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祸从口出的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祸从口出的故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以及街头历史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朝阜路的历史文化特点
  2.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3.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4. 历史上有哪些临死之前也要皮一下的人

朝阜路的历史文化特点

街景和城市三度空间所表达的氛围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这里,使我想起一条街——朝(阳门)阜(成门)路。此街在北京城市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和特殊的重要地位。

让我们稍微浏览一下这条美丽的大街。进阜成门往东依次是:鲁迅故居及博物馆、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过西四有西什库教堂、北京图书馆、北海、中南海、景山、故宫、北大红楼、美术馆、隆福寺,再往东还有东岳庙。其实,这条街的文物古建还远不止这些,诸如静默寺、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三眼井毛泽东故居、京师大学堂、宣仁庙、凝和庙、东四清真寺、孚王府等等。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好多的文化遗存,又有哪条街能与它相比呢?真是一幅绝无仅有的北京民族文化和历史政治的精彩画卷,一部记载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教科书,一曲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传统建筑的交响乐。街上的每组造型都那么美,整条街的线形曲直又是那么流畅而富于变化,世界上又有哪个城市、哪一条大街能有如此之高的文化含量呢?而且它是一处长廊式、画卷式的公园。从时空概念上讲,它更是步移景异、琳琅满目,是最好的四维空间的北京公园。

如果说长安街是北京体现“政通人和”的政治大街,那么,朝阜路则是首都体现“文明古都”的文化大街。长安街雄伟、明亮、豁达,而朝阜路更多的则是深邃、富有人情、透着文化味。老舍先生曾撰文赞美过这条街,因为他对北京有很深层的体验。不用夸张,把此街称作“古都文化第一街”,绝大多数人是会赞成的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事情在当时看似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们站在现在,回顾总结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令人不可思议巧合的事情。今天,我就说说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上的一些巧合事情。

【一】9月9日之谜。毛主席1927年9月9日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但是1949年9月9日毛主席才进入北京。而毛主席去世的日子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起家发迹、进入北京、离世都是在9月9日这一天。

【二】8341之谜。8341部队是中央警卫团对外番号,他是中共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的一支特殊部队。8341是部队这个代号是总参谋部下达的,而且代号用过一个时期是要更换的,他的正式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毛主席他老人家活83岁(1893至1976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而将两个数据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正好是中央警卫团的番号“8341”。

【三】二十八之谜。毛主席青年时期自己起的笔名叫“廿八画生”,而“毛泽东”三个字繁体字的笔画数正好28画,毛主席一生与“28”特别有缘,毛主席28岁与杨开慧结婚,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当年的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从此开始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展。28年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正好也跨过了28个年头。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这事儿必须得有写《陋室铭》的刘禹锡一席之地,这位仁兄把祸从口出这个成语演成一出连续剧,在历史上也算旷古烁今的。

刘禹锡出生在唐代,出生地是中山,故此这哥们和三国时期那个大耳朵共同声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身这玩意大抵他怎么说别人就怎么信,可恨的是现代一些吃饱撑坏的考据党,他们论证出“刘郎”可能有匈奴血统,这就比较卡脸了。

至于吐槽机叫他“刘郎”的原因,这就得从第一个故事说起了。

FirstBlood

刘禹锡这哥们当然很有才华,不然写不出那些千古名篇,更气人的是他刚出道时候官运就非常好。一路从太子校书直升监察御史,在大靠山支持下开始搞改革。封建时代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的,无论成败,主持的人基本没啥好下场。

很快刘禹锡就被人秋后算账,赶出了京城,好在他还算人缘不错,没过10年就又被召了回去,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继续官运亨通。然而这位仁兄玩儿了一手神操作,丫跑去玄都观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啥意思呢?基本上就是群嘲这10年来的后进新贵们。爷走了10年,你们嘚瑟坏了吧?如今爷又回来了,可以继续看那群孙子作妖啦。嗯,基本上没人觉得舒服,宰相武元衡是个干脆人,一脚又把新晋“刘郎”给踢了出去。

DoubleKill

说来也巧,这次刘郎被踢出去的时间还是十年,老皇帝也驾崩了,新皇帝唐文宗觉得老刘应该还可以再榨取一些剩余价值,就又把他召回京师,给了个主客郎当。这是个礼部官职,说来也不算大。

你们猜得没错,回到长安的刘禹锡没能控制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他又一次跑去玄都观,理所当然的又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你们这帮孙子走马灯一样的换,最后也没个毛用,偏偏大爷我今天又回来啦!够嘚瑟了吧?这还没算完,关键刘郎先生还给诗写了个序言。序言的最后一句是“以俟后游”,大概意思就是爷先把诗写好,等以后被贬直接就能拿出来用。

那么结局已经很明显了,朝里那帮官员这辈子都没听过这种要求,齐心合力的把刘禹锡再次踢出京师,到苏州当刺史去了。

没有TripleKill了,刘郎再没回过长安,当他变成刘老汉的时候去了洛阳,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狂躁的一生。吐槽机觉得虽然刘郎这半辈子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但他依然是条汉子,扯淡完毕。

历史上有哪些临死之前也要皮一下的人

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城破前一刻传位给手下将军

金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十一,金朝皇帝临时驻陛地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在宋蒙联军的持续进攻下,已然摇摇欲坠。于此同时城内的金朝小朝廷正凄凄惨惨地进行一场禅位仪式,禅让的一方为金哀宗,受禅的一方则是金朝宗室成员、将军完颜承麟。别多想,这场禅位完全出自金哀宗本意,而非是完颜承麟拿着刀请他让位滴。目的吗,是让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

说起来,金哀宗是一位还算有为的君主。

昔日自白山黑水间杀出,连灭辽、北宋两大王朝,打的南宋称臣求和的大金帝国,在金章宗、卫绍王、金宣宗连续三代皇帝的折腾下,迅速衰弱。在新近崛起的蒙古地攻击下,失血严重,包括都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在内的北方大片领土沦陷,被迫迁都南京汴梁府(今河南开封)。奇葩的是,脑回路清奇的金宣宗非但不思如何改善与南宋的关系,以解除后顾之忧乃至获得助力,反而打着北边失去的从南边找补的主意出兵攻打南宋。结果,除收获了来自南宋的一顿胖揍及敌意外,什么也没捞着。

因此,当金哀宗于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1月)继位时,与南宋、西夏反目,几乎举世皆敌不说,统治区域也仅能维持在以开封为中心的南京路,河东路南部,及陕西诸路一带。其余地区不是被蒙古占领,就是落入半独立的地方军阀手中。

面对危局,金哀宗力图振作,即位后立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革除金宣宗时代的弊政,大胆起用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等将领,胥鼎等文武兼备的致仕官员;对外,改变宣宗的对夏、宋政策,与西夏、南宋停战言和,以便腾出手来专力抗击蒙古。在他的锐意进取下,一度让金朝的处境有所改观,甚至一定范围内对蒙取得不小建树。

然而局促于一隅的金朝与新兴的蒙古相比,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勉励维持住局势已属不易。当蒙古灭亡西夏,全力攻金时,金朝的劣势彻底暴露。与此同时金朝虽然与南宋言和,单但冲突依然存在,加上南宋朝廷内部对金主战派的活动,宋金终于再次反目,南宋与蒙古结盟,共同进攻金朝。此时此刻,就算大罗天仙转世,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重生都已经无力回天。

天兴元年(1232年)十二月,汴梁府陷入,以金哀宗为首的金朝朝廷一路转转迁播,先是落脚于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结果爆发内乱;后选择暂驻于蔡州,结果被宋蒙联军围得个水泄不通。

至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初九,蔡州已被围三个月,城中粮尽。金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的他,遂下诏禅位予一直忠心护卫在侧的宗室完颜承麟。

呵呵,你自己不愿当亡国之君,却让我来背负这个罪名,想得到美。因此完颜承麟最初执意推却不受。

金哀宗苦苦哀求,说:“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考虑到你平昔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国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这是朕的心意。”

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完颜承麟还能怎么办?故他于次日受诏即皇帝位,禅让时间定在下一天。

十一日,禅让仪式还在举行,蔡州城南已经立起宋军旗帜。继宋军攻破南门后,蒙军也很快攻破西城。

军情紧急,不等禅让大典完成,完颜承麟就转身率军前去抵抗,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刚成为皇帝的完颜承麟也战死沙场。自知出逃无望的金哀宗,为避免受辱,自缢于幽兰轩,享年三十七岁。

因为有这个正式的禅让仪式在,完颜承麟的皇帝身份被承认,史称金末帝。虽然金末帝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有他挡在前面,金哀宗终于实现了自己不是金朝亡国之君的宏愿[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历史上有哪些祸从口出的故事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53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