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如何区分的

杜甫到底是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那一阶段的诗人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唐诗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如何区分的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唐诗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如何区分的的知识,包括中唐冷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诗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如何区分的
  2. 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3. 不同朝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
  4.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唐诗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如何区分的

今人习以为常的知识,未必都是横空出世,瞬间成立,而多半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逐渐被世人接受认可。唐诗的分期,就是这么一种常识。

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即所谓“四唐说”,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唐诗分期意识与“三唐说”的提出

唐诗诞生之后的五代和赵宋时期,人们已经萌发出对唐诗进行分期的概念。程颐的弟子,“程门立雪”的主人翁杨时,在《龟山先生语录》中说:“诗自河梁以后,诗之变,至唐而止,元和之诗极盛。诗有盛唐、中唐、晚唐,五代陋矣。”

杨时提出了盛唐、中唐和晚唐,即“三唐说”,没提及初唐,也未进一步阐明划分的界限。不过,这可以视作是“四唐说”的肇端。

2.“四唐说”的雏形

如果说北南宋之交的杨龟山还未有“四唐”的概念,那么,南宋的严羽可以说已经朦胧具备四唐的意识了。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下,列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和晚唐体。

严羽列出了初、盛、晚三唐,而大历和元和,后人一般视之为中唐的两个重要阶段。因此,严羽获得了唐诗分期首创者的桂冠。

只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严羽讨论的是由风格划分的诗体问题,而非由时间划分的诗史问题。所以,他并不是明确提出“四唐说”的第一人。

3、“四唐说”选本的出现

严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超越其见解的观点。而元代的杨士弘编有《唐音》一书,他辨音选编唐诗,把其所认定的“正音”之诗大致按照严羽“五唐”说的顺序排列。

可以说,杨士弘实际上把严羽的唐诗风格论思想中的唐诗分期思想强调了出来,并加以强调。可惜,整个元代没出现一位学者,更进一步提出四唐说。

4.“四唐说”的正式提出

正式提出四唐说的是明代学者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他变严羽五体为四体,以贞观、永徽为“初唐之始制”、神龙至开元为“初唐之渐盛”;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大历、贞元中为“中唐之再盛”,元和之际,为中唐向“晚唐之变”;开成以后为“晚唐变态之极”。

按照高棅的分法,四唐的大致的时段各自为:

【图:引自张红运先生《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一文】

以上是对“四唐说”作一简要的梳理。

下面直接回答题主的问题。

诗歌史中的初、盛、中、晚之分,并非借鉴了政治史的分期方法,相反,四唐之划分,首先是诗论家划分出来的,后来影响到史学界,进而以此方法对唐代政治史加以分期。政治史和诗歌史的初盛中晚有些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前者可能会滞后于后者。

具体而言,政治史和诗歌史的“四唐说”有以下异同:

【初唐】

政治史:唐高祖时期。

诗歌史:唐高祖至唐睿宗时期。

【盛唐】

政治史:唐太宗至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之间。

诗歌史:唐玄宗至唐代宗永泰年间。

【中唐】

政治史:天宝十五载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诗歌史:唐代宗大历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

【晚唐】

政治史:唐穆宗长庆元年至唐哀帝天祐三年。

诗歌史: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哀帝天祐三年。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诗歌史,还是政治史,初盛中晚之分,都是一个大体的分法,具体节点怎样确定,学界还是有些分歧的。上文所罗列的,是答主根据个人对唐代文史的知识所作的划分,只是作为参考。想进一步了解唐诗分期问题,可参考吴承学《关于唐诗分期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和张红运《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南京社会科学》2006.6),《“四唐”说源流考论》(《贵州社会科学》2006.4)等文章。

最后,贴出部分唐诗学者的“三唐说”简表:

【图:引自张红运先生《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一文,供悟空问答的网友们参考。至于所谓的“五唐说”等,可参考张先生此文。】

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这是一个皇帝被逼拉屎不用纸的故事

明孝宗朱佑樘是个在历史上风评不错的皇帝,治国那几年明朝被宪宗带沟里的国力开始恢复,史称“弘治中兴”。这哥们人品确实不错,小时候在一群人的保护下在万贵妃手里捡了一条命;大了和皇后张氏相濡以沫,坚持一夫一妻制,绝不多占资源;努力平衡明朝严重的以文驭武状态。确实该算个有为之君。

弘治皇帝还有个特点就是比较简朴,不太喜欢奢侈的东西,但有时候生长全在深宫,对一些琐碎的东西就不太注意,比如厕纸。据说明朝时候皇帝的厕纸是四川产的一种野蚕丝织成的锦帕,用过一次就扔掉,继续拿新的用。因为是惯例,弘治也没往心里去,该怎么用就继续怎么用。

可是偏偏他身边有个节俭的宫人,他觉得这种使用方式太败家,于是把那些用过的锦帕收集起来,再洗好缝成帘子自己用。别说效果真不错,帘子一挂满室“异香”.......无论如何吧,某天朱佑樘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勒个去啊!俺擦过屁屁的东西怎么成了帘子?这帮家伙出来进去还一副很爽的样子?这口味似乎略重啊?

朱佑樘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他把宫人叫过来咨询了一番,宫人自然是据实以告的。听完后朱佑樘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似乎太奢侈了些,于是下令第二年就别进贡这些玩意了,我用草纸也能凑合。

自觉人品又提升若干点的朱佑樘很快把这件事儿给忘了,直到第二年川中官员给他上来奏疏。亲爱的皇帝陛下啊!大事尼玛不好啦!去年你不是不让进贡锦帕了吗?咱们川中的野蚕全都不吐丝啦!现在指望这玩意活着的老百姓全都流离失所啊!

这事儿其实以现代眼光看,明显是当地官员在忽悠朱佑樘,没有贡品他们就没法中饱私囊,更没法盘剥百姓,野蚕吐不吐丝和朱佑樘用不用锦帕没有一毛钱关系。可这篇毫无逻辑常识的奏疏居然就摆在了朱佑樘的书案上,深宫中的朱佑樘也就真的相信了。为了百姓不流离失所,朱佑樘勉为其难的拉屎不用纸,继续拿锦帕擦屁屁,那野蚕自然也就继续吐丝了。

这故事粗看来满好笑,但越想越不是滋味,须知明朝并非清朝的秘折制度,而是内阁朱批制。那封奏疏是先得内阁学士们查看并写出建议才能放到朱佑樘的书案上的,皇帝生于深宫长于妇人,内阁学士们呢?他们为什么不肯把这个粗劣的谎言揭穿?利益二字足以让他们欺上瞒下、违背良知,所以吐槽机觉得这故事有趣但不好笑....

不同朝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它包容开放的制度即便是千年之后的我们,都要为之惊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才被称为"天可汗"。唐朝的变革带来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甚至推动了临近国家国家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

唐人的视野,比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国人都要更为广阔。唐太宗曾说"四海一家"、"混一戎夏"。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制度骨架下,唐朝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崛起。他们的整体价值观在前朝遗风的影响下作出了哪些改变呢?

更积极的参政意愿

两汉的"察举选官制",举荐的人才全凭举荐官的一己喜好。举荐官们常常徇私舞弊,选出一堆名不副实的庸才。而两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又存在官官相护,只看中门第家室。这些制度都造成了寒门子弟在从政的道路上受阻。

从"五胡乱华"开始,频繁的王朝更替让从政者长期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许多文人学士对参政的意愿并不强烈,即便是进入朝堂,也只能沦为门阀巨族的附庸。所以,在许多文人眼中,参与政治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自甘堕落的选择。

科举制度替代"九品中正制",为唐朝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都敞开了仕途的大门。这种公平公正的的选举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寒门知识分子,激发了他们登上政治舞台大展宏图的激情。他们不再对参政抱着观望态度,而是以造福苍生社稷为责任,积极地为朝廷出谋划策。

同时,这种不论出身,崇尚真才实学的风气很快席卷了各个社会阶层。唐高宗时期,袭爵的薛元超后来担任了宰相,竟然因为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抱憾终身。

可见,不仅是寒门知识分子对参政意愿有了改变,对贵族世家入仕的观念也有巨大的影响。他们更愿意凭借才学入仕,而不是靠世袭求个一官半职。

更具现实主义和对国家的忧患

摒弃虚浮

由于阀门巨族垄断了仕途,在唐朝之前,生于安乐的学士们从未了解过人间疾苦。他们留恋宫门高宅,声色犬马。因为视野狭窄短浅,他们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去歌颂那些脱离现实的虚浮。

但寒门学子们不同,他们四处求学,长年累月游历各个州府。许多人饱经风霜,历经磨难。他们的文章更接近现实,更贴近生活,更注重经世致用。

唐朝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也并不是只注重文字,更看中考生对实务、经术的全面理解和运用。学子们在具备学识的同时,必须了解现实生活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中唐以后,应举考试从诗歌转向文章,对学子们的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唐朝涌现了大量有学识有见识的人才。

忧虑的升华

前朝的社会动荡,使许多文人学士时常面临杀戮和战乱。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总是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但他们时常忧心的是个人的前途暗淡。

唐朝文人也常常写一些哀愁的文章,但更多的是针对国家兴亡,而不是体现个人的仕途和坎坷。

比如杜甫、柳宗元、白居易、杜牧、韩愈等人。他们时常写些幽怨哀愁的诗词,但无不是忧虑时事,忧患国家百姓的存亡。

从这些方面来看,唐朝文人的胸怀和志向都是前朝文人不能比拟的。

摒弃了偏见

商人的偏见

如果按照"士农工商"的排位,商人的地位一直处于最底层。从战国开始,统治阶层就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特别是北朝"工商杂伎,听尽赴农",商人更是被沦为贱民。

唐朝贞观之治之后,文人们看到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对商人投机倒把、唯利是图的观点也发生了改观。

在唐穆宗期间,朝廷取消了工商杂类不得入仕的禁令。从此,商人开始也能够入朝为官。到了中唐以后,大量商籍子弟通过进士科举走进上了政坛。例如元和元年的进士陈会,他是成都酒商的儿子。咸通六年的进士常修,他是江陵盐商的儿子。这曾经商贾子弟想都不敢想的事。

白居易曾说:"唯贤是求,何贱有之。"同样是商业经济繁荣的宋朝,文人士大夫们却没有谁愿意为工商阶层大声疾呼。

民族的偏见

中国历史上胡汉之间的矛盾一直非常尖锐。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胡人对汉人的迫害和残暴,加剧了汉人对落后"蛮夷"的反感。

唐朝四代皇帝本身就来自于胡汉杂糅的关陇集团。为了化解这种矛盾,唐朝用"重官爵"压倒了传统的"重婚娅"。用"重人品"压倒了"重血缘"的垄断。

唐朝"胡汉通婚"非常普遍,这种政治制度很快就淡化了人们对民族的偏见。与蕃族联姻、穿胡衣、饮胡酒、观胡舞成为了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日常。

除此之外,唐朝也允许外国人做官。例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朝鲜的崔致远,阿拉伯人李彦等等。这在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难以想象的。这都充分说明,唐朝文人对华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扭转,他们的思想观念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开放。

门第的偏见

在古代,原本贵贱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虽然唐初这种门第观念还存在,但出身并不高的武则天不仅当了皇后,还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强硬的政治手段,并不是她成功的唯一原因。唐朝知识分子对门第观念的改变,恰恰给她营造了很好的政治环境。

唐朝不论是取进士还是提拔官员,讲究的都是道德才学,而不是出身门第。这也是唐朝"重人品"压倒"重血缘"的另一重体现。

在婚姻方面,人们面对权势和财富的诱惑,会互通婚姻,而不是仅限于名门贵姓。钱财的诱惑甚至能吸引那些高门之女。

这种转变也打破了"士庶不婚"的陈规,也为知识分子的观念转变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风气,其实也是唐朝知识分子早已埋下的种子。

结语

隋唐时期是门阀统治解体到高度集权专制统治的过度时期。在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寻求创新更替的时段,旧矛盾逐步缓解,新矛盾还未出现,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表现机会。

唐朝开明的政治,重才求贤的氛围,使寒门子弟纷纷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他们通过科举参政入仕获得的社会地位,又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文人群体观念的变革。

不同于其他朝代文人的保守迂腐,唐朝知识分子的观念变革非常鲜明突出。他们与整个国家呈现的宏大气势一样,拥有海纳百川,华夷一统的胸怀和格局。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谢邀回答问题。问: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大唐盛世国泰民安,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变化,一些嗜好也适时而生。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还说:食不厌精,食不厌细。国人历来讲究饮食,所以不得不先说一下吃。

唐朝言“鲤"为李也,所以禁止食用鲤魚,捕到要立刻放掉,否则卖鲤魚者杖责六十。虽然明令禁止,仍挡不住食客们的嘴,私下里照吃不误。唐人最喜食鱼,烹饪多以为脍为主,“脍"大概就是现在的生鱼片。杜甫有诗赞曰:“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意思是切成雪白的魚片,就着春天生长的香嫩小葱,食之为最佳。在《膳手经手录》中记载,脍,鲫鱼为最佳,然后排列分别是:鳊鱼、鲂魚、鲷鱼、鲈鱼……因此可以证明,倭国日本食生鱼片还是由遣唐使从我们这儿学过去的。

(唐:《马球图》)

再说玩,唐人喜欢马,一为战场上需要战马,另一个是达官贵人们也喜乘马出行,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图中不论贵妇,还是随从人等全都骑乘而行,阵势搞得很大。所以那时也从西域引进不少名马,比如“天马",是指从中亚引进的名骏,估计其中也包括汗血宝马。

不论王公贵族都喜欢看“打马球”,分为两队,骑马用带环的手杆击鞠,以击入对方门洞多者为胜,更有王子公孙还要亲历球场一试身手,一时间骏马的身价倍增,而且居高不下。

(唐:仕女图)

再说穿,唐朝人喜欢穿宽袍大袖的衣服,一是穿起来宽松随意很舒适,二是走起路来衣带飘飘,大有飘逸之感,显得神彩奕奕。当然这是富人们,劳作之人不在此列。现在说“唐装"始于唐朝,我看也不无道理。

(现代:《唐宫乐》图)

最后说一下乐,唐人喜音乐,上至皇宫、下至王府都养有乐人,加之又从西域引进不少乐器,一时间喜音好乐之风兴起,与此同时伴着音乐舞蹈者也多了起来,现在出土的“唐三彩"就有舞俑出现。就连现代舞台表演的大型民乐《唐宫乐舞》也是再现当时的盛况。

随着大唐感世的繁荣,诗人们也有了施展的机会,也涌现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出现,律诗在唐朝达到历史上最成熟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另外,不得不提到唐朝外国人多,由于海上航线的开通,来唐的外国人多了起来,或因公遣公干,或为私人经商,一时间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甚至还有非洲人都在长安街头出现。就连倭国日本为了学习教化,也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唐学习。

那时的大唐真是万朝来仪,名播海外。

当然了,唐朝有趣的冷知识还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感谢您的阅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为什么分为初唐 盛唐 中唐和晚唐 两千字看懂唐朝历史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489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