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历史冷知识大全(春节的冷知识)

关于春节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春节历史冷知识大全,春节的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年的冷知识
  2. 春节冷知识
  3. 春节科普小知识
  4. 新年历史典故风俗

1.年兽的传说

在故事传说里,年和一只怪兽有关。这只怪兽叫做年兽,又称为夕,除夕的夕。

它头上长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自称可以赶走年兽。村民们都不信,依然到深山躲避,只剩下老人自己留在村里。

到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有一户人家门口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正感到奇怪,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随后大门忽然打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站在爆竹边上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马上狼狈逃走了。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感到十分惊奇。他们没有找到老人,却发现了贴在墙上的红纸,院里有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于是村民们知道了,原来这就是赶走年兽的三宝——红纸、光亮和爆竹。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岁过年。

这是关于年兽传说的一个版本,还有其他的版本,细节有出入,但大体情节差不多。

春节是一年中大家最重视的节日,说它是节日中的NO.1,肯定毫无异议,可是这么一个重要的节日,历史上差一点就被废除了。

这还要从孙中山先生说起,1912年,他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发出倡议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中华民国的新年,之后政府就开始大力推广公历新年。

1、春节的来源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春节历史的演变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历法的变动,新年(岁首)在日期上有所调整。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3、春节名称的变革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2、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3、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关于春节历史冷知识大全,春节的冷知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6598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