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洗澡好)

17世纪的欧洲人为什么要那么久洗一次澡

大家好,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古代人洗澡冷知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和古代人洗澡冷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
  2. 现代人洗澡用沐浴液、沐浴露,最次也有香皂,那么古代人洗澡用什么
  3. 古代男人洗澡要脱短裤吗
  4. 古代无牙刷纸巾等洗漱用品,古人是如何洗漱的

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

热水,相比现代人洗澡的随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缛节决定了洗澡的种种礼节。在古代,浴室称为湢[bì],浴盆则名杅。“浴用二巾,上缔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屦,进饮。”

《礼记·玉藻》中的这段文字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个过程,准备两条毛巾,细的擦上身,比较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口。这个过程显得科学而有序。

现代人洗澡用沐浴液、沐浴露,最次也有香皂,那么古代人洗澡用什么

古人洗澡一样有用来去污的东西,甚至还有香料,以便让身体更加清香。

在中国古时候,有个关于洗澡的专门名词“休沐”,在《海录碎事》中记载了

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律法规定,每工作5天就放假一天,好休息、沐浴。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没这么严格做到每5天洗一次澡,毕竟古时候打水比较麻烦,烧水也麻烦,而且那时候没有空调、取暖器,房子的保暖效果也差,天冷的时候洗澡容易着凉感冒,所以只能量力而行。

不过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古人平时很注意个人卫生。为了保证去污效果,古人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虽然那时候没有沐浴露,但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还是找到了很多替代品。

古人使用的最多去污物,是皂角一类的植物。这些植物富含胰皂质,可以达到去油脂的效果,虽然和现代的香皂不能比,但是日常使用也足够了。此外还有使用草木灰的,草木灰里含有碳酸钾,在水里可以起到类似肥皂水的作用。实际上后来最早的手工肥皂,就是用草木灰和动物脂肪制作而成。

而在去污之外,古人也会使用各种香料使身体更加清香。《楚辞》里就有诗句对此进行描述:

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

意思就是把兰草之类有香味的植物放在水中煮,让其中的植物香精释放出来,然后用这种兰汤来洗澡。

明代有本专门记述香谱、香方的书籍叫《香乘》,其中也记载了用各种植物制作浴汤的方法:

茅香,花、苗、叶可煮作浴汤,辟邪气,令人身香。

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有人沐浴时放很多花瓣,这个事情在古代是有可能的。

连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有一种洗澡用的五香汤,当然,这个五香和做菜的五香不同,用的是沉香、丁香、藿香、熏陆香和青木香。《金瓶梅》有个潘金莲洗澡的场景,她就使用了檀香、白矾等物,也是为了起到增加体香的效果。

而且古人为了方便,还有把各种香料做成药丸的,这样洗澡时直接往热水里一放就可以使用,省去了要用临时煮的麻烦。

所以说古人虽然没有香皂、沐浴露,但是不乏各种替代品。

古代男人洗澡要脱短裤吗

在古代,男人洗澡多数是光着身子,不穿短裤或其他衣物。这是因为古代的男性在洗澡时,一般会在私人的浴室或独立的浴池中进行,需要全身浸泡进去,以达到清洁身体的目的。

大部分古代浴池没有分隔区,也不配备个人浴巾等私人物品,因此在洗澡时不需要穿短裤或保留任何衣_

古代无牙刷纸巾等洗漱用品,古人是如何洗漱的

古时候

如果主子对下人嚷一句

“你主子我要沐浴洗澡啦”

下人肯定会一脸懵13

因为他不知道主人是想洗哪一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云:

沐,濯发也。(洗头)

浴,洒身也。(洗澡)

洗,洒足也。(洗脚)

澡,洒手也。(洗手)

古人将洗浴分得如此细致

想必很爱卫生吧

真如此么

抹土

原始人哪个身体部位脏了

就抹点土然后用水冲一冲

为什么要抹脏兮兮的土呢

因为土呈碱性

可与油发生皂化反应

后来人们发现原始的碱

去垢更快而且更卫生

土就被淘汰了

淘米水

古人开始用淘米水洗漱

谓之「潘」

相当于洗发露、沐浴乳、洗面奶三合一

还可用于药浴

对腰痛、冻疮都有很好的疗效

且能缓解手脚冰冷

(史壳郎:包治百病,告别暖宝宝)

淘米水含维生素

长期使用还能使皮肤纵享丝滑

草木灰

至于洗衣服

因为草木灰能除垢

故和草木灰浸水一起洗

“合疾而遗之潘汁。”——《左传哀公十四年》

“沐稷而靧梁,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礼记·玉藻》

“五日则镡汤清浴,三日具浴。其间面垢,镡潘请缋;足垢,镡汤清洗”

——《周礼》

梁潔华国画

皂角

开始使用皂角

皂角就是皂荚树的果实

皂角的清洁效果完爆淘米水

而且对风湿和皮藓疗效甚佳

但当时皂角供不应求

物以稀为贵

一般人仍使用淘米水

(史壳郎:皂角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

除了皂荚

还有一种天然洗护用品

无患子

又名肥珠子

“树生高山中,甚高大,枝叶皆如椿,五六月开白花,结实大如弹丸。实中一核,坚黑似肥皂荚之核,正圆如珠。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因其实如肥油而子圆如珠,故名。”

——《本草纲目》

汉灵帝时

宫中有一种产自西域的香

茵樨香

加入水中煮沸冷却后

再拿来洗发

会使头发光鲜、芬芳

可惜的是

史书上只记载其名

未记载其原料构成

牙签

出现了最早的牙签

陆云在致其兄陆机的信中

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之语。

虽然没提及制作方法

但可看出牙签是当时罕见之物

澡豆

(在《擦屁屁极简史》中出现过)

洗净猪胰腺污血

再剔除脂肪

研磨成粉状

加入豆粉、香料

自然干燥后即成“澡豆”

为什么要用猪胰腺呢?

首先,猪是古代主要饲养物之一

其次,胰腺中消化酶具有强效去污作用

而豆卵磷脂有增强起泡力、乳化力作用

加强洗涤能力的同时,还能润肤

然鹅,猪胰腺不易得

也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面药、口脂

《千金翼方》记载

猪胰腺也开始充作冻疮膏

高档点的称为「面药」、「口脂」

相当于面霜和润唇膏

“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

——孙思邈《千金翼方》

有诗为证

唐以前

基本不刷牙

最多也就漱漱口

古语有云:“笑不露齿。”

大概是讲古人不好意思露齿吧

试想下,满嘴黄牙,你好意思露咩?

杨柳揩吃法、手指揩齿法

始自唐朝

古人对口腔卫生逐渐重视起来

当时流行「杨枝揩齿法」&「手指揩齿法」

手指揩齿法很好理解

就是用指甲清洁牙垢

《劳度叉斗圣图》局部

什么是杨枝揩齿法呢?

时人把杨柳枝泡在水里

然后咬开杨柳枝

利用里面的纤维

蘸盐或药物散剂来刷牙

不过这样子刷

牙龈肯定没少出血

“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处台秘要》

宋朝人已相当注重口腔卫生

他们不仅用酒漱口

还发了最早的药物牙膏

这种牙膏的配方是柳条汁+姜汁

柳条汁能抑制龋齿、牙龈出血

姜汁则能杀菌

宋代已经出现植毛牙刷

甚至有专卖牙刷的店铺

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日此可以无齿疾。

——《医说》

“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

——《太平圣惠方》

“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周守中《养生类纂》

“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梦梁录》

宋代还出现了公共澡堂

而且自宋始即男女分浴

人们冬天便会去澡堂洗

《清明上河图》中最豪华的“孙羊正店”,集酒庄、会所、澡堂、高级餐饮于一身

另外,还有以茶漱口的

苏东坡就有饭后以茶漱口的习惯

苏轼:“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剔也,两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

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饭罢,以茶水漱口

宋代还出现最早的护发素

兰叶

其护理作用大于洗涤作用

想脱污的话,要综合其它

“江南妇女采兰叶置发中,令头不脂”——陈氏《经验方》

明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香皂

《本草纲目》有记载制作方法

就是将皂荚果捣碎煮烂

和香料混合制成肥皂团

李时珍还夸其洗护效果“胜于皂荚也”

而那时代的畅销书《金瓶梅》、《红楼梦》中

对香皂也多有提及

可见它当时已经是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本草纲目》

明代还有以明矾水漱口的

能治口疮

由于史君没读到确凿史料

不多提了

另还有用煮过芝麻叶的水洗头

能够去除头虱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郭晟《家塾事亲》

到了晚清

慈禧喜欢用一种恶心的洗面奶

玉容散

玉容散堪称后宫争宠必备良药

具有化积消黯、防皱灭痕功效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纵163.5cm,横97cm?故宫博物院

(史壳郎:美国女画家KatharineCarl为慈禧绘此画时,慈禧已70岁高龄,但伦家保养得辣么好!)

然鹅,其配方却恶心无比

白丁香、鹰条白、鸽条白

就是麻雀、雄鹰和鸽子的粪便

(史壳郎:老佛爷这重口味……)

比之古时候

如今洗澡便利得多

大家一定要勤洗澡

当然也不要过于频繁

尤其是冬天皮肤易干燥

总之,洗洗更健康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人日常喜欢喝开水还是喝凉水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52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