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指的是什么(公知指的什么?)

不要放过那群 心怀鬼胎 的公知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公知指的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公知指的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九个名人冷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苏姓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2. 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3. 公知指的是什么
  4. 你见过一个人办事狠能狠到什么程度

苏姓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苏姓名人很多,有苏武、苏洵苏轼苏辙这“三苏”等,还有几个苏姓奇女子:

1.惑主妖姬苏妲己。

苏妲己是商代有苏氏部落的美女,一次纣王征伐所得,因其美丽非常,十分宠爱从此不思进取,妲己也成为历史上狐媚惑主的代表人物,被指责为红颜祸水。周武王灭商后将她杀死。

2.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是南朝齐人,既是钱塘名妓,又是大才女,她从小长于妓院,14岁时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了,而且出口成章,才色双绝。苏小小向往爱情,但是感情却被欺骗,22岁郁郁而终。其墓地现在杭州西湖边。

3.名门才女苏小妹

苏小妹传说是苏东坡之妹,才华不逊于其兄长,特别是曾经洞房花烛夜三难秦观。但是这极有可能是后世杜撰的人物,因为正史记载中,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只有姐姐没有妹妹。不过苏小妹在野史中、小说里还是经常出现的人物。

4.玉堂春苏三

《苏三起解》是一部有名的戏剧,说的是明代名妓苏三,艺名玉堂春的故事,据记载史上确有其事。他是山西洪洞人,自幼父母双亡被拐卖进妓院,她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来邂逅南京尚书之子王景隆,二人的恩怨感情故事随即展开。这段故事经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入《三言》,后来又被改编为戏剧《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流传。

最后隆重介绍一位老革命家,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实是苏姓人,他就是华国锋。

华国锋(1921-2008),山西交城人。原名苏铸,字成九,因为革命工作需要改名华国锋,并以此知名。但是他的后代继续苏姓。

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经同时担任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三个重要职务,仅此一人。

他1938年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锤炼。1949年南下湖南工作,直至1971年调到中央工作,为湖南建设做出了贡献。1976年10月,时任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华国锋决策并领导了解决“那四个”的行动,为国家,为人民立下大功!之后,他又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中央高度评价了他的光辉一生。

创建于2018.7.23

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陈三立、李

烈钧、许德衍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

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虚云法师等高士名僧。

一、先说说古代:

陶侃、陶渊明(九江县)、黄庭坚(修水县)、江万里、王韶、余玠、雷发达、余庆鳌、蒋干、宋应星。

二、近代、现代名人

1,,陈三立(1853-1937)

南昌府义宁州(江西修水县)人。清光绪进士。戊戌变法期间,其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在长沙办时务学堂,主荐梁启超为总教习,父子共襄新政。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被合称为“四公子”。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后终身不仕,致力于诗文写作。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悲愤病发,拒不服药,绝食五日而死。陈三立为同光体诗人的首领。著有《散原精舍诗集》上下卷,《续集》上中下3卷,《别集》1卷,《散原精舍文集》17卷。

2,李盛铎(1859——1935)

一名椒微,字嶬樵,号木斋,别号师子庵旧主人,师庵居士等。晚号麂嘉居士。德化县(今九江市)谭家畈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京师大学堂总办、江南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大学士、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抚等职,清末先后出使日本、比利时等国。民国年间,曾任大总统政治顾问、参议院参政,农商总长、参议院议和等职。喜藏书,有木犀轩藏书室。

李盛铎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书香门第,代传藏书家风。继承父辈嗜好,从小乐于搜集名家著述,数十年如一日,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藏书家。他不仅是藏书家,又是校勤家、版本家、目录学家,对所藏善本,皆逐一批订,或考证著者平生,或品译著述旨趣,或叙述得书经过、收藏源流及版本价值。所写“题要”、“题识”共一千五百多条,约十五万字,著有《樨轩藏书题证及书录》,编有十多种版本的藏书目录、藏书人表。他死前对藏书进行了初步整理,自编了《木犀轩收藏旧本书目》、《木犀轩宋本书目》、《木犀轩无板书目》。死后,其子李滂等于1940年把父辈藏书全部卖给了北京大学。赵万里等著名版本学家,据此编成《北京大学图书馆李氏书目》,从中可知李盛铎所藏之书,共有9087种,8385册,其中名贵罕见本约占三分之一以上。曾纂修了一部家乡县志——《德化县备考》,今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其稿本。

3,刘廷琛(1867-1932)

字幼云,号潜楼,江西德化(九江),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在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宣统三年(1911)冬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参与谋划帝制复辟。1917年张勋复辟时,被授为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退出政界蛰居青岛,专于著述,著有《潜楼文集》四卷,工诗善文,精书法。

4,陈衡恪(1876-1923)

字师曾,号朽者,号所居曰槐堂,曰唐石移,曰染仓室,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祖宝箴湖南巡抚;父三立进士,工诗,世称散原先生。慧绝,十岁能为擘窠书,涂抹云烟,工诗文,世以奇童目之。既冠赴日本习博物,归任南通、长沙等校教师,继任教育部编审,北京高师、北京美专教授。工篆刻,熔铸秦汉,古拙纯朴,毫无霸悍之气。中年因病早逝.书法则篆、籀、隶、魏、其、行诸体无不工,笔力苍劲,风神秀逸,独具一格。画山水得力于沈周、道济、髡残、石溪、蓝瑛,不使一笔入四王,故生辣坚强,钩多皴少,尤不耐渲染,瘦骨嶙嶙,笔笔有力。花卉,则综合陈淳、徐渭、华昆、李鱓参以吴昌硕,挺拔俊逸,不取怪态,以习博物,故形态逼真。偶作人物,亦时写生,所作京华风俗图,有金农、罗聘遗意。平生唯不擅作翎毛,故常与王梦白(云)合作。性行纯笃,喜奖掖後进,齐白石得其助甚多。一九二三年夏以继母俞夫人病,驰赴南京,母死而以哀悴发疾卒於南京,年仅四十八。著有《染仓室印存》、《陈师曾先生遗墨》、《槐堂诗钞》等。

5,李烈钧(1882-1946)

原名烈训,字协和。江西武宁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考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被选送日本,先后入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秋毕业回国,任江西暂编陆军第27混成协第54标第1营管带。1909年(宣统元年)春赴云南,任云南讲武堂教官、云南陆军小学堂总办等职。1911年10月回赣参加武装起义,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长。11月中旬,应安徽同盟会员请求,率部往援安庆革命军,被推为安徽都督。嗣后,清军反攻武昌,又率部往援武昌革命军。1912年被江西省议会选为江西都督。1913年因通电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善后大借款,6月被袁免去赣督职务。7月在江西湖口率先宣布独立,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指挥所部与袁军作战月余,失败后逃往日本。1915年底回昆明参与组织发动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2军总司令,率部入桂,在桂军支援下,击败受袁指使企图攻滇的粤军龙觐光部。1917年任广州革命政府参谋总长,协助孙中山制订护法军作战方略。旋任讨龙(济光)军总指挥,率部在广东阳江、化州等地,采用四面包围、侧翼突破等战法击败龙军。1921~1930年,历任广州革命政府参谋长、江西省政府主席、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其间曾率部参与讨伐桂系军阀和平定陈炯明叛乱等作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力主抗日,反对《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拒绝为蒋介石劝说冯玉祥取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要求,还极力阻止蒋派兵镇压福建事变。1936年12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次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案,主张团结一切力量抵御外侮。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带病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有《武宁文牍》等,后人编有《李烈钧集》。

6,黄远生(1885-1915)

名为基,字远庸,又字远生。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生。1904年考中进士。赴日留学,在中央大学专攻法律。回国后,历任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公余从事报业活动。辛亥革命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1915年12月27日,避匿于美国的黄远生还是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杀于住宅内。

黄远生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7,汪辟疆(1887—1966)

名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江西彭泽人。1909年入北京京师大学堂,1912年毕业,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教授。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曾任监察院委员、国史馆纂修。汪专经学、文学、目录学。著有《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述评》,均为近代诗学的重要著作。又《唐人小说》为收唐人小说之重要之作,贵在校订和考释。其诗作辑有《方湖类稿》,其他论著还有《目录学研究》、《汉魏六朝目录考略》等,出版《汪辟疆文集》。

8,陈寅恪(1890-1969)

史学家。义宁(今修水)人。1910年后曾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并从事研究,专攻比较语言学。192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研究所导师、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协常委。通晓英、法、德、日、拉丁、希腊文及蒙古文、满文、西夏文、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对中国中古史、佛教经典和元稹、白居易诗的研究尤有成就,学识渊博,在中外史学界备受推崇。著有《唐代政治史述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9,徐宝璜(1894-1930)

中国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字伯轩,江西九江人。生于1894年,19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考取官费留美,于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新闻学。1916年回国,先任北京《晨报》编辑,继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心文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并代蔡元培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

1920年后,相继任教于北平、朝阳、中国、平民等四所大学,讲授新闻和经济方面的课程。1930年6月1日,因患风寒痰症逝世,终年仅36岁。遗著有《新闻学》一书。《新闻学》经四次修改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全书共十四章,六万字左右。主要从新闻学定义,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在当时《京报》上评价为:“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而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0,查夷平(1895-1976)

字镇湖,号阜西,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江西修水人。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广东航空学校。早年曾加入中华革命党,后任欧亚航空公司副总经理。1949年11月在香港参与和组织中央=中国航空公司起义。后任中国民航局业务处处长、民航总局顾问,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自幼酪爱音乐,很小就学会吹箫,十三岁学弹古琴,此后还尝试打谱、作曲及学唱昆曲,并研究民族音乐的律学。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发起组织“今虞琴社”,解放后发起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开展古琴音乐的学术探讨和演奏实践。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细腻,演唱的琴歌古朴、典雅。1945年应邀到美国几所大学作有关古琴的学术讲演,并在美国图书馆查到一些珍贵的古代琴谱。1958年以古典音乐顾问的身份,随中国歌舞团去日本访问演出,以后又应邀出席在苏联召开的国际五声音阶学术会议。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东系主任等。编有《存见古琴曲谱缉览》、《古琴初阶》,主编《琴曲集成》等巨著。

11,陈礼江(1895—1984)

字逸民,江西九江人。早年就读于美国教会办的“九江南伟烈大学”,后任九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教员。1922年留学美国帝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学位。由于毕业论文才华出众,校方拟留校任教,被陈婉谢。1925年回国,任武昌师大任教务长、教授。武昌师大经陈悉心筹措,制度大备,教学迅速走上正轨,在国内颇有影响。1927年江西省欲谋有声望的学者主持全省教育,经许德珩举荐,陈礼江返赣任省府委员、教育厅长。陈任职期间,先后发表《论地方教育》、《论民众教育》、《论师范教育》、《论社会教育》等一系列富有现实意义的论文,旨在阐明各类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力求社会及各界关注支持教育事业;请准从盐税项下拨教育经费,从而解决了教育经费独立的难题,使全省从教人员的工薪得以按月发放;先后创设了五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乡村小学教员;在厅内增设了教材编审处,聘请专家,编译了一批新教材;厅里还附设了智力测量所,首次在全省范围内举行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智力测验,奖励优秀,同时还为筹备创办江西大学做了许多工作。陈任厅长为时不过三年,开创了江西教育新局面,被时人誉为“办学有方、治学有术”。

1930年陈礼江任广东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1932年任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主任兼教授,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创办了民众教育实验区,进行亦工亦农亦学综合教育,成效显著,引起海内外学者注目。1936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兼参事,大力推行电化教育和扫盲工作。请准在部并各省市设社会教育督导员,随后开办督导员训练班;主持、颁发了大、中、小学兼办社会教育课程,促使多方出力兴办社会教育;主编《教育通讯》。1937年,日寇侵入,教育部迁重庆,陈在四川各县设民众教育馆,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抗战救亡宣传活动。

1941年创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并兼首任院长。院内设教育行政、社会教育行政、图书博物馆、新闻学、电化教学、社会艺术教育、国语专修等系科;聘揽名师:许德珩、俞颂华、汪长炳、许杰、马萌良、杜佐周、童润芝等赴院讲学;还设了研究部、实验社会教育工作站,开辟了社会教育、国民教育两个实验区;成立教育电影编委会与推广委员会等,致力于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社会教育专业人才,是当时国内唯一较完备的成人教育最高学府,在国难当头之秋,名噪一时。对我国社会教育事业作了富有成效的有意探索和贡献。任院长时把校训定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社会因教育而光明”。1949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美考察社会教育。1950年回国。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曾密令该院迁台,陈礼江拒之不从,把学院完整的保留并移交给人民政府。

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陈礼江曾在长时期内未得到公正的待遇,在故乡中学从事英语教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礼江的问题获得全面解决并得到彻底平反,1981年被选为九江市政协委员。1984年,因病逝世,享年88岁。

12,许德珩(1890-1990)

政治活动家。九江人。字楚生。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五四运动中起草《五四宣言》,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是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秘书长。1927年后,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水产部部长,九三学社第二至七届中央主席、名誉主席,黄埔同学会顾问。是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3,陶博吾(1900--1996)

江西彭泽人。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栗里后人。自幼喜习书画诗文。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

14,魏道明(1901-1978)

字伯聪。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律师事务。1927年任国民政府司法部主席秘书。同年冬任司法部次长、代理部长兼建议委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部长。1930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1935年任《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行政院秘书长。1941年任驻法国大使。1942年任驻美国大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47年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首任主席。后赴南美洲和美国等地进行考察。1954年回台湾。1963年任台湾驻日本“大使”。1966年任“外交部”部长。1978年5月18日在台北病逝。

15,蒋彝(1903-1977)

字仲雅,又作重哑,笔名哑行者。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安徽省芜湖县长;1929年调涂县任县长;1930年任江西省九江县长。皆因要求改革县政不容于时政,1933年赴英国寻求出路。原意为研究炸药,科学救国,但未能如愿,改以绘画、书法、著书从事中西文化交流,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他于英、美各居住22年,1977年病故于北京,实现叶落归根的夙愿。1935年出版第一本英文写的《中国绘画》(TheChineseEye--AnInterpretationofChinesePainting),1937年出版《湖区画记》。接着以“哑行者”笔名写了伦敦、战时伦敦、约克夏谷(北英)、牛津、爱丁堡、都柏林、巴黎、纽约、波士顿、三藩市、日本共十二本画记,被题名为《哑行者丛书》。每一本书中,都有几十或上百幅他自己画的插图。还有以中国书法真、草、隶、篆书写的他自己的诗词。1938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影响极大,至今仍为西方一些大学讲授中国书法的教科书。由于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国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收入五十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先后获美国赫复斯大学、长岛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16,蔡若虹(1910-2002)

原名蔡雍,笔名雷蒙、雷萌,江西九江人。1923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同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开始创作讽刺画,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侵略与压迫,并多方描写水深火热中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上发表新诗。1938年潜离上海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后兼系主任。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随鲁艺到华北解放区,并于1946年国共和谈时到北平,任《解放三日刊》美术编辑。报刊被查封后撤退解放区,参加《晋察冀日报》编辑工作。在此期间,根据农民诉苦材料,创作出版了组画《苦从何来》。1949年后,为《人民日报》编辑画刊。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同年9月调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后任艺术局副局长,致力于年画的“推陈出新”工作,并筹建大众图画出版社,从事新连环画的编绘与出版事业。率先改编的《鹅毛信》,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文学脚本一等奖。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时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全国美协工作,为中国画的“推陈出新”,组织画家旅行写生探索经验。1962年发表《方向已定,道路必广》论文。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以来,连续当选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三至五届全国美代会上连续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1980年担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若虹诗画》、《蔡若虹美术论文集》、《蔡若虹文集》、《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诗集《灵犀小唱》,回忆录《上海亭子间时代风习》及《赤脚天堂》。

17,杜宣(1914-2004)

剧作家,散文家,江西九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地服务团秘书,《戏剧春秋》杂志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群报》总编辑,香港大千出版社社长,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派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书记处书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剧,《文学报》总编辑,上海大学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及第九、十届人民代表,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老年书画会会长。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执笔)、《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选》、《飞絮·浪花·岁月》、《芳草梦》、《桂叶草堂漫笔》,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冬冬》、《长虹号起义》、《先驱》等。话剧剧本《彼岸》(已公演)获1978年国家文化部创作二等奖。/九江档案

整理自网络

公知指的是什么

拿着国家的工资,享受美国家的优厚待遇,站在国家的语论高地,就是不让党放心,整天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从来就是不会说人话!

你见过一个人办事狠能狠到什么程度

我舅舅家的表弟小龙,不爱学习,混到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了。舅舅从来对他不打不骂,加上小龙身高一米八几,脾气火爆,动不动就一蹦三丈高,大有点火烧房的架势,用我们农村的话就是,这娃子,甲板里很!(鲁莽、武断,身上有点武松的影子。)

一次在县城里,小龙准备坐公交车,紧赶慢赶,刚跑到站,公交车就开走了,他在后面大声喊,师傅等等!

不知道公交司机是没听见,还是故意不等他,直接启动开走了!

小龙一看急了眼,狠下心来跟车赛跑,一定要追上,最后竟然追上了!公交车司机没办法停下来,正等他上车的时候,小龙不知道从哪里扔过来一个碗口大的鹅卵石,“咣”一声砸在公交车挡风玻璃上,玻璃瞬间稀碎,公交车司机懵了……小龙大骂一阵,然后撒丫子跑了。

还有一次和村里人一起去外地打工,一天晚上和几个同伴喝酒后,去附近的超市玩老虎机。

不知道老虎机出故障还是输多了气愤,对着老虎机拳打脚踢,骂骂咧咧。

超市人一看不乐意了,过去劝阻,小龙一伙儿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有恃无恐。

超市赶紧打电话,不一会来了十几个小伙子拿着棒子,小龙他们一看也不甘示弱,抄起棒子就跟他们打成一片。

眼看越打越狠,不断有人倒地,有人就报了警。

那十几个人被打倒在地,小龙的伙伴一看不对,趁着天黑都溜了。

小龙因为用力太大,打累了,瘫在地上跑不动了。

警察来了,他就索性躺地上装死,后来和其他受伤人员一起,被送往医院。

小龙的同伴,还有亲戚也跟着到了医院,正在等待医生检查的时候,一个同伴拍了拍小龙的手,小龙睁开眼,轻声问,还有人没?

没人了。

小龙咕噜一声,从病床上坐起来,悄悄摸摸又跑了。

后来和他父亲,还有村里其他人去煤矿挖煤。

一次井下作业出了事故,舅舅的脚后跟部位被砸到了,急忙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是脚跟键断裂。

前后住院一个多月,还没有好利索,矿上赔了3万多,后面就不肯再拿钱了。

小龙去找了煤老板几次,煤老板各种推脱,就是不给钱。

小龙没办法,找了几个伙伴,从矿上搞了几百斤炸药,在一天夜里,把4个井口、煤老板的办公楼,还有宿舍和厂房,全部装好炸药、雷管、导火线。

然后小龙打电话给煤老板,我已经在某某位置装好了炸药,再拿10万块钱出来给我爹看病,不然我把你整个场子炸了!

煤老板一听这话心里一凉,起初还不信,一检查果然有炸药!马上就报了警。

小龙的同伴一看警察来了,全部都跑了。

小龙父亲因为伤没好,二人没跑远,被抓住了。

后来录口供,从头到尾,一口咬定安放炸药是一个人所作,没有同伙。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是犯罪未遂,被判了5年。

后来家人苦口婆心教育,加上在里面表现好,三年就出来了。

再后来,还是去工地上打工,但是人就完全变了,变得像个读书人一样,学会讲道理了;人也沉稳老练了很多,看问题能够看长远了。待人接物,和和气气,虽然还是喝酒,酒后也是胡言乱语,但是再也没有动过手,再没干过出格的事情。

那三年的国家教育,没有白费。

如果要说狠人,我表弟小龙绝对能算一个。

但是现实生活不是水浒传,一切行事尺度都必须要在法律的框架内。

其实法律对人的教训,只是人生当中,所有教训中的一小部分,很多教训没有写在法律字典里面,只是写在别人的悲惨生活境遇里。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学不着。人生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教训,永远不会停止。在学校的时候,要守学校的规矩,听老师话;出了社会,要履行公司规定,遵纪守法;成家以后,要安居乐业,一步一个脚印,不可妄想走捷径,发横财,赌博、吸毒一个都不能碰,多数人因为赌博,债台高筑,家破人亡,人生跌入低谷;即便是日常吃喝,也有教训。不能烟酒无度、不能大鱼大肉,多少人喝死了?多少人才20多岁,30多岁就高血压了、癌症晚期了?色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守不住自己的底线,色迷心窍,即便是再美满的家庭,也会妻离子散,悔之晚矣;到老了呢?即便躲过了这些明枪,也躲不过暗箭。网络上充斥着投资理财、保健养生的骗局,稍不注意,就会剜你一疙瘩肉;

所以狠人并不可怕,只是他受到的教训太少罢了。人生之路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必须要走慢一点,处处谨慎,步步小心才行。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黎阳丨谁迫不及待地借 辱母杀人案 制造动乱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60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