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不建议计算机博士去高校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不建议博士去学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双非院校的博士还有必要读吗
这样的问题,和二本院校要不要招生是属于同一类型。
学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等于只有好学校值得上。虽然双非院校的博士在学业和就业方面可能都会比较差那么一点,但怎么也比没考上的要好吧。
就象比赛的时候,努力争取得冠军拿金牌,可是,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能拿到亚军也是非常不错的,拿到银牌也是值得庆贺的;
请问题主,如果银牌也拿不上,铜牌值得不值得拿呢?
道理就是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书生觉得双非博士还是非常值得读的。
另外,双非院校并不一定就比211院校差。双非院校和985院校可能不是一个档次,但许多的双非院校和211院校比,却并不一定就差很多。
事实上,有的211是被照顾的,其实比双非还要差点呢,具体院校,书生在此就不指出了。
所以,上的虽然可能是双非,学的可能比211还要好。
真正的用人单位,是会明白这一点的。
而更重要的是,学校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自己,只要自己是块金子,无论从什么学校毕业,都将是闪闪发光的博士。
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
欢迎探讨,欢迎留言。
书生出马,一个顶俩;书生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一介书生945为什么不建议计算机博士去高校
对于很多博士研究生来说,在读博之前往往就明确了科研这条路,但是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可以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做创新之外,在企业做创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在互联网大厂发展,既能够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可以尽快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又能够有大量的产业资源做支撑,实际上现在很多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都依赖于大算力和大数据,这一点在近些年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现在很多计算机专业的老师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创新出路,因为在互联网企业创新团队的压力下,很多传统的创新方式已经被封住了,有的老师甚至认为目前互联网大厂借助大算力和大数据的优势,已经把在高校做创新的老师们推到了墙角,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虽然一些高校的科研团队凭借自身的积累,在横向课题上会有一席之地,但是要想扩展自己的科研边界,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相信这一点对于目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从当前大的创新发展趋势来看,新技术与产业场景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方向,而在这方面,互联网公司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目前很多导师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在做应用,创新的主阵地还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是随着消费互联网进入到存量时代,以及互联网公司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互联网公司将逐渐走创新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我更建议博士研究生到产业领域发展,从大的角度来说,这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目前互联网大厂的创新环境确实比较不错,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比较明显的助力。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领域的相关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211学校的博士生毕业后去高校任职好还是去国企任职好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题主提供的信息实在太少了,很难给予有针对性地建议。这里我只能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仅供参考。
具有博士授权的大学并不很多,以211或985大学为主体,在这个行列里,211大学属于很普通的存在,甚至一般985大学也比较普通,只有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这种顶尖985大学可以称得上一流。所以,211大学毕业的博士,就是很普通的博士,这个定位需要明确。
虽然从总体来看,每年博士毕业生数量远大于高校教师新增岗位数,但实际上,对于211博士生而言,要进高校,也并没有前面一些答主说的那么难,只是往往只能够进入普通高校而已。
我的本科母校是211的西南财经大学,在财经领域实力不错,有几个朋友就在西财读博。这两年陆续有人毕业,2018年毕业的两个,一个签约贵州财经大学,一个签约西南科技大学,都是经济类专业;2019年又有两个毕业,其中一个刚刚签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专业,另外一个还在徘徊,还在考虑要不要签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三本),外语专业。
从这几位的签约可以看出,211博士要进高校,一般来说,能进入普通一本,就是很好的了,更多地,概率更大的,是进入二本学校,乃至三本。而且学校所处地域,一般来说不会很好,以相对比较偏僻的省份居多。目前的行情,大概就是这样。
进这样的高校,一般来说,没什么科研压力,待遇也还不错(年薪10~15万),不过科研启动资金可能就很少了,有些学校可能就没有。安家费则不同学校有差异,一般5~10万应无问题,再多的话,就只能是遇到特殊情况了(比如某个学校大力引进博士,给予优待,或者虽然是211博士,但发表过多篇有分量的论文,学校会给予政策性倾斜照顾,如果是这个情况,那就可以和学校协商甚至向学校“要价”了)。
当然,也有朋友签约国企的。其中一个是金融专业,签约南方基金(大型公募基金),待遇不错,年薪大约40~50万,不过工作强度很大,每周工作60~70小时。另外一个财务管理专业,签约中国交建,纯粹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年薪20~30万,工作也比较辛苦,不过压力没有前者大。
总体而言,泛泛而论,211博士进高校只能进普通高校,待遇一般,工作压力小,比较稳定,对于求稳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进国企,多数都可以进大型国企,待遇往往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对于抗压能力强的人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不能抗压,进去了可能也干不长久,过段时间自己可能都会想跳槽(自然,国企也有不少相对比较清闲的岗位,但对于一个招进去的年轻博士而言,那类岗位就不必考虑了)。
所以,从这种差异中可以看出,选择高校或者国企,都是不错的路子,但也必然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的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期许,当然,可能也存在一个专业差异问题。对于题主而言,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并作出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高校以博士学位为标准招聘老师会导致什么弊端
谢谢邀请。高校教师招聘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表面上看,高校教师的招聘要求都是博士、博士、博士,但实际上,高校招聘的最核心标准是“学术能力”(当然,也有一些高校一些专业看中教学能力,那不在本讨论之列),只要学术能力达到要求,其实是不论学历的。比如说有一些老教授、老专家,学历也就是硕士,甚至还有本科,但我还没见过有高校会嫌弃他们的学历。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学术能力”而不是“学术潜力”。不可否认,很多硕士毕业生甚至本科生是非常有学术潜力的,本科期间就可以发nature、science,但不代表他就已经有足够的学术能力。从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来看,博士毕业生与硕士、本科毕业生在学术能力上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本科生培养主要是课程学习和实践实习,打基础,培养专业的思维方式,即便做科研,也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学术能力训练,学术入门,培养学术的思维方式,做科研仍然是跟着老师做;博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承担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做科研是在导师给出的大方向和实验条件下,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博士生完全可以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而硕士和本科还不行。所以,只要高校对教师有科研上的要求,就应该招聘博士研究生,这没有什么弊端不弊端的问题。即便有个别硕士学术能力已经超过了博士,他也完全可以再去读个博士,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学术能力。
不过呢,在2000年以前,国内各专业的博士都还比较少,高校在招聘时无法保证能招到博士,所以不少专业招聘的教师都只有硕士学历。不过,高校针对这部分硕士学历的教师安排了继续教育的通道,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他们在职读博士。这实际上还是在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这也是需要成本的。我在高校做人事工作就能明显感觉到,有些硕士毕业生,来校时后只能上上课,申请不到基金,发不了高水平论文,但在职读完博士后,高水平论文出来了,基金也能申报上了,也能自己组建课题组了。大家也可以看看,目前高校里4、50岁的教授和有称号的人才,不少都是在职读的博士。
但目前,博士基本已经普及了,各个专业都有大量的博士毕业生,高校再去招聘硕士,然后送出去培养已经没有必要,直接招博士不更好吗?
感谢您关注我的回答,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如果觉得回答还不错,请点击关注哦。
好了,关于为什么不建议计算机博士去高校和为什么不建议博士去学校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2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