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德国二战上校肩章)

二战时德军上校军校的职务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这个问题,德国专家建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德国第17号作战令,为什么严禁轰炸伦敦
  2. 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
  3. 二战德国的V-2弹道导弹性能如何
  4. 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

德国第17号作战令,为什么严禁轰炸伦敦

1940年7月19日,对于戈林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被授予德国帝国元帅,这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级别最高的军衔。同时,负责对英国进行战略性轰炸,但效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英国皇家空军更是越打越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德国元首还是希望英国,迫于德国压力能够进行和谈。所以对德国空军轰炸英国,进行了程度很大的限制,如禁止轰炸民用目标和伦敦城等。不仅未展示出德军“真正的力量”,反倒让英国人越战越勇,他指示戈林实施“鹰日计划”。

但严禁进行“恐怖性空袭”。

英、德双方争夺英吉利海峡制空权的战斗告一段落。戈林将被夸大的战果统计上报给德国元首,并建议进行第二阶段作战,夺取英国上空的制空权。随即,德国元首发布一个令戈林欣喜若狂的第17号作战令,全面袭击英国空军和军事目标。

具体内容:德国空军使用其拥有的所有兵力,尽快打垮英国空军,一旦取得局部空中优势,对英国本土所有的军事目标和军工厂进行全面轰炸,尤其是英国南部海岸的港口及基地的袭击,应保持在必要的最低限度,为“海狮计划”做准备。

德国最高统帅部为这次行动取名为“鹰日计划”,初定的进攻时间为8月8日。有意思的是,在命令的最后,德国元首还是强调了“以造成英国民众恐慌为目的的轰炸,必须留到最后,保留作为报复手段的恐怖性袭击的决定权。”

也就是说,扩大战役的规模,是为了更快地消灭英军的有生力量;而不袭击民用设施和伦敦,更是为了避免引起英国民众的愤恨。他认为,当人们在铺天盖地的轰炸中,领略了德军的强大后,一定会向英国政府施压,放下武器选择和谈。

说白了,德国元首还是寄希望于能与英国和谈,而后全身心的进攻苏联。然而,在空军内部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方力主轰炸伦敦,尽快逼迫英国求和;另一方认为消灭其空中力量后,再轰炸伦敦。双方“你一句我一句”,争得不可开交。

直到戈林提醒与会者,第17号作战令特别要求,将伦敦城划在轰炸之外,双方才停止了争吵。不过,德国空军上下对第二阶段作战充满了信心,有的飞行员甚至将英伦三岛的地图印在机身上,并标注“伦敦——完蛋”的字样。

“鹰日行动”从袭击英国雷达站开始。

1940年8月13日,德国的“鹰日计划”开始实施。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首当其冲的并不是轰炸机,而是12架“梅—110式”战斗机,他们直扑多佛尔的英国雷达站,难道是去战术侦察吗?令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从战斗机上居然投下了炸弹。

原来,这是德国人为突破英军战斗机阻截,对付英国雷达的有效办法。首先,在7月的轰炸中,每次轰炸机起飞,英国人通过雷达准确地掌握德军编队的动向。所以,在大规模轰炸前必须除掉这些雷达,这次行动就是“鹰日计划”的开始。

其次,从以往英、德双方空战的经验看,英国飞行员将所有的精力,用来对付德军轰炸机上,避免与德军战斗机进行正面交锋。德军轰炸机由于速度慢,损失惨重,用“梅—110式”战斗机改装成轰炸机,可以克服不能快速突破阻截的短板。

更绝的是,经过改装的“梅—110式”战斗机,尽管加装了500公斤炸弹,机动起来略显笨拙,但也比轰炸机速度要快许多。更何况,当英国人看到德军战斗机时,都不以为然,以为德军在执行侦察任务,不可能轰炸,可以起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当一颗颗炸弹从天而落时,英国人惊呆了,3个重要的雷达站顿时瘫痪,突袭成功了。紧随其后的大批轰炸机,铺天盖地向英国的港口,以及本土纵深的机场,展开轮番轰炸。没有雷达的指引,英国人吃了大亏,一些战机被击毁在陆地上。

尽管德国人偷袭雷达站的行动大功告成,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也就是说,从轰炸效果看,并没有彻底地摧毁对手的雷达站,经过英国人的抢修,3个小时后大都相继开始工作,并指引着战机对入侵的德国轰炸机,进行坚决的堵截和拦阻。

这一天,双方共出动2000多架次战机,从白天打到黄昏。德国飞行员兴奋地报告称:他们以损失12架战机的代价,成功地袭击了英国6个机场,摧毁88架战机。实际上,英国只有3个机场遭到破坏,损失41架战机,却击落了60架德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列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

题主为什么会觉得德国一直对华援助合作?我觉得正常的贸易不能算援助,而且无论是晚清还是民国,都被德国坑过。

早在晚清时代,晚清就从德国订购军舰、枪支、大炮等武器。不过这都是正常的军火贸易而已,并非援助。当然,德国的军舰报价比英国便宜些,不过这也主要是因为德国当时军舰设计、建造都远不如英国,急需打开市场,并非为了给清政府提供援助。

而德国和国民政府的合作,主要是为了获取中国的钨、锑等战略物资。在1934年8月23日,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国原料及产品对德国工业产品交易合约》,双方约定,以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1936年4月8日,中德两国又签署了《信用贷款合同》,德国政府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信用贷款,中国每年可以购买2000万马克的工业产品,同时交付1000万马克的农产品和矿产,所以相当于德国每年提供1000万马克的贷款。

如果单纯从这个贷款协定看,倒也可以算德国对中国提供了援助。但是实际上由于贷款限定购买德国的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这个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加价获取巨额利润,特别是军火国际市场售价可以轻松翻倍,所以德国实际提供的商品价值远远不到2000万马克,德国实际并不吃亏。

以德国提供的150毫米榴弹炮为例,34年中国购买的24门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德国报价154629.45元一门,折合45461.05美元,是比德军自己采购价格贵了3倍。还有从德国购买的军车,给中国的报价直接翻倍。至于德国人把出口到中国的装甲车上原配的MG34给拆了,换成MG13这种小花招就不要去说他了。

所以德国和中国当时最多算军火贸易,不能算援助。

二战德国的V-2弹道导弹性能如何

V–2导弹Vergeltungswaffe–2

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黑科技”产物之一。是由被誉为“现代火箭之父”韦思赫(韦纳).冯.布劳恩博士带领下研发的一型中远程弹道导弹。

1937年开始研制、1944年服役。

Ⅴ–2液态燃料中远程导弹、是现代运载火箭/弹道导弹的开山鼻祖。

更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运载工具的先驱者。

V–2导弹全长14米、直径1.7米、最大飞行速度4.8马赫、最大射程350公里。

投入实战后给英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的损毁,同时、给英国人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惧。(V–2导弹发射前准备)

V–2投产后(据战后统计)共生产了6000多枚,实际发射3745枚给英国以沉重打击造成英国2000多人死亡、数千人负伤、建筑物损毁严重。由于V-2导弹属于初期弹道导弹发展阶段、飞行距离、制导、以及打击精度受当时的科技能力的限制,所以打击精度不足。

即便如此,V–2仍然给英国造成了巨大压力和威慑。

二战结束后、部分V–2导弹以及半成品被美国人获得,冯.布劳恩也被美国人收编、为美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人类的运载火箭技术做出了贡献。

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上校这个级别的军衔,在各国军队中应该属于是中级军官,因为西方军队没有大校这个军衔,他们的上校军官再进一步就是将军了。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的上校,一般在军队中都可以担任什么职务呢?据我所知,身处欧洲的德国,是一个比较传统且尚崇权威的国家,在二战时期,德国的军服设计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看的军装!像是德国国防军、德国党卫军、警察部队、铁道部队甚至是邮政人员等都是制服笔挺,帅气逼人!特别是在军官的军衔花样方面是比较繁杂的,德国既有军兵种的元帅,还有高于军兵种元帅的所谓帝国元帅,但是,据我所知,仅仅授予空军元帅戈林一个人而已。

希特勒和他的元帅们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军衔,就其总体来说,设有元帅军衔。将官军衔有:一级上将(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大将军衔)、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有:上校、中校、少校。尉级军官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军衔有: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中士;军士有: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总共7等22级所组成,严格说起来,相比于我们中国的军衔有些杂乱。

二战时期德国的将级军官有一级上将,和上将、中将和少将。其中军兵种上将仅陆军就分为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装甲掷弹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上将、中将和少将。而德国海军比较特殊还设有准将,此外,像是臭名昭著的德国武装党卫军也有准将军衔,设定的校级军官为上校、中校和少校,尉级军官为上尉、中尉和少尉,在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上,武装党卫军和海军,陆军倒是保持一致的。

国家在军队中特意有军衔的设置,本身是用来方便识别军人在军中的地位的,但是人家德国的军衔除了好看以外,堪称是非常的混乱,外界很不容易识别,要是跨军种的话,估计连德国平百姓民也搞不清楚了。真正造成二战时期德国军衔系统混乱,并且难以区分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二战时期,自大的德国人搞了两套相对独立的军衔体系,分别适用于德国的两大武装力量,众所周知,这两大武装力量分别是德国国防军和德国武装党卫军。

我从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当时德国的国防军,他的海、陆、空军的将官级军衔分别有四种: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其中光上将还有具体军兵种的细化分类,也就是说仅仅是陆军的上将军衔,就至少分为步兵,骑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八种以上。所以啊,在最初的国防军军衔的系统中,是没有准将(相当于我国的大校军衔)这一军衔的。在海军方面,一般的海军上校军衔可以担任中小型舰艇部队的支队长,比如说潜艇支队长、驱逐舰支队长,或者鱼雷艇支队长等等。如果是大型战舰的话,海军的上校军衔基本上就是这个大型主力战舰的舰长,例如知名的“俾斯麦”号和“提尔比兹”号战列舰的舰长就是海军上校军衔。

至于德国的空军上校,据战忽局的大可观天下了解,基本上就可以担任空军联队长一级的职务了。就像是最著名的德国空军上校莫过于——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据说这个天才一般的家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百万德军中唯一一个获得过德国最高级别的勋章——钻石金像叶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的人。

这个勋章可不是白得的,来看看他的恐怖战绩就知道了:据统计,他一个人架机消灭了包括519辆坦克,近1000辆其他车辆,还有70艘登陆舰,2架拉-3式战斗机,1架伊尔-2强击机,还击沉了战列舰“马拉”号以及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同时他也被击落过32次之多,就是每次都是大难不死,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上校拥有多达2530架次的战斗出动记录,这相当于在长达六年的战争中,平均每天出动一次以上,没有休假、没有休息!他简直是钢铁做成的,所以当领袖希特勒把唯一一枚钻石金像叶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挂在他的身上的时候,没有一个德国军人表示异议和不服气!

德国空军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上校

至于德军陆军中的上校军衔,一般都会是担任团长的职务,当然了,事无绝对,也有中校军衔当团长的,但不是特别多哦,因为上校的基准军衔就是相对应陆军当中的团长职务的。从一般情况来说,世界各国军队里的上校军衔,都差不多是正团级这个级别。

在二战时,在数百万德军内能授予上校军衔的,并不不仅仅只是德国国防军和德国武装党卫军等军队的团职军官,其中,也包括在帝国战争部或国防部以及此后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工作的,从事参谋或者勤务的军官中,也相应的设置有总参勤务上校、总参勤务中校、总参勤务少校、总参勤务上尉等军衔。

最著名的上校,莫过于“720狼穴爆炸案”的主谋——施陶芬贝格上校,他在任后备军参谋长时就被改授总参勤务上校军衔,作为一名德国军队中的中级军官,施陶芬贝格上校在策划暗杀阿道夫·希特勒的行动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因为他将一个内装定时炸弹的皮箱置于了希特勒身旁桌脚的地面上。

刺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上校

后来,希特勒在开会时炸弹准时爆炸,在这次与会者中有4人被炸当场死亡,但当时希特勒正趴到桌面上仔细研究地图,一边在听陆军副参谋总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的军事汇报,真是天不灭曹,没想到厚重的橡木桌子提希特勒挡住了炸弹的弹片和冲击波,让希特勒大难不死,终究逃过了这一劫。

希特勒

还有就是,德国军队的上校军衔,还会授予以下的军官,包括但不限于战地宪兵上校、国防军教长(是一种西方的神职人员)、医护兵中的最高医师、兽医兵中的最高兽医还有司法人员中的最高法官、行政人员中最高管理员等等,反正是有点复杂,不好理解。

综上所述,如果大家想用所谓的元帅、将官、校官、尉官等来简单地来区分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军衔,这本身的想法就太过于简单了,人家德国日耳曼民族后来继承了普鲁士传统的德军在军衔体系上,与其他世界各国的军队是不对等的,尤其在军士长和士官,兵等低级军衔那是非常纷繁的,相比之下校官包括尉官,还算比较简单明了的。

总而言之,上校军衔几乎会出现在二战时期德军各个方面相应的职务上,因为从具体的分工来看,上校这个级别正是负责具体操作的最高职务级别,如果再往上走,就是将军等高级干部了。

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德国专家建议、二战时期德国军中上校军衔一般任什么职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二战时期德国军中的上校军衔一般都担任什么职位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1/3590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