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科普防疫知识竞赛)

防疫科普宣传知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这个问题,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8号取消冷链食品防疫检测后,冷链操作人员还要穿防护服作业吗
  2. 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的关键是什么
  3. 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

8号取消冷链食品防疫检测后,冷链操作人员还要穿防护服作业吗

需要,1、疫情之下,一定要穿。因隔离点每天接触各种人,来自四面八方,新冠肺炎病毒存在潜伏期,以及无症状感染者,所以隐藏许多潜在风险,也让隔离点成为高危感染区域。

2、必须要穿且要认真并按要求穿,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防护服一定要合规,品质要保障,同时穿着也要符合规范,使用完毕也需及时按要求进行丢弃与更换。

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的关键是什么

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的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

1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以供餐人数多的学校食堂、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风险高的校外供餐单位为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查严管进货查验把关不严、未按要求留样、整改不落实等食品安全问题。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

2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重点督促学校和幼儿园落实好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大力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强化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和常态化疫情防控

指导督促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查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消毒证明。及时清理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加强对食品原料供货商的管理,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坚持“人”“物”环境同防。

4大力宣传制止餐饮浪费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学校提供营养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重点培养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爱惜粮食,培养节约习惯,制止餐饮浪费。

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

当前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近期国内福建等地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加之两节将至,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风险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给大家整理了新冠疫情防疫宣传小知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勤洗手。要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的水或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洗手液。

2、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用手肘挡住口鼻。

4、用餐请使用公筷,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

5、室内保持通风,定期做好消毒清洁。

6、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02

做好个人防护

1、少聚集。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疫情地区探亲旅游。

2、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应按规定佩戴好口罩。

3、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4、健康码。公共场所请主动出示健康码并配合体温检测。

5、查核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6、出现发热、发力、咳嗽等症状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选购冷冻冷藏食品时,避免直接接触,不采购不明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03

科学防疫、正视疫情

1、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主动学习科学防疫知识,强化防护意识。

3、客观理性对待,做到不大意、不松懈、保持信心,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

关于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海报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292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