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冷知识大全

医学冷知识丨颜值高,药食两用,菊花是秋天里的宝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老人冷知识大全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老人冷知识大全的知识,包括老人冷知识大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8个祖国的冷知识
  2. 关于年的冷知识

8个祖国的冷知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是“井栏”。

正确解释: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2.曾国藩脱衣点白银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3.一日三餐开始于宋朝

在宋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晚上也没有了宵禁,所以才加了一顿晚饭。

4.皇城南门上翻来翻去的石匾

北京皇城的南门,在明朝时叫大明门,在清朝时叫大清门。民国成立后,欲改叫中华门,于是工人把石匾拆下,想翻过来直接在背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待将石匾拆下后发现背面竟是“大明门”。原来2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

5.宋朝的冷饮和诗

宋朝时,街头有卖一种叫做“冰酪”的冷饮,诗人杨万里曾用“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冰酪。

中国历史的冷知识(二)

1.熊猫在唐朝时就送给了日本

早在唐朝时,熊猫就被当作国礼送给了日本。

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来华,为表示友好,武则天(当时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实际掌权)送给了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随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旧唐书》)

2.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

唯一一个被以古稀罪处死的人。1781年,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铨,想给过世的父亲申请个从祀文庙的待遇,就上书乾隆皇帝,但在称呼上却犯了大忌。

尹嘉铨在奏折中自称古稀老人,乾隆早已明示天下,自己才是古稀老人,如今突然冒出个人与天子抢称号,这让乾隆勃然大怒。最终,尹嘉铨被以古稀罪绞死。(《名臣言行录》)

3.蔡伦因宦官干政而死

作为造纸术的重要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可却很少有人知道宦官蔡伦是怎么死的。

公元121年,因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卷入刘庆皇位继承案中,蔡伦被廷尉审讯,不堪受辱的蔡伦喝毒药而死。也就是说,蔡伦是因为宦官干政而死的。(《后汉书》)

4.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是将军不假,但蔺相如却从未做过赵国国相,他最大的官职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5.奸臣严嵩出道时一身正气

明朝奸臣严嵩,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且非常痛恨奸臣。为了不与当时的奸臣钱宁、江彬为伍,严嵩借丁忧之名回到老家,此后又称病归里,直到10年后才还朝复官。

关于年的冷知识

1.年兽的传说

在故事传说里,年和一只怪兽有关。这只怪兽叫做年兽,又称为夕,除夕的夕。

它头上长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自称可以赶走年兽。村民们都不信,依然到深山躲避,只剩下老人自己留在村里。

到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有一户人家门口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正感到奇怪,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随后大门忽然打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站在爆竹边上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马上狼狈逃走了。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感到十分惊奇。他们没有找到老人,却发现了贴在墙上的红纸,院里有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于是村民们知道了,原来这就是赶走年兽的三宝——红纸、光亮和爆竹。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岁过年。

这是关于年兽传说的一个版本,还有其他的版本,细节有出入,但大体情节差不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天气寒冷,请为老人送上这份 安全礼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5136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