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清朝无法复辟的原因的一些知识点,和专家建议复辟清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清朝无法复辟的原因
宣统帝退位后,按照南北合议时的谈判条件,袁世凯坐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只是此时的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太平,因为南北之间的政治摩擦、北洋内部的派系斗争,以至于政局变幻层出不穷,1915年袁世凯称帝、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会中顽强地挣扎着。
然而无论政局如何变化,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宣统帝的生父载沣,自清廷的退位诏书颁布后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深居简出。
载沣选择归隐的决绝,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失去了对天下操控的话语权后,需要维持民国政府的对皇室优待条件的承诺保持不变,保证皇族成员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同时他对自己的执政能力也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并要防备革命党人对皇室成员的刺杀,所以低调才是最好的选择。
张勋作为汉族人,为什么一心要恢复大清
一提到张勋这个人,大家对他的印象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人愚忠。清朝都灭亡那么久了,他还不肯剪辫子,甚至还带着五千辫子军进京,玩了场复辟闹剧。
要知道,在张勋前面,权势滔天且手下有数十万北洋军的袁世凯,复辟都没能成功。张勋难道穿越到现代从梁静茹身上获得了“勇气”,又穿回去,逆天下之大不违复辟?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过头来谈一下张勋,他作为一名汉人,为什么始终对清朝忠心耿耿?
一、
张勋复辟是有个前提条件的,而这个前提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讲,跟袁世凯当年称帝是有相同点:
那就是,国家当时的情况确实是乱七八糟,整天开会,又整天争吵,咋咋呼呼,叽叽歪歪,到头来一件事也谈不成。
以前的集权制,最终一个人拍板就行了,现在是谁都想拍板,又谁也拍得不算,所以每次开会都像是打架,一片乌烟瘴气。
袁世凯活着的时候,好歹有北洋军坐镇,在国内还找不出第二个比他威望高的人,说话还有点分量。等到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本身众人给他的定位就是“窝囊”、“傀儡”、“无能”。他接任大总统,也是其他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无兵权也就无话语权,这句话不假。
黎元洪是总统,段祺瑞是国务总理,一开始这俩人还能勉强往一个壶里尿。可是一旦涉及到大的国家政策,分歧就出现了,比如对待一战的态度上:
其实一战刚刚爆发的时候,西方列强就开始拉拢中国了,袁世凯是想加入协约国的。甚至提出出兵五万,跟协约国一起进攻青岛,以便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彻底驱除德国在华利益。
但是日本人不愿意啊,他们的野心是取代德国,继续获取他们在华的利益。所以,他们自己出兵打败了德国占了青岛,后面就是跟袁世凯签“二十一条”了,这里不展开讨论。
再到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战交战双方都陷入了战争泥潭,段祺瑞开始极力促成对德宣战。
二、
至此,民国第一次黎元洪跟段祺瑞的“府院之争”正式进入高潮:
黎元洪不想参战,段祺瑞很想参战,当然,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考虑,肯定是参战有利于中国。
为了迫使黎元洪签字,段祺瑞还把自己手下的十几个督军都叫到了京城,组成“督军团”,给黎元洪施压,其实就类似于武力威胁了。
当然,黎元洪也并非软柿子,也有自己的手段,由于开会的时候段祺瑞就犯了众怒。再加上他向日本人借款的事被扒了出来,民情激愤,黎元洪索性罢免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
因为《临时约法》中有规定,总统是无权罢免总理职务的,所以段祺瑞当然不服啦,嚷嚷着要武力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黎元洪自己引狼入室,邀请“督军团”的团长张勋进京调停。
于是,张勋率领着五千辫子军,浩浩荡荡开进了京城,随后赶跑了黎元洪,拉出了溥仪,玩了场复辟的闹剧。
1917年7月1日,天刚蒙蒙亮,北京城内到处都是跑动的辫子军,挨家挨户敲门:
“宣统皇帝重登大位,各家各户立刻在门外悬挂大清龙旗。”
这下子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尤其那些遗老遗少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急忙翻箱底,把自己当年剪掉的辫子又戴了上去。
而紫禁城内,辫子军的统帅张勋,正跪在地下给坐在龙椅上的溥仪三跪九叩中,恭迎宣统帝重登大位……
三、
清朝灭亡后,确实有很多遗老遗少,但像张勋这种付诸于行动的,还真是独一份,那么他为什么对清朝这么忠诚?
张勋,是江西奉新人,他之所以对清朝忠心耿耿,究其原因还在于清廷对其有恩:
张勋这个人,打小命运就不好,早年父母就双亡了。他身体倒是挺强壮,就是种地不行,种啥啥不长,读书也不行,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
所以,这辈子他当不了农民,也无法通过正常科举走上仕途。好在这个人从军了,倒也走上了一条捷径,说好听点是他尚武,说难听点是这人打仗不要命。
最开始的时候,他跟随部队跟法国打仗,其中镇南关大捷有张勋的一份功劳。再后来他又大军北上,参加甲午对日作战,可惜这次即使他作战再怎么勇猛,还是败了,自己的部队都被打散了。
就这样,张勋被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收留了,任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也就相当于营长的职务。袁世凯去山东的时候,张勋还一道跟着他镇压过义和团,也算是一员虎将了。
张勋真正得到清廷的青睐,并让他死心塌地忠于清室,就在于庚子之变的后遗症。
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跑西安“狩猎”去了,但狩猎总不能一直狩下去,总得回京。于是回京过程中,张勋被袁世凯派去迎接太后和皇帝,负责直隶境内的护卫工作。
就这样,张勋获得了直接面对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机会,本人也机灵,鞍前马后地伺候,获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
四、
人心啊,都是肉长成的,张勋掏心掏肺地对待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自然也极力回报他:
据说,回京途中,某一天天降大雪,可谓是天寒地冻,慈禧太后半夜起来撒尿。推门一看,门口堆着一个雪人,再一看,原来是张勋,这一下子感动得不得了,回了京城就给张勋升官了。
就这样,张勋成了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并且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扈从。要知道这个差事,向来只有满人能担任,张勋能获得这个职务,足可见慈禧太后对他的信赖。
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去世,别的大臣也就哭哭做做样子,而张勋是两次都哭到吐血,足可见其对清室的忠诚。
等到了1910年,张勋被派到了南京,开始在南京任职,直到武昌起义爆发。此时张勋的手下有第九镇新军,面对各省纷纷独立的情况下,他是坚决地站在了清廷一边,拼了老命也要对抗革命军。
但是清朝大势已去,张勋孤军奋战,终于不敌,万般无奈之下,他逃到了徐州。从此之后,徐州就成了张勋的大本营,他的部队也仍然留有辫子,史称辫子军。
袁世凯活着的时候,张勋确实不敢怎么样,说话虽有一定分量,但还没到能影响其他人的程度。
但是袁世凯死了,京城各派又打成了一锅粥,张勋本就对共和不怎么感冒,现在更是觉得他们就是在瞎胡闹,还是重新让宣统帝复辟才是王道。
五、
在这种前提下,张勋在一些复辟派的支持下,开始了清室复辟的策划:
张勋也是北洋元老,袁世凯去世后,他也想到京城主政。所以,他在1916年9月份就在徐州召开了一次军事大会,召集了七省督军,成立七省督军同盟,后来又扩展到了十三省。
作为召集人,张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十三省督军盟主,又赶上黎元洪跟段祺瑞闹掰,张勋作为调停人的身份,顺利进京。
在进京之前,张勋召集督军们开会,商量进京后驱赶黎元洪,解散国会,可是干完这两件事后,又该咋办呢?
虽说张勋一直鼓动大家复辟,但这些督军们都没表态,毕竟这是逆时代潮流,前面袁世凯都失败了,张勋怎么可能成功?
其实到这时候,张勋就该及时刹车了,可惜,他还是着了段祺瑞的道儿。段祺瑞想到了一石二鸟之计,他命令派到徐州的徐树铮,联络各省督军,要答应张勋,支持复辟。等到张勋跑到京城赶走了黎元洪,自己再以“再造”共和的身份,驱赶张勋,至此达到重新掌权的目的。
段祺瑞的这个计谋,张勋或许看出来了,或许没看出来,总之他被黄金屎糊了眼,铁了心要复辟。张勋有一个手下,叫张文生,他最先猜到这可能是一个计谋。于是伙同张勋的一个夫人,也就是曹夫人下跪求张勋不要进京复辟。
但是,张勋准备了这么久,好不容易逮到了这个机会,而且当初开会的时候,他还留了一个心眼儿,让十三省督军都在一块黄缎子上签了字,不怕他们不认账。
六、
于是,张勋率领着五千辫子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京的道路,不久后,就有了张勋复辟的闹剧。
为了以防万一,张勋还跟部下张文生定下了暗语,一旦自己复辟遇到了麻烦,就让张文生率领四十营的军队进京协助。
而这个暗语就是发电报,电报内容是:
“速运四十盆花来京!”
当时张文生是一口答应了“辫帅”张勋的,只要收到这个电报,立马派四十营军队入京。
事情果然往最坏的地方走了,张勋还是着了段祺瑞的道儿,复辟闹剧刚刚开始了几天。段祺瑞就在天津组织了数万讨逆军,一路往北京进发,要坚决把张勋赶走:
“反对复辟,拥护共和!”
张勋还一脸懵逼呢,啥情况,段祺瑞不是支持老张复辟吗,咋翻脸不认人啊?
于是急忙给徐州发电报:
“速运四十盆花来京!”
张文生得到电报后,立马精心挑选了四十盆花,派出两名副官贴身押送进京。
可想而知,五千辫子军抱着四十盆花,哪里是几万讨逆军的对手,辫子军一触即溃,张勋也无奈地躲进了荷兰使馆。
在历史书上,评价张勋此举是:
“逆历史潮流而动,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实际上并非如此,张勋后半生的生活还算滋润,也是高朋满座,死后也受到了当时人们非常高的评价,这里面就包括了孙中山、章士钊、陈毅、张作霖等人。
用张勋酷爱看京剧结尾吧,复辟失败之后,他仍然不肯剪辫子,有人劝他,他却用京剧腔调回应:
“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也。”
或许他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了吧?
当年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的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复辟要的是能复兴清朝,当时张勋复辟的目的是立满清王朝为统治者,可以说是两者的目标有共同点,所以康有为便支持张勋复辟。
康有为是保皇派,所以对中华民国充满了不满,对其的看法也带有很深的偏见。当时他说过,看到民生艰难心有不忍,想到故朝疆土沦陷心有不忍,看到法律、社会的种种变化都会觉得不忍。可以说在他的眼里,只有复辟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对皇帝被废,清朝被推翻的现实难以接受,对新的生活难以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所以他选择支持张勋复辟。
康有为复辟是他对人生的选择,是他对清朝被废的不甘,是他想要尽自己努力去改变自己不能接受的现实。
如果张勋复辟成功会不会成为曹操
不会
张勋和曹操,两者能力高下暂且不论;他们的想法、做法相去甚远。
1、张勋出身贫寒,为人忠义,有过许多义举。其深受清朝厚恩,一直以“大清复辟”为己任,因所部定武军均留发辫,人称“辫帅”。孙中山虽然反对他复辟,但是对他为人的忠义,还是肯定和钦敬的。(“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孙中山)说到底,张勋是想恢复清王朝。
曹操是想恢复东汉王朝吗?绝不是。至少后来不是。否则他和荀彧不会翻脸,不会在政治上分道扬镳。自从汉天子被曹操迎奉到许都之后,汉朝廷被曹操一步步掏空,公元213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他的魏王政府成为事实上新朝廷。
2、张勋的“复兴之路”是武装政变,率领“辫子军”北上,逼迫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强行复辟。
曹魏的道路呢?我称之为非和平演变,也可以叫非宫廷政变。为什么呢?因为曹魏的天下实际上是他用武力打下来的,是武装夺取政权,但是最后交接的那个仪式是禅让,禅让给人感觉好象是和平演变或者是宫廷政变,或者叫做和平过渡,无以名之,所以我称之“非和平演变”,或者非和平过渡,或者非宫廷政变。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清朝无法复辟的原因和专家建议复辟清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1/6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