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方官员任满后一般会何去何从(古代任命官员)

古代地方官员任满之后,一般会何去何从呢 也可以选择 退休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古代地方官员任满后一般会何去何从的一些知识点,和吃不起饭 官员建议穷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地方官员任满后一般会何去何从
  2. 明朝官员的工资究竟有多低,为何三品大员穷的卖女儿当路费
  3.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古代官员为政廉洁
  4.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相当于今天多少

古代地方官员任满后一般会何去何从

古代官员任满之后,国家会根据现有律例与法规决定他们的去留。干得好的擢升,干得差的贬谪,甚至是处刑。年龄大的就让他们“致仕”,也就是今天说的“退休”。

一、任期一满,回京述职

在中国古代,国家制订有对官员的考察制度,叫做“考课”,用来检察官员在任期间对国家的法令执行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达到效,这项工作一般由吏部主持。“考课制度”在上古三代已经有了,唐宋也有零星的法条,但是成形完备,还是要到明朝。在明代中后期,每一年国家都会把各方官员的工作成绩刊印成小册子,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到。

明代有所谓“八法考制”,分成八个大的方面,来考察一个官吏称不称职。比如一名县官的任期是九年,并不是说他任满,自己就可以随时走掉,而是九年之后,自动进京述职,汇报自己干出了什么成绩。

根据相关的考查结果,吏部批示:年纪大的,退休;办事不力的,回家闲着。办事浮躁的,能力不足的,视情况把他调到适合的部门去等等。如果那些干事特别能干的会有奖励。比如任期之内,盗匪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粮食生产得到提升,或者有治河的功劳,可以上报朝廷,给他们升官。

一般通过科考出来的人,先外派去地方为官。再通过这种“考课”的制度,一步一步地从地方走向京城。当然,干得差的自然一步一步地向下贬谪了。

二、任满“退休”

明初的时候,洪武皇帝朱元璋规定,官员任满,70令其“致仕”,也就是说70岁就退休。过了几年,他又改成60岁退休,后来几任皇帝也一直在修改。

比较高级的官员退休的时候,皇帝一般会赏赐一些良田与金银。但是普通的官员“退休”过后,国家一般不发全工资,改由官员所在地方政府发一点点退休补贴。这就造成了古代很多当官的人,临退休之前还要拼命“捞一把”的现象。

明朝对官员更苛刻,退休到地方上的官员,不但拿不到钱,明朝在任的海关官员都会穷得出去卖画,而且退休的官员,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要出来协助地方官办事。唯一的好处是,不用再服“徭役”。清朝的官员退休,要好于明朝。一般会得到在任时一半的工资。但是满汉有别,还要看上方的脸色。

由于国家并不是一直“强制退休”,所以朝廷中经常会看到七老八十还赖着不走的大官。国家虽然因为他们年老,不能任事,就安排了他们担任闲职,但是这就等于留着他们在朝堂里“白吃饭”。长久下来,国家财政负担也不小。

于是,从宋朝以后,国家每年都会开展一些“劝退”活动。鼓励年老的官员们主动退休,并赠予他们肥牛、美酒和大量的金银财宝。当然,这是针对京官的。地方上的小官,任期一到,各自请便,回家不送!

除此之外,明代中期还有“内退”的制度。官员在四十岁的时候,也可以主动向皇帝请求“致仕”!

结语

古代地方官员,一任数年,各个朝代规定不同。任满之后,需要回到京中述职。汇报工作情况,并接受朝廷的审查。国家对于办事得力的官员进行升官嘉奖,不得力的官员,酌情调走;办得差的,贬官处罚。官员任满,到达一定年龄可以申请退休。

官员退休,在汉代叫“乞骸骨”,后来叫“致仕”,也就是民间传奇中说的“告老还乡”。退休之后,由官员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按月发给生活补贴,一般不会超过薪俸的一半。

明朝官员的工资究竟有多低,为何三品大员穷的卖女儿当路费

归乡卖女发生在明洪武中期,通政使曾秉正是个京官,因为忤逆圣旨,也就是抗拒皇帝的命令,被罢免了官职,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本来也没什么稀奇,但是曾秉正名如其人,大概就是秉持公正的意思,人比较清廉,也没捞过什么油水,所以刚失业没几天就“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帝闻大怒,置腐刑”。那个年代卖儿卖女的事情太多太多,到了清朝甚至民国这种事儿也很平常,而且几乎可以说唯一的原因就是穷,没钱,没听说过哪个脑满肠肥的乡绅富户能把自己后代卖了,朱元璋大怒,为何大怒,史料没说,想来应该无外几点,你曾秉正落到这步田地,难道是我逼的不成,或者你这就是借机羞辱我,或者你这是变相抱怨工资太低,或者你这就是向我示威,反正别管怎么说,老朱最终是急眼了。腐刑就是宫刑,比砍头的侮辱性更大,比砍头好些的就是至少命还在,如果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起码还能继续干,为国也好,为家也罢,总还有发挥余热的机会,比如司马迁,他要秉承父亲的遗志,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著书立传,所以受了腐刑也还得活着,但是这个曾秉正可没有那么好运,受刑后“不知所终”,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能没了呢。依我看,有两个可能,一是他根本就没命出来,想巴结皇帝上位的太多了,本来就是个去职的官员,弄死了倒是大功一件,比如类似于麻沸散这类麻药如果不用会怎样呢。第二点就是推至秦人尚且知道,腐刑后怕风,真的会死,但施行者又不是医生,一刀下去就完事了,谁会去伺候一个罪臣,于是曾秉正就只能自生自灭了,这还是老朱没特地打招呼的情况下,死了也不新鲜。相对来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官员们的贪污情况要比明中后期要好得多,暂不论其他收入形式,单就粮食来讲,还没太过贬值,官员们凑合着还能活着,但也仅此而已,其他的别想了,没路费很正常,一般官员真穷疯了,起码还有个贪污受贿的机会,明朝最怕扣工资的就是言官,他们少有灰色收入,其他人也不大敢给他们送礼,万一摸不准脉给言官送了礼,他反手捅你一刀就不轻,广开言路上达天听,你敢妨碍司法公正?所以说至少洪武时期还好,到明中期,京官就真有因贫致死、上吊的了,没办法,老朱在世有个不好的习惯,动不动就立规矩,而且还必须搞成祖制,后世子孙不允许修改,虽然子孙们没改,但是比改了更可怕,这点详见下文,那不贪污还能怎样,后续的皇帝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在因为其他事论罪凑罪名的时候才把贪污拿出来说,皇帝也都不傻,朝廷俸禄那点钱粮喂耗子都不够,你总不能让官员都去死吧。“还好”只是相对来说,实际上老朱在世的时候,贪污腐败之势就愈演愈烈,凌迟、剥皮、枭首所有酷刑都挡不住官员们前赴后继的不断送死,而首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没有警醒,任由着:“本欲除贪,奈何朝杀而夕犯”“窃见数年以来,诛杀可谓不少矣,而犯者相踵”什么意思呢,脚尖顶着前者脚后跟,脚脚相连,排着队来送死。所以连清修明史也跳出来鸣不平“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满清稍好,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努尔哈赤也没说过,工资只能发狍子,即便说过,皇太极也敢改制,雍正帝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推广开来,至少几茬官员能够真正落到好处,虽然后期缺乏有效调整,养廉银制度名存实亡,但起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官员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舒服日子,当然,高薪并不能养廉,但至少不让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转正”,避免官员公开收受贿赂当成理所当然的惯例,而且越是高层官员受贿越多,受贿少了就直接伸手要,上行下效再加上受贿后袒护下属,那吏治一旦败坏到这种地步,国灭就不远了。朱元璋本就是穷苦环境成长起来的,本身就比较节俭,而且受穷的时候,最看不惯官员们娇淫奢侈的鬼样子,元朝怎么灭亡的呀?老朱总结这就是其中一条,官员腐败,他就没想到,元朝官员贪污腐败那是人家自己乐意,明朝的官员可都是被逼的。无论国库还是内库,朱元璋自己花钱也是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没办法,穷怕了,苦惯了。一个人几乎可以说半生都是这种生活,他花钱方面就是会谨小慎微。首先说变相减薪,洪武八年开始正式印制宝钞,但是这宝钞不设钞本,也就是说没有后备金,想怎么印就怎么印,仿制起来也比较容易,百姓又不傻,一来二去的没人用了,宝钞回归了隶属于他的最初本质,废纸,问题是宝钞偶尔也会发给明朝官员,大钱1000=宝钞一贯=大米一石,所以赶上倒霉,工资“间而”发了宝钞,那么俸禄结构就变成了大米+废纸,所以说这是变相减薪,洪武初期还好,后来宝钞一路狂跌就更不行了。还有一种不经意的减薪,大明天下初定,农业根基尚不稳定,兵荒马乱的年月,荒地越来越多,逃荒避难的也多,大明建国安稳一些后,农业生产力是要慢慢恢复的,随着承平日久,生产力恢复的差不多了,粮食不再那么紧俏,它是会掉价的,官员们的俸禄又是大幅缩水。洪武九年,米麦钞参合着给,比如北平,就是这些京官们,比如曾秉正这类人,米只给一半,其他给宝钞,湖广、四川等地给7成,其余给宝钞,那时候的税什么都收,如果麦子足够多的,甚至爆仓了,那就发麦子,一下子薪水算是逐步降低了,还好只是试运行,这种制度并没有推及全国,否则洪武一朝的贪污腐败就会更加严重,都不需要经历后续的变故。到了朱棣这一代,更有意思,朱棣改变工资发放结构比例,发宝钞的比例是按官阶大小排列的,官阶越高,宝钞就越多......反之,官阶越低,反而能基本拿全工资,看来朱棣还是沿袭了老朱的中心思想,觉得官员们,尤其是天天“无所事事,不事劳作”的大官们没必要给太高的俸禄,这一点上,朱棣和老朱近似,而且更为苛刻。宝钞贬值到什么程度呢?刚才写过,一贯宝钞=一石大米朱棣统治时期变成了一石大米=10贯宝钞更可怕的是朱棣同志迁都了,但是大米还要在南京支领,当时的华北地区一直到了清代中期粮食也不能自给,官吏、军队的粮食都要南粮北调,官员们没法领就开始领“粮票”卖给商人,商人凭票去南京支取获取利润,无意之中,官员们再次受到一次剥削,行情好的时候,5石大米能换一两银子,被盘剥的狠了那就是7-8石大米换一两银子,工资再次缩水,后来明廷发现这种情况,也觉得这事办的不走脑子,所以直接折成银两发放给官员。朱高炽上台后一石大米=25贯宝钞后面不提,现在已经贬值25倍,相当于以前的100块钱当4块钱花。发宝钞就够倒霉的了,问题是宝钞只发两季,到了秋天冬天就要混着胡椒等实物发放,那时候更惨,只能盼着卖个好价钱,问题是上千京官都发这个,都往外卖,谁买呢,宝钞要想花出去也比较费劲。你方唱罢我登场,等到朱瞻基上台的时候,又“发明”了折布。成化年间,朱见深主政,那时候的米价,时高时低,高的时候,比如(我用极端的算法可以更清楚的说明问题):一石大米可以卖一两银子;一匹粗布可以卖三四钱银子;明廷发的工资一匹粗布抵三十石大米......还以曾秉正为例,正三品年俸为420石大米,420÷30=14匹布如果工资发细布=14匹布×2两银子=年薪28两=月薪2.33两银子=2.33石大米如果工资发粗布=14匹布×0.3两银子=年薪4.2两=月薪0.35两银子=0.35石大米明代一石≈70.8公斤月俸≈24.78公斤所以史料上写俸禄只够十日,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上面的数字是正三品的俸禄,正五品咋活,自己都得饿死,父母怎么办,妻儿怎么办?所以,赶上倒霉的话:420石大米被换算成了4.2石大米,整整贬值100倍。祖制只是一方面,明朝的皇帝们并不是不想扭转这个局面,但是架不住人口剧增,这里说的人口是指皇族人口和文武百官,皇族人口每30年翻一番,官、吏数字接近18万人,而盛唐才8000多人,明廷也想涨工资,但是实在是超出了政府的能力,没有办法。后续大家也都基本了解,中后期,大明国力越来越弱,涨工资成为奢望,所以不贪污没法活命,清承明制,在初期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到雍正时期才出台养廉银制度,官员们几百年来第一次尝到了福利的甜头,虽然时间也并不很长。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古代官员为政廉洁

多谢邀请,

两袖清风是一个成语和典故,古人穿的衣服没有口袋,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带的小东西可揣怀里。朝官则是穿长衫,袖子宽大,主要便于放些银両,诗词文章。

这成语最早出现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诗中:“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诗中只是表达清贫之意。真正用于为官廉洁,不贪赃枉法到了明朝年间。是著名

民族英雄和诗人于谦,他廉洁奉公,为人耿直,最看不惯朝庭大小官员阿谀奉承,贪污腐败贿赂成风,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写诗泄愤,其中《入京诗》诗云: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正式引用“两袖清风”比喻正气贫穷,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因此它的意寓和用法广为流传至今。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相当于今天多少

明代官员的工资低,是相对其消费而言,但就当时整个社会收入水平来说并不低。

在朱元璋当政后期,为了限制官员们拿太多,大笔一挥,把明朝官员工资定为九品十八个级别,每个级别限定死。比如正一品每年是1044石粮食,从九品则是60石粮食。

朱元璋宣布从此只要大明朝在,以后就不许更改!!

但这明显没考虑过通货膨胀的问题,实际上从明朝开国到后期,物价上涨了几倍,这工资到后来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明朝官员的收入其实分为好几块,并不仅仅只有基本工资(俸禄),在后期,奖金,免税补贴,补助等等占据了很大部分。而官员们仅仅就是比基本工资,就已经超过很多明朝普通人全部收入了。

比如说理想状态下,一名正常情况下明朝小地主耕作50亩田地,一年总收入约为100石,扣除各项成本和纳税后收入为70石。全家一年的收入接近正八品(正科级官员)

注:有些同学坚持要问“这相当于现代多钱?”如果你非要知道,就把万历时代的一两银子当成600元人民币(按米价换算),一石米=0.6两银子这么算吧。100石=60000元人民币

按万历年间每石米6钱的价格计算,当时一名北京的普通体力劳动者,年工资约12石,技术工种如马夫年工资约36石,远不如最低的从九品官员。

那为什么都流传说明朝官员工资低呢?因为明朝后期和宋朝后期一样,由于政策的放宽,出现了一个商业繁荣的时代,商人动辄得到上万的财富,与他们相比,明朝官员肯定心怀不满。实际上这个和我们现代改革开放后,一些干部对商人阶级的暴富心怀不满,而逐渐投身商海是一回事。

到明朝后期,朝中官员多半出身于各个地区利益集团,如浙党,晋党等等,读书人一旦成为官员,马上会被接纳,金钱田地奴仆,接踵而来,得到的财富数百倍于官俸,这就是明朝后期官员各为其主,对朝廷忠诚度下降,日益陷入党争的原因。

关于古代地方官员任满后一般会何去何从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官员到很远地方赴任都有什么凭据 为何不怕被伪造委任状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9843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