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苏洵是谁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关于苏洵的冷知识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三字经中有关苏洵的一句是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苏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长子苏轼,次子苏辙,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后人合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
三苏家训原文
《三苏家训》有原文,可以查阅到《三苏家训》是中国清代史学家三苏之一,三苏在家训中教诲子孙要做到孝悌忠信、勤俭节约、明辨是非、诚实守信、清正廉洁、修己治人等,这些家训是对后人有很高的引导和作用的想要深入了解《三苏家训》的内容,可以阅读原著,从而了解更多知识和思想精髓
苏轼的文学常识
1.
宋朝代表词人之一,集儒释道于一身
2.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3.
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4.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
5.
著有《策略》五篇
6.
著有《策别课百官》、《策别安万民》各六篇
7.
所著诗文有《东坡七集》
少年苏轼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教育
苏轼我们都知道四川眉山人是古代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是样样拿手,造诣深厚。
那么苏轼的这种奇才,全才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自古英才出少年,当然他这种全才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同他小时候的刻苦学习,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苏轼从小就聪明,自身条件就好,这个没办法。
苏轼小时候在眉山上学,就和我们现在上小学差不多。在那个时代考科举是要考作诗的。
一天老师上课就做了个示范作了首诗叫《鹭鸶诗》鹭鸶又是水鸟,诗的前两句是这样的。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冬天下雪的时候鹭鸶从水中飞起来,打鱼的人看到了受了惊吓。“雪片逐风斜”漫天大雪,雪片随着风走。
苏轼却举手说:老师的诗写的不错,但是我觉的这个雪片随风飘走,没有归宿不是很好,要改他一改。
老师说:你想怎么改?
苏轼就说:“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蒹葭”是什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
意思就是说“雪片落蒹葭”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撒,彼此呼应岂不更好。
老师说:好,改的不错。
苏轼当时还很小啊,但是他显露出的那种诗才和对事物描写能力的敏锐程度,已经很高了。这就是天赋英才,人从小就聪明,没办法。
苏轼从小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好的,“雅趣并存”,既非常的雅致,同时又很有趣。
苏轼小时候和他弟弟苏辙一起玩,就在地下挖土,挖东西玩。就挖出一个石头,这个石头很独特。
他们就拿给父亲苏洵看,苏洵说“此乃天砚也”。
意思就是说这是上天所赐的天生的一块好砚,是有砚之德的。
看看人家父亲的教育,小时候玩石头都能玩出道德来,父亲苏洵的教导有方。
而且苏轼小时候和小朋友们玩的游戏也是比较高雅的。
有一天晚上的时候,跟这个院子里其他几个小朋友坐在一块瞎聊天,聊了一会儿啊,大家就玩这个对句。其中一个甲说:“夜松偃仰如醉”,什么意思,晚上的时候,你看这个松树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人喝醉酒了一样。说的好,第二位小朋友乙怎么说呢?“夏雨凄凉如秋”,夏天的时候下一场雨,天气凉了,秋天到了,这也挺好。第三个是苏轼,苏轼说什么呢?“有客高吟拥鼻”,来了人,这么好的景致,这么好的松树,这么好的夜晚,仰起脸来大声地吟诵着诗,这也好。最后“小苏”出场了,小苏比他们都小。当时就吟诗一句,“无人共吃馒头”。
当时苏轼还是十来岁的孩子,与小伙伴们在一块对句,这个看上去像是在玩游戏,其实可以算作一种高雅的游戏。
从小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熏陶,在玩中学到道德,学到知识,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有很大不同的。
关于本次苏洵是谁和关于苏洵的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