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别母的典故

之三 滂母无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范滂别母的典故,以及诀别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范滂别母的典故
  2. 别云间典故

范滂别母的典故

汉灵帝建宁二年,宦官专权,大诛党人。作为清流派人物的范滂早已经罢官在家。当时督邮吴导奉诏索拿范滂,来到汝南,竟伏床大哭。范滂知道是为自己而来的,遂投案。汝南县令郭揖印绶丢弃一旁,要和范滂一起逃亡。范滂道:"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范滂被逮下狱后,他的老母亲,来探望儿子,跟儿子诀别。母子相见,分外悲痛。范滂安慰老母亲说:“我的仲博弟弟十分孝顺,他会好好供养您老人家的。儿子马上要跟从黄泉之下的父亲去了。这样,也可以说我们母子俩都各得其所。只是恳请母亲大人,心里丢开爱子之念,千万不要过分悲伤!”范滂的老母亲深明大义,她完全清楚儿子的所为,了解儿子的品新,所以,老人家并没有表现得过分悲戚,而是勉励儿子道:“我完全了解你的所作所为,你能够与李膺、杜密这些以正直而著称的官员齐名,死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在生与死的关头,范滂的母亲,表现出了一个母亲的伟大请草,她不劝儿子屈服退缩,而是机励儿子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高节,不惜牺牲,具有多么崇高的经神境界!范滂则恭敬地跪下,聆听老母亲对他的最后教诲。听完后,又起来郑重地再次拜谢母亲。范滂的母亲,才含悲别去。

范滂此时心中感慨万千,他对一道来探监的儿子说:“如今豺狼当道,坏人吃香,好人遭殃。我想教你作恶,可是恶却是千万不能作的!我想教你行善,可是我并没有做任何坏事,却落得如此下场!”说罢,他身边的人都哭成了一片。后来范滂终于被权间所害,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李膺、杜密、范滂等人死后,天下有识之士都暗地里议论,大汉的天下恐怕是不会长久了。

别云间典故

夏完淳《别云间》赏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英雄.明清之交,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甲申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接着清兵入关,李自成战败,清兵大举南下,江南人民奋起抵抗,许多知识分子奋起投入.江南抗清斗争之激烈,为史所罕见.夏完淳之父夏允彝是民末有名学者兼诗人,曾和陈子龙一道组织入社,一起组织、参加抗清斗争.完淳生而早慧,天赋很高.据说他七岁即能赋诗,十一、二岁就留心国事,“低掌谈烽警及九边情形,娓娓可听”,明之后,“揭竿报国,束发从军”,十四岁随父参加抗清斗争,十七岁被捕壮烈殉国.

这首诗题为“别云间”,是作者被捕即将押赴金陵时所作.壮志未酬身先去,他已包必死决心,所以“别”乃决绝的“永别”,而不可作一般的“告别”看.“云间”为上海松江的别称,是作者家乡,这是作者诀别故乡父老的壮烈诗篇.

全诗共八句,章法承转自如,说明诗人心境坦然,视死如归.首联两句概述自己的战斗行踪,表现对家乡的眷眷之心.作者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周围地区,前后奋战三年,奔波不休,所以称“三年羁旅”.而归乡不久,就被捕入狱,又告别家乡去南京受审,所以说今日又“南冠”.“南冠”是诗中常典,后成为不忘家乡故国的“囚犯”的代称,暗含处境再险恶,也不忘家乡的隐衷.“又”字束发无限感慨,进日一别,永远也无再踏故土的可能了.

第二联紧接首联,所抒之情扩展到对整个国家败亡后的极度痛苦.眼看大好河山沦于异族之手,自己空有复国壮志,希望已十分渺茫,只有涕泪满襟.“无限”之泪,为我河山而垂,情不可抑,情不可禁.作者还化用前人诗句,寄寓了国恨家仇无处伸张的愤激之情.“谁言天地宽”,既然天地容不得志士抗争,那么还算什么宽广辽阔!用反问句式,能激起所有抗清志士的共鸣.

第三联表情达意深沉悲壮.“已知泉路近”,是说宁愿一死,决不屈膝求生,这是置生死于度外的大义凛然,有着意贯长虹的浩然正气.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以下笔锋一转,“欲别故乡难”,又表达对故园父老乡亲命运的担心,对父母妻子难以割舍的柔情,这是儿女情长,却并非英雄气短,而是人性至情的切实体现,它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完美而丰满.

尾联卒章言志,显示诗人崇高的品质和不屈的斗志,情绪上造成全诗高潮.“毅魄”出自屈原《国殇》,说明自己将为国捐躯,用典恰当而而含意无穷.它紧承“欲别”句,言今日告别再当返乡,只能是魂魄归来和亲人重聚,又一次含蓄重申必死之决心和对故园的热恋.“灵旗”,借典指抗清旗帜,诗人期望家乡的亲人们,要继承遗愿高举抗清的大旗,自己就是化为魂魄也还要为抗清事业鼓劲加油,这信念执着而顽强.正像作者《狱中上母书》所说“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时,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这崇高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感动不已.

这首诗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到圆熟,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化入无痕,无一丝童稚气,不像出自十七岁少年之手,这是家学渊源训育和斗争实践磨练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全诗意脉流注贯通,语词率真豪壮,虽作者无意求工,但他高度的爱国热忱构成其诗作的内在生命,造成了文品和人品的完美结合,赋就了人间第一等真诗。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范滂别母的典故和诀别冷知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遵从本心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41560.html

相关推荐

  • 范滂别母的典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范滂别母的典故,以及诀别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

    编辑:投稿
    时间: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