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关于孩子几岁的时候住校最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专家建议孩子多大可以住校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孩子几岁的时候住校最好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体会,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住校最好。按现在的入学年龄6岁上学计算,正好是上高一。现在的不少高中早己经安排住宿了,当然也有走读生,他们家离学校近。家长也不愿意上孩子住校,让他们走读。中餐在学校吃一顿。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家庭,还要包括不同的地区,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不相同。有的小孩,上小学,就自己做饭洗衣了,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天把自己的床单牵整齐,叠好自己的被子。会洗自己的单衣,袜子。女孩子,在有些家庭,十几岁就是个小大人。弄全家人的饭菜,带小弟弟小妹妹。这种情况尤其在乡下农村不少见。
说下我自已,我46年8月出生,58年9月上初中。那时初中几乎全部住校,我初中时的同学年龄参差不齐。因为以前农村没普及小学教育,当时入学年龄是7岁。可有的10岁才读书。少数是11岁12岁才读书。我属于最小的年龄,我74,所以出现了我的同学76岁,77岁居多。还有78岁,79岁的现象。
我是12岁就住校了,我父母都是教师,我弟兄一个,无兄弟姐妹。按理是比较宠惯的了。我初中住校,一般是要伙食费才回家。寒暑假都住过校的,现在想,可能父母为了锻炼我。三九天洗冷水脸,还好一点,那个洗冷水脚,滋味可想而知。因为娇惯,不会洗衣,厚衣服简直挤不干水。那时,家里也没有洗衣机。
回想初中三年,自己洗衣服,自己铺床(上下铺的床),自己挂蚊帐。被单床单不会洗,我妈妈会定期来给我洗,选大晴天。以前订被褥是有被子里被面的,订被单是个难题。不像现在是套被,套一下就好。订被子没地方有时就在外面草地上。除此,平时我洗鞋,洗短裤衬衫还好一点。到洗长褂长裤就觉得非常困难,学校又没自来水,得去校旁边一个池塘去洗。实事求是,根本就没有洗干净。我母亲会定时来学校替我彻底重新洗一次衣服被子。有时,我会请年龄大一点的女同学帮忙洗衣服,帮忙订被子。
总之,我那时十二三岁,自理能力的确差。对我来说,主要的困难是洗衣服床单。以前学校没什么生活老师,一个班男女同学各住一个大寝室。早上起床,还好,班主任几乎到寝室,天天喊一些睡懒觉的同学。现在回想那时初中住校的生活,还挺有意思的。
孩子几岁适合住校
低年级孩子住校弊大于利
住校的确可以给孩子带来不少好处:比如吃饭按时按量、养成阅读故事书的习惯、增加了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等等,对家长而言,也减少了一些压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另一方面距离可使人冷静思考,更理性地分析教育之道。但不少专家表示,低年级的孩子住校很可能弊大于利。
“在西方发达国家,寄宿学校更多是留守和单亲孩子无奈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专家霍力岩教授认为,在家里同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刚上小学的孩子社会性格还没有形成,这么早让他离开父母,单独呆在学校,不利于他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的安全感容易缺失。”一位心理学专家也表示有同感,但他同时强调,一旦让孩子住校,家长就不宜中途“改主意”,如此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以后在外面遇到问题,孩子就会习惯性地回家求救,过分依赖父母。”
而高年级的孩子比如初中生,就可以选择住校,这时的孩子基本有比较强的自理能力,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希望独立,喜欢跟朋友们呆在一起,重要的是这时候,中学的课业比较多,住校能节省孩子的许多精力。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住校,显得比较自然。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初中阶段孩子们容易接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喝酒、赌博、打架、上网成瘾。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进行引导和矫正。
住校提醒:1.住校前,家长应把住校生活的实际情况,好的、不好的如实告诉孩子,至少让他们有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否则突然环境和生活的变化,会让孩子困惑。2.选择孩子住校,家长自身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孩子几岁住校最合适
其实我感觉8.9岁最合适,年龄太小的话有些事情自己不能自理,也是不适合住校的,不像在家里,孩子不会做了,有家长可以帮忙,但是到学校就不一样了,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比如说买饭,吃饭,还要刷碗,叠被子,打扫卫生,9岁基本都上二年级了,大部分事情都能学着做了,我们这里的小学就是二年级才允许住校,太小了不接受,跟情况吧,一般学校孩子太小也不让住校,在家里就提前培养好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立能力,省的到学校不知所措,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多大适合住校
关于这个问题,孩子住校的适宜年龄因家庭情况、孩子性格和个人情况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考虑住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独立生活能力,能够自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能够适应离家生活的压力。
但是,家长应该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家庭经济和教育方面做出充分的考虑和决策,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1/5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