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六位古代工匠,以及古代铁匠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铁匠怎么称呼
铁匠在古代又叫“匠人”或“手艺人
铁匠别称
答题:红炉匠,我们家三代铁匠到我这辈已是第四代了,那时在大集体的时候祖父和父亲给集体铁匠铺打铁挣工分我还小,经常去铁匠辅玩耍看打铁。打的都是一些农具,镰刀,斧头,锄头。菜刀,等等干农活的家把式,给牛,马挂撑。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红炉铺。
什么时代的打铁匠最好
当然是现代的打铁匠生活得最幸福,可以拍拍视频发发抖音快手,仿佛艺术家。装备又先进,搞个气锤感应炉啥的,安全效率高还不累。
古代的铁匠又累又脏又危险,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也低,干起仗来,铁匠还得随军服劳役,搞不好就丢命了。
综上,当然是现代好。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铁匠都有谁
中国历史最牛的铁匠,用现代名词来说中国冶金大师就是綦毋怀文!
綦毋怀文,襄国沙河(今邢台沙河)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襄国宿铁刀的发明者。他总结了历代炼钢工匠的丰富经验,对古代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灌钢法作出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制刀和热处理方面也有独特创造,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发展背景:在前期出现的“灌钢”法,刀具的百炼钢,使得綦毋怀文能够进行革命性的创造!
大约在东汉末,我国已可能出现了炼钢新工艺“灌钢”法的初始形式。在綦毋怀文之前,我国古代的钢刀大都用百炼钢制成,这样制作的刀、剑虽然性能优异锋利无比,但也存在不少缺陷,整把刀全部用百炼钢制成,因此价格昂贵;如一把东汉时期的名钢剑的价钱可以购买当时供7个人吃两年9个月的粮食。而且百炼钢制作刀剑费时费力,三国时,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5把,用了三年时间。
南北朝时,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完善,使这种新的炼钢方法趋于稳定,操作更加方便、实用。
灌钢法同百炼法、炒钢法等炼钢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分及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这样可以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质量。
生产率高,因此,灌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易于推广:灌钢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制刀和热处理方面的杰出贡献。他总结了前人在制刀技术和热处理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不断钻研和实践探索,创造了一套新的制刀工艺和热处理技术。他做出的刀极其锋利,能够一下子斩断铁甲30札。
为此,綦毋怀文对制刀工艺进行了重大更新,他用灌钢法炼制的钢做成刀的刃部,而用含碳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样制成的刀具刃口锋利而不易折断,刚柔兼备、经久耐用。这表明綦毋怀文对钢铁的性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节省某些贵重材料,降低成本和费用。一把刀的背部、刃口实际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不同的性能。
刀具结构的创新研究
刃口主要起刺杀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
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
綦毋怀文正是有了上述类似认识,在制作刀具时才能够将熟铁和钢巧妙结合起来,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既满足了钢刀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要求,又节省大量昂贵钢材,利于钢刀的推广和普及。这种制刀工艺,今天还在沿用。
綦毋怀文对中国练钢技术的热处理革命:
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使用了淬火技术,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是用水作为淬火的冷却介质。虽然三国时的制刀能手蒲元等人已经认识到:用不同的水作淬火的冷却介质,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刀,但仍没有突破水的范围。
而綦毋怀文则实现了这一突破,他在制作“宿铁刀”时,使用了动物尿和动物油脂作为冷却介质。动物尿中含有盐分,冷却速度比水快,用它作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坚硬;而动物油脂冷却速度则比水慢,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有韧性。这是对钢铁淬火工艺的重大改进,一方面扩大了淬火介质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钢。
綦毋怀文双液淬火法,即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
这样可以得到性能比较好的钢,避免单纯使用一种淬火介质淬火(即单液淬火)的局限。因为只用一种淬火介质毕竟难以两全其美,如果使用的淬火介质冷却速度比较快,就容易引起工件开裂、变形等缺陷;如果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缓慢,就会使工件韧性有余,硬度不足,难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这样就需要使用双液淬火法,即在工件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的硬度;而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小的淬火介质,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使其有一定的韧性。
双液淬火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淬火工艺,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它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既要掌握好开始淬火的温度(温度过高,淬火后工件发脆,温度过低,则硬度不够),又要掌握好从第一种介质取出的时机(实际也是工件温度);
这为后来著名的唐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刀的耐用性、刃口的锋利度、强度、抗折断力,刃口坚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时刀身韧性不变形、耐用。使得唐军战斗力大增,在对匈奴、高丽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此法后传入日本,日本人进行了改进与传承,形成后世著名的武士刀
对后世的影响:
灌钢自出现以来,尤其是綦毋怀文进行了重大改进之后,在我国逐渐推广开来。
南北朝时期,民间已用它制作刀、镰等;
到了唐朝,灌钢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今天的河北一带,许多冶炼家在使用綦毋怀文创造的冶炼工艺;
到宋代,灌钢流行全国,已经取代炒钢和百炼钢,成为当时主要的炼钢方法;
到明朝时,灌钢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工艺形式“苏钢”,这是灌钢的高级发展阶段;
直到近现代,在安徽的芜湖、湖南的湘潭、四川的重庆、威远等地人们还在使用;可见其影响深远。
灌钢的出现,为我国炼钢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它一直是一种先进的主要炼钢方法。而綦毋怀文对灌钢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划时代的成就
这在当时没有测温、控温设备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观把握和操作技巧。綦毋怀文能在这种困难条件下掌握如此复杂的淬火工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近代练钢法之前,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创作不易,如有益,请各位点赞关注,谢谢!
关于本次六位古代工匠和古代铁匠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5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