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一个人反感你的表现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心理学冷知识50个表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心理学问题,切割玻璃的声音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是什么现象
你所说的现象符合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两种: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我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我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觉不敏感。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不知这样的回答能否是你满意,满意的话请支持我一下!
冷暴力心理分析
你好,冷暴力是指一种在言辞和行为上不直接表达攻击性,却通过暗示、刺伤、冷淡等方式伤害他人的行为。
心理分析认为,冷暴力行为背后反映出攻击者的不安全感、自卑感和控制欲。
攻击者可能感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无法面对他人的挑战或批评,因此通过冷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掌控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同时,攻击者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被动依赖倾向,希望通过冷暴力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此,对于冷暴力行为,既要关注其对他人的伤害,也需要理解攻击者背后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寻求有效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人际边界不清晰的25种表现
人际界线不清有以下表现:
一、拯救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管理心理学把管理者(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任务型和情感型。
任务型的领导比较“冷”,只关心团队的工作效率,不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而情感型的领导侧重于协调人际关系,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擅长于制造气氛,提高团体的凝聚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型的领导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他们常常过分热心,过度干涉,爱管闲事,婆婆妈妈。
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英雄情结),跨越人际界线,对咨客过度干涉。
在咨询过程中,打破人际界线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打破人际界线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人际界线不清。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
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
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
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
但是,两者毕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
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
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
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三、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
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
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
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
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
在大家庭里,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
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
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
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象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就是依赖。
当然,病人不是依赖所有的人,而是关系亲密的人,对陌生人通常是比较排斥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他们所回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相反,他们对亲人还是比较依赖的。
这说明,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兼有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亲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赖“白”(亲和可靠),回避“黑”(疏和不可靠)。
依赖和回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侧重于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侧重于回避。
四、讨好
讨好既是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一种投射性认同,又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一种自体客体移情(反映性移情)。
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讨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
或者说,如果是生活所迫,讨好一下某个重要人物,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讨好变成一种风格,到处讨好,奴颜婢膝,那就有问题了。
说讨好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是因为,如果不给别人带来实际的好处,譬如请客送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仅仅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自我完善,那是没有作用的。
以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其实是一个错觉。
再说,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有那么重要吗?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并没有实际的好处,除非得到奖金,或者提拔。
表演型人格障碍很在乎这些虚名,为了追逐虚名而脱离实际,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五、猜心
讨好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思,不然的话,马屁拍错了,反而被踢一脚。
以为自己能够猜透别人的心思,这本身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别人的心思是永远猜不透的。于是,有的人去研究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学去了解别人的心思。
猜心也是拯救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喜欢猜别人,但害怕别人猜自己,担心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知道。
这种人通常兼有黑白分明,而且认为自己是“黑”的,自我评价是负面的。
所以,他们回避与人接触。
表面上与人划清界线,其实是人际界线不清。
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灵感应”是不存在的。
当这种担心达到一定强度时,可能会出现被洞悉感,觉得自己被跟踪、被监控。
偏执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偶尔会有这种症状,如果非常明显,那就是精神分裂症了。
有的人喜欢被别人猜,故意不把话说清楚。如果猜对了,就很高兴,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音;如果猜错了,就不高兴,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够用心。
猜心就是投射,不是猜出对方的心思,而是把自己的猜测强加到对方的头上。
六、敏感
猜心和敏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难说清楚。
知道了别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变化,这就叫猜心。
敏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共情,或者共鸣。双方的情绪相同。对方是什么情绪,我也是什么情绪。人喜亦喜,人悲亦悲。这种情况也叫“感染”。有的人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看肥皂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心软,耳根也软,没有主见,容易受暗示。
第二种表现是对抗性的,双方的情绪不同,但有联系,是对应的。例如,别人想打我(愤怒),我感到害怕(恐惧),或者别人在哭(悲伤),我觉得烦(愤怒)。别人表扬我,我感到高兴,别人批语我,我感到难过,别人对我好,我很开心,别人对我不好,我很生气。这些也是对抗性的。
一般认为,共情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对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恋”的表现。
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敏感主要表现在“对抗”。
换句话说,他们的情绪不容易被感染,但容易受影响。其实,强迫型、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也是对抗性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影响。
七、另一个自我
了解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害怕被人了解,但又渴望被人理解。
了解可以为控制服务,理解却与控制无关。了解有利有弊,理解有利无弊。
喜欢被人了解的目的是希望被人理解。了解有可能是对抗性的,而理解就是共情。
如果不被人理解,那是非常孤单的。所以,人人渴望被人理解。
但是,人心隔肚皮,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渴望被人理解是很不现实的,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另一个自我(简称“另我”),是一种自体客体移情,表现为渴望得到理解、以为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因为被人理解而兴高采烈、不停地寻找知音、幻想自己有一个孪生兄弟或姐妹、与某个人处于“共生状态”。
八、分离焦虑
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离,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分离,说明他的人际界线是不清的。害怕跟谁分离,说明他跟谁人际界线不清。
为了避免分离,当事人会采取硬控制或软控制、讨好或依赖等措施,目的是继续保持共生状态,朝夕相处,相依为命。
这种人很黏、很纠缠,像跟屁虫似的,吃饭、睡觉都要别人陪,稍微离开一会儿就会不断打电话、发信息。
依赖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他们害怕分离,对想象的分离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常常反复要求对方保证不会抛弃他。
九、重感情
行为主义只看互动,不讲感情。感情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别人看不透,自己也搞不明白。
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偏偏非常重感情。
对他们来说,事实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爱我。
两个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吵吵闹闹、打打杀杀,一点儿也不开心,但是,因为“我爱你”,就舍不得分开。
现实地讲,这样的“爱”已经没有意义,它给人带来的只是伤害。
但是,他们宁愿承受现实的痛苦和伤害,也不愿意放下虚幻的爱。
有人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其实,在战场、官场、情场和日常生活中,这句话也是适用的。
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就会把爱恨情仇想象成永恒的东西。
他们不只是人际界线不清,连时间界线也不清,过去、现在、将来不分。
他们希望时间不变、天人合一。究其原因,还是害怕分离,不愿与心爱的人分开。
他们用虚幻的感情麻醉自己,在精神上模糊人际界线。
十、强调意义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总是倾向于寻求现象背后的意义。
现象瞬息万变,意义不变。
对人来讲,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你想我吗?想,但想不起来。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义重。
只要有爱,怎么伤害都没关系。这是无视事实的表现,是歪曲事实,是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十一、“过程阐释”
现实的人际关系是靠效果来维系的,与动机无关。
强调动机而忽略效果,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雅罗姆把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分为两个层面:内容阐释和过程阐释。
内容阐释就是就事论事,过程阐释就是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析当事人的动机。
一般的人际沟通是很忌讳过程阐释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把交谈变成窥探、揣摩、指责和人身攻击,而心理咨询必须以过程阐释为重点,就事论事是起不到咨询的效果的。
换句话说,过程阐释是心理咨询的特权。
任何人(包括咨询师),如果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使用过程阐释,就是人际界线不清。
当然,亲人、知心朋友、闺密是可以过程阐释的,因为他们的人际界线本来就是不清的。
十二、窥探隐私
朋友之间应该分享秘密,不分享秘密、不谈自己的感受、不暴露自己的想法,就算不上朋友。
但是,如果是一般关系,窥探别人的隐私就不合适了。
有的人特别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这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十三、过度暴露
同样,跟关系一般的人分离秘密、谈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想法,也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十四、侵犯隐私
过程阐释、窥探隐私、过度暴露都属于侵犯隐私。
它打破了人际界线,闯入了别人的私人领地,侵犯了别人的心理空间。
这方面的表现有很多,例如衣着过分暴露、穿着睡衣会客、借别人的衣服穿、用别人的牙刷、进入别人的卧室、使用别人的卫生间、翻别人的抽屉、看别人的日记、查别人的电话记录,等等等等。
十五、道听途说
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容易受暗示,别人说什么,他不会理智地分析,而是盲目接受。
不但自己接受,还会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传播、推销。
于是,未经证实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而且越传越神,成为流言蜚语。
真是人言可畏。人言之所以可畏,就是因为人际界线不清。人际界线清楚的人不会轻信流言蜚语,他相信事实,相信证据。
十六、忠诚和猜忌
忠诚于某人,就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一部分,把自己交给对方,这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其实,你是你,他是他,只要对自己忠诚就可以了,用不着对别人忠诚。
人际界线不清的时候,人们也会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这种情况在朋友和恋人之间非常普遍。
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对方彻底占有。
如果对方不忠诚,就是我的损失,是对我的背叛,因此非常担心对方不忠诚,想方设法检验对方的忠诚度,严重的就表现为猜忌。
猜忌和猜心略有不同。猜心相对“积极”一些,目的是了解对方,而猜忌是负性的,是不相信,是怀疑。
猜忌很容易转变成窥探和侵犯隐私。
怀疑和相信表面上是相反的,但都属于人际界线不清。
人际界线清楚的人尊重事实,不会轻信某个人,也不会无端地怀疑别人。
对他们来说,别人的话仅供参考,类似于灵感或线索,需要事实来验证。
别人的意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效果。
十七、纠正
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
当你产生某种想法、出现某种情绪变化、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你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是错的,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他显然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去了,他以为你和他是一样的人,发现你和他实际上不一样,他就认为你错了。
同时,他又很关心你,希望你别犯错误,于是就来纠正你。这是双重的人际界线不清。
第一,他以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第二,他要对你负责,他想拯救你。
这样的纠正其实非常有害。
人际界线不清、暗示性高的人会接受别人的纠正,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和意图压抑掉。
一个人越不了解自己、越压抑自己,越容易受暗示,越容易人际界线不清。
这就不是拯救了,而是控制。
十八、期待和失望
对别人有期待,但不直接表达,后来发现对方不符合期待,于是感到失望。
期待有时候是非常隐晦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失望产生了,才证明我们对别人是有期待的。
为什么对别人有期待?有期待为什么不提?不符合期待为什么失望?
都是因为人际界线不清,以为自己有权利期待别人,别人会知道我对他的期待,他会顺应我的期待,他应该让我满意。
但是,事实上,别人是不可能知道我对他的期待的,除非我直言相告。即使直言相告,他也没有义务非要顺应我的期待,让我满意。
心理学中有一种“期望效应”,意思是,你把某人看成什么样的人,他最后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期待不同于期望。期待是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期望是你“认为”或“相信”他是什么样的人。
“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愿望。
佛教认为,愿望是一种力,称为“愿力”,能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发愿”,使愿望变得强烈,愿望就会实现。
这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而是“物我不分”。
十九、公平
有的人“公平意识”很强,凡事都要讲公平。
如果自己被不公平地对待,心理就很不平衡。
例如,和别人花一样多的钱,别人得到的服务比自己好;和别人付出一样多的努力,别人考试成绩比自己好。或者,我尽心尽力地对待别人,别人却没有这样对待我。
其实,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人与人之间,身高不同、体质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商不同、学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怎么公平得起来?
强调公平,就是假定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大同,这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符号交换理论”,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跟做生意一样,就是交换某种东西。
古典理论强调交换要公平,也就是“平等交易”、“等价交换”,但是,心理价位和实际价格是不同的,所谓公平应该是指心理价位,而不是实际价格。
一个东西,如果我很喜欢,价格贵一点,我也愿意买。我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东西,说明它在我的心目中就值多少钱。
只要能够成交,都是公平的。有的人之所以总是觉得不公平,特别强调公平,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心理价位,只能跟别人比。
人比人,气死人。他不知道,每一个事物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价位都是不同的。
二十、共识
强调公平就是强调共识,以为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或者希望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想法也许确实是一样的。那时候,没有个体意识,只有集体意识。个体服从集体。
进入父系社会以后,随着生活力的提高,有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人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于是就有了个体意识。
从那以后,人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一个“分离-个体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共识越来越少,“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价值多元化”成了一种共识。
二十一、回报
一个人如果强调公平,就会要求回报。
我付出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
我尽心尽力地对待你,你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对待我,不然的话,心理就不平衡。
其实,我付出多少,别人不一定就能得到多少,因为每个人的心理价位不同。
穷人付给富人一百块钱,穷人觉得自己已经付出很多,但富人觉得一百块钱不算什么,他自然就不会给予同等的回报。
即使心理价位相同,人还有“敛财”的心理,总想“多进少出”,能赚多少赚多少。
如果关系非常亲密,情况可能会不同。人们一般都愿意为心爱的人多付出一些。
即使如此,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心理还是不平衡,甚至更加不平衡。
这说明,为心爱的人付出其实是“放长线钓大鱼”。这叫“感情投资”,却不符合投资的原则,因为没有事先签合同,对方不知道你的意图。这样的“感情投资”隐含着多种人际界线不清的因素。
有的人不只是“期待”别人回报自己,自己也喜欢回报别人。
如果别人有恩于我,我就会感激不已,怀里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时刻准备报答他。
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我就怀恨在心,时刻准备报复。
如果我伤害了别人,就会产生内疚感,时刻准备赎罪。
不但情绪容易受别人影响,而且总是为别人而活着。
二十二、直觉
直觉就是“猜心”,猜出别人的心思。
但是,直觉比猜心更严重,因为猜心只是“猜测”,有待于验证,可以被事实修正,而直觉是“确信”,不需要求证,也就没有机会修正。
也许人确实有第六感,但是,第六感肯定是人际界线不清的结果。
只有人际界线不清,存在着“心灵感应”,才会产生直觉。如果人际界线不清,你我不分,存在着大量的情感互动,就会出现“心灵感应”,产生直觉。
但是,有的人直觉特别强,关系并不密切,也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也许他们的人际界线本来就是不清的,他们具有“渗透能力”,能够单方面穿透人际界线,进入别人的内心。
二十三、情绪化
敏感是指感受,情绪化是指情绪的表达。
有了感受不一定就要表达,应该审时度势,该表达的时候表达,不该表达的时候不表达。
如果一有感受就表达,那就是情绪化,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一般说来,关系越亲密,越容易情绪化,越会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关系亲密意味着人际距离近、人际界线不清。
情绪化和自我暴露不同。自我暴露多指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而情绪化是把情绪直接表现出来。情绪化也叫“见诸行动”。
情绪化就是夸张、张扬,目的是引起别人的关注,对别人产生影响。
二十四、过分克制
过分克制也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因为怕自己的言行对别人产生不好的影响,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人际界线清楚,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别人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那就不用克制了。
过分克制和情绪化,表面上看起来是相反的,但两者的“前提”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能影响别人。
二十五、随大流
随大流就是从众。别人怎么样,我也怎么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属于“社会影响”,这种影响自然是以人际界线不清为前提的。人际界线清楚的人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从众的内在机制可能是暗示和模仿。
暗示就是不知不觉地被别人所影响,模仿是有意无意地学别人的样。
容易受暗示显然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催眠可以提高暗示性,那是因为催眠打破了人际界线,催眠师的话不经“过滤”,“直达”心底。
这种情况也叫“曝光学习”,与应激状态非常相似。应激也会打破人际界线。
人有强烈的模仿性。据说猴子也很会模仿。模仿是学习和社会化的基础,使人学到各种技能,与别人保持一致,这对个体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众化的东西肯定是有效的(虽然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而且是安全的。如果没有模仿能力,不会随大流,言行举止与众不同,非常另类,那是很危险的。
除了实际的危险,还有被排斥的危险。
对于人类个体来讲,被同伴排斥就是一种危险,因为他将独自面对危险。所以,我们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归属和认同就是打破人际界线。
二十六、黑白分明
如果人际距离远,互相影响少,就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看问题比较客观,价值中立,头脑清醒,明智,冷静。
只有人际距离近,互相影响大,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喜欢和厌恶、正性评价和负性评价。
因此,黑白分明、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一个人反感你的表现
往往有以下表现,
第一,长时间不主动联系你,让你慢慢知道她和你越来越淡,久而久之,这段友谊也就差不多没了,
第二,你约她几次,她都不愿意出来说明已经不耐烦应付你啦,这个时候说明朋友是真的厌烦你,讨厌你,应该要知难而退。
关于一个人反感你的表现,心理学冷知识50个表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3/12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