的府邸全部扩建到自己的雍亲王府中,而雍亲王府在雍正继位之后也被他改为行宫成为了现在的雍和宫。
乾隆即位之后,乾隆认为雍和宫连续出了老爹和自己两代帝王,是非常有福气的潜龙福地,而内务府也不敢再把这处府邸分配给其他皇室宗亲,于是乾隆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并派自己的五弟弘昼负责管理雍和宫事务,因此雍和宫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而雍和宫也成为了清朝最有名的未来皇帝居所。
再看看清朝历史上除了雍和宫还有哪些著名潜邸,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时期就不必说了,清朝在制度上并没有完全步入正轨。顺治入关开始清朝才逐渐步入正轨,顺治在进入北京紫禁城之前从出生到继位都是居住于沈阳故宫,也就是他母亲孝庄所居住的永福宫,因此如果要算潜邸,那沈阳故宫就算是顺治的潜邸。
顺治的儿子康熙出生于紫禁城景仁宫,康熙八岁即位也没有分府,不过康熙在年幼之时曾患天花,顺治怕康熙在紫禁城中传染天花,因此将派人将年幼的康熙带到宫外居住,这算是康熙隔离避痘之居所,也算是曾经康熙的潜邸。
康熙的隔离居所位于现今北京西城区北长街,后来康熙继位之后由于这是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康熙没有再让内务府将这所宅院重新分配给其他皇族。
雍正继位之后由于他在即位之时就已经秘密册立了储君乾隆,所以在雍正元年(1723)他就将康熙的隔离居所赐给乾隆作为未来他的府邸,不过由于当时乾隆才13岁所以他并没有搬出紫禁城。
因此这座康熙隔离居所就一直空置,直到乾隆继位之后,乾隆认为自己的爷爷康熙曾经在此居住隔离,后来老爹雍正又把他赐给还是皇子的自己,所以他认为这座宅子沾到了潜龙的福气,因此乾隆也不再让内务府将它重新分配给其他皇室宗亲,而是直接将它给名为福佑寺成为了藏传佛教的喇嘛庙,也就是现今北长街东口的福佑寺就算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二人的潜邸吧。
雍和宫是雍正的潜邸这就不用再说了,上面也说过乾隆自幼居住在雍和宫,后来搬入紫禁城一直居住到即位,因此乾隆的潜邸就是雍和宫还有上面提到的雍正赐给他但是并未正式入住的福佑寺。
乾隆在紫禁城中最初居住于毓庆宫,这所宫殿是康熙曾经特意专门为废太子胤礽所修建的宫殿,乾隆在大婚之后迁居于重华宫,本来重华宫名字叫作乐善堂,是雍正在乾隆大婚之后在紫禁城中赐给他的居所。
后来乾隆登基,他认为此乃潜龙福地,于是特意命顾命大臣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为之起名,其含义为“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这是张廷玉和鄂尔泰拍乾隆马屁,把他比喻成有尧舜之贤能开创盛世的明君,故此改名为重华宫。
嘉庆也是一直居住于紫禁城中,在皇宫外并没有潜邸,乾隆除了最初几个年长的儿子搬出皇宫分府居住之外,其余的像十一子永瑆、十五子嘉庆、十七子永璘等皇子都是一直居住于紫禁城中。
嘉庆在幼年时曾居住于毓庆宫,在大婚之后嘉庆就搬到了撷芳殿居住,乾隆在宣布册立嘉庆为太子并将于第二年让位后,嘉庆才再度搬回到毓庆宫居住。因此毓庆宫和撷芳殿都算是嘉庆的潜邸。
在这里要说一说撷芳殿,在嘉庆之后形成规矩,撷芳殿成为诸皇子固定居所,即便大婚之后不搬出皇宫也都在此居住,因此嘉庆之后的道光和咸丰都是在此居住并大婚。所以说撷芳殿算是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人的潜邸。
同治是咸丰的独苗,因此从小就是娇生惯养,他是从未出过宫也没有搬离过母亲慈禧身边,而且同治还是幼年继位,所以同治从出生到继位一直是与母亲慈禧居住于储秀宫,这也算不上潜邸,毕竟本身就在皇宫之中。
接下来就是清朝最后两位悲催二人组的皇帝,光绪和清末帝溥仪,由于同治没有子嗣,所以他们俩都是从外面王府抱进紫禁城即位。
而光绪和溥仪还都出自于醇亲王府,因此醇亲王府算是光绪和溥仪两代帝王的潜邸。
光绪帝载湉是醇亲王奕譞次子,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婉贞,同治去世后由于皇位后继无人,因此慈禧就让自己外甥光绪继承皇位,光绪继位之后,醇亲王府就成为了天子的潜邸,而他老爹奕譞反而不能居住了,因此醇亲王府成为光绪的潜邸。
最初的醇亲王府在北京西城区太平湖东里,这座豪宅最初是康熙时期权臣大学士明珠的府邸,清代第一大词人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就曾居住于此,后来明珠家族没落,这套豪宅被内务府收购,此后乾隆钟爱的儿子皇五子永琪成年大婚之后搬出皇宫分府,内务府就将这座豪宅分给了五阿哥永琪。
永琪在临终时被乾隆册封为荣亲王爵位,因此这座豪宅最初也叫荣亲王府,后来永琪的后人按照清朝降级传承爵位制度失去了王爵,也因此王府被内务府重新收回并赐给了后来与皇帝血缘关系更近的醇亲王奕譞。
光绪继位之后醇亲王府成为了潜龙福地,奕譞虽是他爹也不能在此居住,因此内务府又重新在北京后海为奕譞分配了新的醇亲王府,而光绪曾经住过的醇亲王府也被称为醇亲王府南府,奕譞新分配的地处后海的醇亲王府则被称为醇亲王府北府。
溥仪的老爹载沣是奕譞的第五子,在奕譞去世后,载沣承袭了醇亲王爵位,因此溥仪也是在醇亲王府北府出生,后来溥仪也是在这里被抱进皇宫兼祧同治和光绪后嗣继承了皇位,所以醇亲王府北府也变成了潜龙福地。因此来说醇亲王府南北二府都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潜邸。
所以按照这些来看,不把紫禁城算在内,只算紫禁城外的皇帝潜邸,其实清朝并不多,因此雍和宫才十分有名,康熙的隔离居所勉强算是潜邸,其余的真正算作潜邸的也只有光绪和溥仪出生的醇亲王府南北二府算是潜邸。
为什么雍正的雍和宫会成为最有名的潜邸,这主要在于他老爹康熙在位时间很久,雍正又是康熙诸子中年纪较长的孩子,所以他很早就搬出皇宫分府居住,加上康雍乾盛世的名气,因此雍正的潜邸十分有名气。
到了乾隆之后皇子们大多居于紫禁城之中,所以很少在紫禁城外面有潜邸了,而光绪和溥仪属于抱养进宫继承皇位的人,所以他们还有潜邸,只不过清朝到了这叔侄二人手中已经灭亡,因此他们的潜邸名气也不及创造盛世的雍正潜邸那么大。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4/13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