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竞赛的好处和坏处(参加竞赛有什么用)

除了升学有优势,参加信息学奥赛还有这些好处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参加竞赛的好处和坏处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建不建议高一参加竞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高中生参加学科竞赛有何利弊
  2. 参加竞赛的好处和坏处
  3. 高中学习学科竞赛有何利弊
  4. 竞赛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高中生参加学科竞赛有何利弊

理科竞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理科类竞赛的起源和类型。

所有理科竞赛里,历史最悠久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对于数学难题的解题和挑战都一直非常有兴趣,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中生数学竞赛则起源于19世纪末的匈牙利,这项比赛每年十月举行,每次出三题,限4小时完成,允许使用任何参考书,不但追求解题的简明完整也非常鼓励有创造力的思路。很快欧洲掀起了青少年数学竞赛的热潮。20世界初,前苏联数学家们将此项比赛命名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突显奥林匹克精神,最后在罗马尼亚数学教授罗曼的推动下,1959年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以举行。时至今日,这项赛事成为了一项由100多个国家近500名全球选手参加的盛事。奥数包含的内容通常远远超过大部分国家的中学阶段教学大纲,不但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更考察青少年对于数学本质的洞察力、领悟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样通过笔试答题的方式来选拔优秀理科人才的竞赛,我们称之为“经典类竞赛”。与之相仿的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奥赛、滑铁卢数学竞赛和美国国家数学竞赛等,都属于这里类别。其特点是侧重考察学生解题能力、对于学科背景的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各类赛事往往具有较大规模的筛选和规范的赛程。

另外一类非常典型的理工科类比赛我们把它称之为“融合性竞赛”:以知名度较高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ISEF)为例。这项起源于1950年的比赛被称为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学生科学竞赛。竞赛学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每年有来自50多个国家超过1500名的青少年科学家为赢得16个科学类别和1个团队项目类别的总价超过400万美金的奖学金和奖品展开激烈的角逐。它不但要求参赛选手根据所选学科主题进行数据搜集、验算分析和撰写论文,更为全球最优秀的青少年科学家和发明家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另外一项我们不太熟悉的顶尖赛事“英特尔天才奖”(2016年更名位雷杰纳荣天才奖)则更加具有竞争力。

这一项仅向美国各州高中生开放的比赛旨在鼓励青少年探讨最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并且培养他们解决社会难题的责任感。在历年获奖选手中不少选手通过破译结肠癌基因、老年痴呆症退行性改变、可穿戴胰岛素设备、太空飞船巡航系统等高精尖技术成就而获奖。2016年获得二等奖的是宾州一位华裔高中生MichaelZhang,研发出通过改变细胞基因组来治疗疾病的最新技术。迄今为止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中学阶段获此殊荣,因此,这项赛事也被称为是“小诺贝尔”竞赛。类似的比赛还有西门子科学竞赛(SiemensCompetition)、谷歌科学竞赛(GoogleScienceFair)和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ISSDC)等等。类似这样不但考察学生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并且要求挑战前沿技术课题同时还结合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演讲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的比赛,融合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锻炼并且很有可能为社会做出实际性的重大贡献,被我们称之为“融合性竞赛”

面对诸多眼花缭乱的竞赛,我们应该如何去评判一项赛事的含金量和性价比呢?以下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的家长来判断一项赛事是否值得孩子参加。

————

赛事含金量和性价比

参赛门槛:

主要指学生要参与到这个比赛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可报名参赛的途径。一般来说参赛要求越高的比赛,价值越大。比如新课堂已经几年组队参加的哈佛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竞赛(HMMT)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竞赛(PUMaC),光是能够组织起6-8人的队伍并且报名成功对于国内的中学生来说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综合性:

根据比赛涉及到的学科背景知识和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进行评价。这一条标准不能一概而论,不少经典赛事如奥数、丘成桐数学竞赛等虽然考察的学科背景很单一,但是并不影响其含金量。但是相对作为大学申请的课外活动而言,如果学生不能够在单一学科比赛中取得顶尖的成绩,那么参加一些考察多方面能力的理工科类个人赛甚至团体赛,同样的获奖程度会更加有优势。比如目前不少新课堂学生已经完成组队的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HiMCM),这一项由同一高中2-4名学生和一名指导老师参加的比赛,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时间管理、资料检索、编程能力、论文写作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最后能够获得名次的队伍往往需要优势互补、齐心协力的团队作战。

获奖比例:

一项比赛参加的选手越多而获奖的选手越少,简单讲就是分母越大、分子越小则含金量越高。这一现象在各类经典赛事中尤其突显。包括各类奥林匹克理科竞赛初级选拔、美国国家数学竞赛,能够报名参加的同学是非常多的,但是最后真正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走上最终领奖台的确实凤毛麟角。在融合性竞赛中,比如前文提到的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赛,全球有约700万高中生会提交项目参加本地选拔赛,但是能够入围决赛的只有大约1500名高中生,而最后真正获奖的只有前三名选手。

影响力:

主要考虑比赛在北美地区(包括全球)的认知度、各个高中的普及性和招生官对成绩的认可度来评价。这一条要结合上面两条一起来看,总的来说影响力越大,综合性越强、获奖比例越小越具有含金量的。打个比方在奥运会中,分量最重的往往被认为是三大球的金牌。首先其分母大,运动员和爱好者遍布全球,群众基础很广,其次分子很小,一共只有男女两块金牌且不分具体种类小项目,并且考察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运动能力以外的综合素质。

衍生品:

主要指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完成的作品和产品,是否存在可拓展的获益。这一条往往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容易忽略的。根据以上几项标准,最后真正能够在高含金量比赛中获得极具价值的荣誉和奖项的高中生毕竟是非常少数,很多同学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锻炼的科研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往往是最大的收获。相对来说“融合性竞赛”在这个方面会更加有优势。不少比赛结束后,选手无论是否获奖,能够制实现属于自己的项目成果,提交一份沉甸甸的学术论文,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并且为升学文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的成果恐怕对大部分家庭是最现实和具有可操作性的。

性价比:

这一项专业标准是由新课堂百子善理科竞赛专家老师通过学生达到能参加比赛所需要的准备时间和最后能获得较好名次的概率来进行评估的。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现阶段学科基础、可利用的训练时间、学术能力以及整体留学规划来判断,什么样的比赛最适合。对于在某些科学领域有独特天赋和突出潜力的学生,比较适合在某一项门槛高、获奖比例低且影响力大的竞赛中集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期最后获得我们称之为在申请过程中的“重磅炸弹”的好成绩。当然在同类较低级别的比赛中也适合“以赛代练”,多比赛多拿奖来保持自己的巅峰状态。对于那些因为要兼顾各类考试成绩而准备时间不够,也没有特别顶尖的具体学科知识的学生(事实上是大部分学生的状态),则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参赛门槛低但是综合性比较强、衍生品丰富又性价比比较高的赛事;力争通过少量投入度较高的比赛展现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思考能力,体现出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并且最后能够提交实实在在的“可视化成果”是更加有意义的选择。这类学生家庭一定要谨记:“在所有的成本里,时间成本是最宝贵的。”

附上一张新课堂理科竞赛女神Alice老师根据以上评判标准罗列的部分理科类竞赛列表,可以帮助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来参考选择:

点击看大图

↓↓↓

↑↑↑

点击看大图

补充说明:

-国际青少年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JSO)虽然在比赛性质上定义为经典类,但因为比赛中需要学生具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动手能力,因此IJSO的综合性指标也是高的。

-Regeneron科学人才探索奖和西门子数学、科学、工程竞赛目前并没有对国际生开放,仅限美国籍学生参加。

在为大家分析了理科竞赛的种类、特点和评价思路之后,我们下一期节目中会邀请到几位新课堂理科男神来分享一下他们对于参赛的心得和建议。有的同学已经通过竞赛优势获得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有的同学正奋战在各类理科竞赛的路上,小有成就而剑指顶峰。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会进一步与大家分析理科竞赛的机会成本和个性化定制的可能性。

参加竞赛的好处和坏处

高中参加竞赛如果在全国取得名次的话在高考时有很大的优势,如果用来参加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的话也很有用。但是坏处是竞赛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且耗时很长,有些学生会感到分身乏术,日常课程有可能会落下。

所以老师的建议是:把正常学习搞好的同时如果有时间或者有能力才考虑做竞赛。祝你成功!

高中学习学科竞赛有何利弊

我觉得这个看智商。不知道高中学习的内容有没有地区差异,有应该也不大,一般来说数理化竞赛学了之后呢相应科目成绩会提高,但是对于生物和信息无效。。信息因为高考不考啊哈哈哈,生物竞赛学了之后更是有可能反而影响生物成绩,因为生物这种很多东西都不清楚的学科,有的时候你知道的越多,就越不容易想到那个“标准答案”。虽然你想的也没错。(不过学了生物之后随着经历生物考试次数增多应该心理都习惯了,都浮云。)

好了回到问题,所以还是看智商吧,总是有些大神解数理化题轻轻松松,对他们来说完成一般学习任务日均消耗不超过3h,那么聪明的少年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多学点大学的姿势吧,上大学之后也轻松点,但是你要是觉得完成平常的日常作业花的时间就已经很多了,几乎抽不出什么多余时间看竞赛书的话,就还是不要舍本逐末了吧。多数人可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余下的那部分时间是用来娱乐还是多学姿势,看个人价值观和具体情况了。

竞赛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提问者的问题太过于笼统了。这竞赛究竟是什么类型竞赛,提问不明确。那我就大概回答吧。

利:可以增强孩子的兴趣,培养自信心和乐于探索钻研的能力。不论何种项目或者学科也可以作为一项爱好的。如果对此有偏爱,学得好,高中时参加全国竞赛拿到省及省以上奖项对自主招生有重要作用,如果特别突出,有可能被名校直接录取。(有些重点高中也会在招生时设立相应竞赛来筛选外地生)。其次孩子可以在竞赛中获得快乐和荣誉感。培养责任心,独立性和团结互助能力。

弊:不适当的学习方式或者竞赛中体验不好造成失落没能及时恢复,可能导致学生对此项目,学科的反感,毕竟孩子的空闲时间并不多,往往被各种班占用。而且,也有些学生会滥用知识技能,再简单问题上“大做文章”,没能活学活用,结果反倒干扰了正常学习和生活,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建议:询问孩子的兴趣,小心保护他的兴趣,不必非要参加,可以在学好课堂知识同时多看些相关课外书,多运动。有一定积累后,自学不成问题。不过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名次,专业教练辅导必不可少。

参加竞赛的好处和坏处和建不建议高一参加竞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江阴爸妈注意 参加这项省级赛事,孩子不但能上春晚,对小升初 留学都有好处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9864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