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

端午节 吃粽子 挂香囊 喝雄黄 暗藏的养生玄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端午节涂雄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
  2. 古人端午节流行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3. 为什么农村人过端午节喜欢在墙角撒雄黄
  4. 为何在端午节会有赛龙舟包粽子煮红蛋挂菖蒲艾草喷雄黄的习俗

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

1.端午擦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疫。2.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而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驱邪避疫的日子。在端午节擦雄黄酒,可以祛除疾病、驱除邪气,保佑身体健康。3.端午节除了擦雄黄酒外,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都与驱邪避疫有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

古人端午节流行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实际上端午节附近被称为“毒月”,气温上升,蛇虫复苏,很容易传播疫病,喝雄黄酒、洒雄黄酒都是为了避免被蛇虫咬伤。而且古时候把疫病看作一种邪门的事情,所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驱邪。

为什么农村人过端午节喜欢在墙角撒雄黄

看了这个问题,荔浦青山才知道同是五月五洒雄黄的习俗各有不同,我家乡没有在墙角撒雄黄的习俗,却有着在这一天的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这段时间顺着房屋四周洒雄黄酒的习俗,如今虽然在时间上没有那么讲究,但是洒雄黄酒的习俗一直没有改变。

以前的农村周边环境比较多野生草木,特别是半山区或山区的农村,毒蛇进屋的事儿自然而然的也比较常见了,所以,农村人在五月五这一天,不管是在墙角撒雄黄还是顺着房屋洒雄黄酒,按照故老相传的说法就是为了防止毒蛇进屋或在驱赶已经进屋的毒蛇,以免毒蛇伤人。

如今农村的环境有着很大的改变,不仅村落周围少了很多野生草木(半山区与山区的农村没什么变化),交通上也有着村村通的公路,很多农村人的房屋也从以前的一般地基的泥墙瓦房变成平房,屋内的地面与护基也用水泥混凝土做成无缝的地面。如此环境下的农村,毒蛇进屋的事情就很少很少听说了。但是,在农村流传多年的五月五洒雄黄的习俗也从防蛇进屋慢慢成为一种讨个平安图个吉利的做法了。

为何在端午节会有赛龙舟包粽子煮红蛋挂菖蒲艾草喷雄黄的习俗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上古先民在端午进行祭龙,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龙的节日”。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的端午节为干支历年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午日也谓之重午。到了汉代时,南北统一,历法也完成了一致性变动,汉朝廷为了方便,规定每年的端午节特定为阴历五月五日。《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

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为“天”。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龙升天的日子。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之位。九五爻“飞龙在天”是《易经》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先民在每年“飞龙在天”的仲夏端午以扒龙舟形式举行盛大图腾祭,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压邪攘灾。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南方吴越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方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而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

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具有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端午阳气旺,且艾、菖长势茂盛,每年端午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

“飞龙在天“,“五毒出焉“。五月是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到端午节,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端午饮雄黄酒或四处喷雄黄驱五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粽籺是端午节拜神的贡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其花样繁多。粽子,属“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是古老的传统习俗。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其中“角黍“就是粽子。其实在古人吃粽籺是经常性的,是吃神食的传统而己。只是现代人才把端午节吃粽子固定化了,实在是少见多怪了。至于说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在吃完甜糯的粽子后来一口鸭蛋黄中和口感,让口腔中咸甜相间,味道饱满而富有层次感,所以粽后一口鸭蛋黄,也是绝妙的配搭。端午节吃粽子,有咸蛋的搭配才能算是真正的过端午!

历史文学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爱和恨的记录留给后人的纪念品。尤其是重论理、爱憎分明的“汉魏文人”往往会假借一些节日来附会文人意愿,比如痛恨楚王中奸不分,把悲悯之心投向五月五日投汨罗江的屈原;痛恨忘恩负义又称雄一时的霸主越王勾践、晋文公,把悲悯之心投向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与功不求报的介子推、东汉苍悟太守陈临。于是在汉魏后便有五月五日纪念屈原、伍子胥说法;也有纪念晋地介子推说法。经过战乱洗礼的文人虞预在《会稽典录》中,又附以了五月五日纪念曹娥。善良的庶民们又把同情之心献给孝女曹娥。所以端午节风俗中的内容,就其本源来看实际上与屈原等历史名人是无关的。

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有些人说“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讲“安康“!"安康"一词,在生活惯用上一般用于祝福的对象是老年人。其实“端午节安康”,在文献上无任何相关记载,只是近年在一些文人圈子里流传。很多古人诗文都讲到欢喜快乐过端午,所以祝“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

关于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为什么端午节涂雄黄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知道吗 端午节习俗暗藏中医养生精髓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4/136751.html

相关推荐

  • 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端午擦雄黄酒寓意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端午节涂雄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

    编辑:匿名
    时间: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