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的一些知识点,和什么鱼不建议放流油里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鱼不开口的因素都有哪些
你好,谢谢邀请。
鱼不开口的因素都有哪些?我们钓鱼中,鱼情好或者鱼情坏都能碰到,鱼情好的时候能够多钓几条鱼,鱼情差的时候收获寥寥无几。
有时候鱼情差,做出各种调整后,有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很鱼不开口的情况下,是钓不到鱼的。
钓不到鱼的原因,在排除饵料适口、调漂错误、线组过大外,鱼类根本不吃钩,它不吃钩你能咋办?那么鱼不开口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鱼类觅食的原因有很多,外部原因影响最大,所谓的外部原因也就是天气、气压的变化从而造成鱼类不开口。
气温的变化是造成鱼不开口的一个原因,气温的升高或者降低,水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
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升高或者降低后,鱼类不适应温度带来的变化,从而不开口,或者鱼情差。
比如:气温连续升高、气温陡然升高、每天升温几度或者当天气温升温很大,这种情况下水温也一直在升高,但是鱼情好不好很难说。
最常见的是,水体表层温度升高,深水水底层温度变化不大,鱼类会离开深水区,来到浅水区,或者上浮到温暖的水层,从而造成鱼口差,鱼情差。
改善方式比较简单,可以根据温度上升的情况,选择钓深水还是钓浅水。也可以根据浮漂下落的时候是否有鱼类接口,从而决定是否钓浮。
比如:气温陡然下降、气温突然下降并且嘴高温度下降超过7度,很容易鱼不开口,一般在春、秋、冬季比较常见。
春季倒春寒,秋季大降温,冬季下雪后气温都会下降的非常大,鱼类觅食积极性比较差,有些钓友说钓深水还会有鱼吃钩。
其实即使是钓深水,鱼情也比较差,鱼类不能适应短时间的降温,不能短时间调整自己的体温,从而不开口,这时候最好还是不去钓鱼。
比如:气温波动比较大,气温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在春季和秋季比较常见,也可以说是气温不稳定。
气温忽冷忽热,水体也是忽冷忽热,即使我们自己也会感觉不舒服,鱼类同样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收获很差,甚至没有收获,光头在气温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不去钓鱼。
除了气温外,气压的变化对于钓鱼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气压的大小关系到水体内溶氧量的多少。
气压比较高的时候,水体内溶氧量比较大,鱼类不会出现缺氧的情况,气压高人体也比较舒适。
气压低的时候水体内含氧量非常低,造成鱼类觅食不积极,甚至不在觅食。不仅仅是水体内,即使我们也会感觉天气闷热,
比如:夏季的中午、俗话说“神仙难钓中午鱼”特别是夏季的中午,一般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前鱼口很差。
为什么中午鱼口很差?甚至鱼类不开口?因为随着中午气温的上升,温度升高气压下降,水体内水温一直在升高,而气压的降低,造成水体内含氧量不足,从而鱼不开口。
在中午的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天气的燥热,并且喘不过气,因为夏季的中午气压下降了,假如早上的气压是994hpa左右,到了中午有可能气压就变成988hpa左右。
气压的下降,含氧量的不足,很容易造成鱼类不开口,这时候钓底已经不太合适,只能钓浮或者更换目标鱼。
比如:下雨前、下雨前一般鱼情比较差,在春季、秋季、冬季影响不大,但是在夏季的时候影响很大。
因为夏季由于温度比较高,下雨的前夕气压下降,比较闷热,鱼类不开口。
但是在大风的情况下,风力吹动水面,水面的波浪比较大,能够氧气交换,从而不缺氧。
并且起风的时候,鱼随风动,鱼类十分活跃,鱼情比较好。也就是说,在下雨前闷热的天气,鱼情很差,但是在有风的时候,鱼情很好。
比如:无风的阴天、无风阴天的情况下,在冬季、初春、秋末,这些天气鱼情比较好,但是在晚春、夏季、初秋一般鱼情很差。
因为温度的问题,冬季、初春、晚秋温度比较低,水温比较低,鱼类活动不需要太多的氧气。
而阴天一般气温比较稳定,气温的稳定,在加上水温低,鱼类不需要太多的氧气,从而鱼口大开,鱼情比较好。
但是夏季就不行了,大家都知道,夏季的阴天,天气十分闷热,含氧量的降低不要说鱼类,就是人们也受不了,所以说夏季阴天鱼儿不开口,甚至开口很差。
鱼类吃不吃钩受到外界影响很大,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水域温度改变的时候,它们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很容易不开口。再者是含氧量,含氧量降低,鱼类呼吸困难,也会造成不开口。
综合:天气原因造成的鱼类不开口,很正常,有些天气适当做出改变能够有所收获,有些天气收获很差。
其实老钓友都有自己的钓鱼方式,会选择自己的出钓天气和出钓时间,碰到十分恶劣的天气就不要去了,如果对于自己的技术比较自信,或者选择目标鱼不一样,也可以在决定是否出钓。
这是光头对鱼不开口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鱼梯是什么有哪些形式的鱼梯设计
鱼梯就是在水坝这样的人工水利设施阻挡了河流之后,为了方便一些洄游鱼类通过而设置的一种通道。
为了发展,我们有时候会建设拦河坝来截断水源,或者设置水电站来获得能源。但是这样一来,河流就被拦腰堵上了,而有一些鱼类和水生物,是有洄游的习性的,比如我们常见的三文鱼,大闸蟹,河鳗,还有名贵的长江刀鱼,鲥鱼之类的,这些鱼就没办法通过大坝的阻隔前往另一端产卵了。而且很尴尬的是,有些鱼必须要回到特定的环境里才能刺激发生性成熟,如果过不去大坝,它们就失去了繁殖的能力。
那就必须找个办法来让它们通过大坝,所以在一些不算特别高的大坝旁边,会设计上鱼梯,其实这东西并不是梯子,准确的说,它是一个相对比较缓的坡,鱼可以在这个坡上逆流而上绕过大坝,常见的鱼梯大概这个样子:
图:最简单的一种鱼梯,通过阶地状的“台阶”,让鱼可以自己通过逆流而上的能力翻过水坝
图:这个鱼梯比较长,所以在台阶和台阶中间,用水泥做了一些隔板,鱼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继续攀爬跳跃
图:这也是鱼梯,通过回形,减少了鱼梯的占地面积
但是鱼梯在大型水坝上就不太适合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三峡这种级别的大坝上修建鱼梯,坡度还不能太抖,那么以三峡一二百米的蓄水高度,这个鱼梯得多长啊……即便鱼梯能建设完成,这些鱼也没有足够的体力逆流而上成功翻过去
所以三峡其实是没有鱼梯的,在有些和三峡差不多的高坝上,还会用升鱼机,也就是相当于一个电梯,不过效果嘛……所以现在,有许多国家也通过干脆就放弃了这些鱼野外的种群,而是人工繁育之后,放流到野外去补充种群
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面积有30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湖泊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滇池的土著鱼类已经由上世纪60年代的26种减少到了2001年的11种。如今,滇池中有8种土著鱼类被列进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滇池水域生态的恶化。
▲▲滇池中肉眼可见的富营养化现象。
那么,昆明滇池里的鱼到底能不能吃呢?我认为滇池出产的鱼类在品质上还是不影响食用的。判断水产品能不能食用的标准,不是看表面的污染(因为这种污染可能是局部现象),而要对鱼类进行质量检验,而滇池出产的鱼类还是经得起这种检验的。
为了解滇池生态的重要性,不防先认识一下滇池的土著鱼类资源云南的鱼类物种资源非常丰富,淡水鱼有629种,其中云南所特有的土著鱼种就有594种,占全国土著淡水鱼总数的40%左右,高居全国第一。但是受人类活动和环境恶化的影响,云南的土著鱼类中已经有138种处于濒危的生存等级,比较有代表性的物种有云南光唇鱼、云南盘鮈、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昆明裂腹鱼等等。
▲▲“命途多舛”的滇池金线鲃。在外来物种和污染的双重影响下,滇池金线鲃一度陷入濒危的生存状态,后来国内专家成功突破了人工繁育技术,这才把滇池金线鲃给“抢救”回来。
而在滇池,很多土著鱼种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经过长期的资源调查也都没有发现它们存活的痕迹,比如昆明鲇(Silurusmento)、中鲤(Cyprinusmicriistius)等滇池特有种。
纵向来看,滇池鱼类的种群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更替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滇池中的鱼类还是以土著鱼为主;1967年后,为了开发滇池,人们将鲢鱼、鳙鱼、草鱼等放养到滇池中,获得了不错的产量与经济效益;1973年,引进的秀丽白虾和日本沼虾又成为了滇池中的“后起之秀”。
▲▲从滇池中捕捞的鲤鱼、鳙鱼、鲢鱼,个头都很大,在市场上相当抢手。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太湖中银鱼的产量(2000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少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就有人就开始尝试将太湖中的银鱼移植到滇池,结果万万没想到,银鱼很快就在滇池过度繁殖,“一发不可收拾”。银鱼严重破坏了滇池原先的生态链,对土著鱼类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最疯狂的时候,仅仅是太湖新银鱼这个单一品种在滇池产量就达到了3500吨。
▲▲曾经在滇池中泛滥成灾的太湖新银鱼。
盲目引种造成的生态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滇池中的土著鱼类越来越少,如今只能靠人工放流维持生存。好在近年来滇池的土著鱼种也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得到了保护,比如金线鲃新品种“鲃优一号”,市场叫价300~350元/斤。不过这种鱼生长缓慢,产量很低,想要大规模养殖还存在不小的难度。
滇池目前的水质状况究竟怎么样?目前有改善吗?关于滇池的水质,不少网友都指出:滇池污染的很厉害,90%的废水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湖里。滇池的污染在上个世纪确实很严重,那时候人们在滇池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浅滩和岸边有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把湖水搞的又脏又臭,蓝藻爆发引起的“水华”等灾害也很普遍。
云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走访过滇池附近流域的常住居民,经过交流他们发现,滇池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
▲▲1984~2016年云南滇池的卫星图像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滇池岸边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少,城区越来越多。
2013年年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正式建成并运行。这项工程耗资84多亿,每年可以给滇池补充6亿立方米的水量。通过将牛栏江里的优质活水引入滇池,滇池原先又脏又臭的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点也可以在滇池附近的居民那里得到印证。
那么问题来了,滇池当地的人会吃捕捞上来的鱼吗?
这里有一份问答记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注:这份记录来源于一篇题为《口述环境史的环境记忆与环境认知研究初探——以滇池污染治理变迁为例》的研究论文)
问:那现在偶尔还有钓鱼捕鱼的,这捕的鱼能吃吗?
答:以前的鱼能吃,现在的鱼不能吃,煮出来都有气油味,不能吃。现在也不让钓了,钓鱼是要罚款的,前几天有人钓到鱼,三公斤呢,也是不敢吃的。
▲▲从滇池中捕捞上来的巨型鲢鱼。
滇池的治理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从污水处理厂到河道整治,再到生态清淤、退田还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现在仍然很多人认为政府才是滇池环境治理的主要承担者,个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和义务。这种态度非常不利于滇池的环境治理,只有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治理行动中,滇池的未来才能越来越美好!
▲▲上世纪40年代,滇池湖面上条条帆船驶过,那时候的水质是真的好。
总结虽然当地居民对滇池中的鱼类持保守态度,但牛栏江引水工程完成后,滇池的水质已经今非昔比,不必过分担心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昆明市的水产科学研究所也曾对滇池鱼的品质进行过检测(包括太湖新银鱼),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都是达标的,可以放心食用。
话说回来,滇池的污染与治理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人类最终总要为曾经的污染买单。当然了,滇池后续的环境治理也不容忽视,守住了绿水青山,才算真正守住了健康与财富!
总之,想要吃到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水产品,最具性价比的做法就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这比花高价钱购买有机认证的水产品来的更加实在。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农村常吃的白鲢鱼和花鲢鱼有什么区别
2019年在我国养殖的淡水鱼中,除了草鱼能够达到500多万吨的产量之外,白鲢和花鲢也都达到了300多万吨的产量,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四大家鱼的另外一位成员——青鱼就不怎么受养殖户的待见了,2018和2019年的养殖产量都没有超过70万吨(具体产量见下图)。
农村的白鲢和花鲢主要是作为配养鱼类在池塘中和其他鱼类混养,并不是主力军,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还是因为在广阔的湖泊、水库中花鲢和白鲢的产量很高。比如著名的查干湖冬捕鱼和千岛湖有机鱼,绝大多数都是花鲢和白鲢。
那么问题来了,农村常吃的花鲢和白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两者的外观和生态习性不同白鲢就是鲢鱼,花鲢就是鳙鱼,这两种鱼作为国内淡水鱼的“二把手”和“三把手”,价格实惠又营养美味,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菜篮子鱼”。
▲▲白鲢
▲▲花鲢
从外观上看,鲢鱼体色发白,而鳙鱼的体色颜色更深,还有很多黑褐色的斑块,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另外鳙鱼的别名也叫大头鱼、胖头鱼,顾名思义,鳙鱼的头很大,约占体长的1/3左右;相比之下,鲢鱼的头部所占身体的比例更小一些,约占体长的1/4。
鲢鱼和鳙鱼在外观上还有一个区别,主要体现在腹部。如果用手指触摸白鲢的腹部,能清楚地感受到有一条腹棱,而鳙鱼的腹部则是光滑柔软的,没有腹棱。
在生活习性上,两种鱼也有很大区别。白鲢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食,鳙鱼则是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两者巧妙搭配,可以完美地“收割”水中的浮游生物(事实上养殖户们也是这么做的)。
鲢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中层。鲢鱼性情活泼急躁,擅长跳跃,有时候能跳出水面一米多高。前几年在美国的内陆河流里四处跳跃的所谓“亚洲鲤鱼”其实就是白鲢。而鳙鱼相对比较“慵懒”,性情温顺,一般情况下不会跳跃(除非受到外界刺激)。
▲▲千岛湖有机鱼收获时的场景,数不清的鲢鳙跳出水面,非常热闹。
其次,花鲢和白鲢滤食对象的尺寸大小不同几乎人人都知道鲢鱼和鳙鱼都是滤食性鱼类,但很少有人研究这两种鱼究竟是怎么滤食以及能滤食多大的浮游生物。
其实,国内的学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对鲢鱼和鳙鱼的滤食器官进行过研究。相关的研究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的研究仪器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鳃耙及鳃丝的外观结构,其中鳃耙是主要的滤食器官。
1996年,中国海洋大学(那时候学校还没改名,叫青岛海洋大学)的李德尚和董双林两位教授对这一项目再次展开了研究。不同的是,这一次实验采用了先进的扫描电镜,硬件设备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鲢鱼和鳙鱼的滤食器官是鳃耙,鳃耙的外侧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网状结构,由大小不同的网孔组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辅助进食的筛网(作用就是把较大的浮游生物截留下来)。
▲▲鱼类过滤器官的微观结构非常复杂。
除了鳃耙,腭褶和鳃耙管也具有辅助滤食的功能,这三种器官“各司其职”,作用各有不同:
鳃耙:主要是起到一个筛子的机械过滤作用。腭褶:在摄食过程中来回摆动,形成水流,带动食物向鳃耙沟的方向移动。鳃耙管:通过压缩和扩张实现间歇性喷水,在口咽腔内产生水流、水压,辅助摄食、呼吸和吐出异物,同时还具有味觉功能。▲▲鳃耙及鳃耙管的微观示意图。
研究表明,通过滤食器官的层层筛选过滤,白鲢可以摄食3.2微米的小球藻,而鳙鱼能够滤食的最小浮游动物尺寸则为25微米。另外,花鲢的味觉能力比白鲢更强,对食物的选择性也更高(并且两种鱼的摄食和嗅觉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靠味觉)。
最后,两种鱼的经济价值和特色“周边”不同由于养殖产量都很高,鲢鱼和鳙鱼的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贵也贵不到哪里去。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3~5斤的花鲢鱼塘口收购价仅为6.5元/斤。在水产市场上卖的价格更高一些,但大宗价一般都不会超过8元/斤。
鲢鱼就更便宜了,在湖南江苏等地,3斤左右的白鲢鱼塘口收购价只有2~3元/斤,这几乎就是“白菜价”了。在水产市场上,大宗价一般也不会超过8元/斤。(注:价格数据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仅供参考)
不过人工养殖的鲢鳙和水库、湖泊里的高品质鲢鳙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后者往往打出“绿色”、“无公害”、“有机”水产品的口号,在市场上赢得了不少忠实的粉丝。
▲▲查干湖冬捕,花鲢鱼特别多,个头还都不小。
这样的有机鲢鳙能够轻松卖到15元/斤甚至更高的价钱,比如千岛湖的有机大头鱼,很多消费者都是抢着买。查干湖冬捕的大头鱼也是如此,刚刚捕捞上来就被卡车装走,马不停蹄地运往各地的水产市场和高档餐厅。
说到“周边”,想必大家都知到“剁椒鱼头”这道名菜,其中的鱼头一般都是花鲢鱼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专家们还用电刺激等方法培育出了缩骨大头鱼,这种鱼将“头大身小”发挥到了极致,高度迎合了市场需求。但也有消费者表示,不敢吃这样的畸形鱼,以为是水体污染导致的。
▲▲剁椒鱼头
▲▲缩骨大头鱼
其实缩骨大头鱼作为普通大头鱼的“周边”产物,两者在基因层面上没有任何不同,肉质上也尝不出来区别,因此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9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