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人不建议读博士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博
第一个原因:读博太辛苦。
在中国,读博士真的太辛苦了。这一点想必也不用我多说,熬夜、秃头早已是家常便饭,精神压力大到让人崩溃。
而且,读博士很容易就要延期毕业。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中国,博士生的未正常毕业率在大概在60%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很高很高了。以至于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正常毕业的博士”。
另外,如果你要分到一个人品不好或者学术能力不怎么样的导师,那么你的读博生涯就更惨了。
第二个原因:女性读博意愿更低。
在我国,不知道为什么女博士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是,这背后反映出来的现实却是,女性读博的社会压力到底有多大!社会对于女博士的性别歧视似乎也愈演愈烈。
家庭责任、生育责任,很多女性考虑再三,最终恐怕都会放弃读博。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不愿意去学药学专业
我就是医学院药学专业的,毕业至今27年了。
我跟大部分药学毕业生不同的是,我在很多不同单位都工作过,医院药剂与中药炮制,制药厂新药研究,药检,天然提取物研究等等。
我跟大家说说药学毕业生的感受:
1、医院:在医院,不算后勤与管理层,就医学技术来讲,四个专业类别人员,包括医生,护师,化验与检查,药剂师。
在这四个专业技术人员里面,药剂师最不受待见,地位最低,当然医生地位最高。
2、制药厂:制药厂,一样有后勤,管理层与技术人员。在大点的制药企业,药学技术人员岗位有:新药研究,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仓储,销售。其中前三个岗位会要求比较高的药学资历。
新药研究,西药基本都是仿制工作;中成药的话,要么古方改成现代剂型,要么名医名方做新药开发。
早些年,企业新药研究成果,关键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申报渠道是否通畅,这些年改进好多,可是还是有很多潜规则在里面,让科研技术人员没存在感。
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往往是一对冤家,总有难以调合的矛盾,需要企业领导掺合。
药物销售,对专业技术要求并不高,可是确是最受重视的部门,重视的结果,往往就是他们的待遇比技术人员高,技术人员存在感很受打击。
3、药检:药检所一般是事业单位,一般接受企业有质量标准或者国家标准的药品检验,这里的检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由于是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比较好,是药学专业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去向。
4、植物提取物:以前有一家做迷迭香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工程公司,由于市面上并没有成熟的提取技术,公司花了很大成本,请中科院的专家来研究,没有理想成果,反反复复生物工程工程专业博士硕士都聘请过,都没预期效果,公司差不多要放弃这个项目了。
偶然的原因,我接手了这个科研项目,花了差不多一年多时间,得出成果,并首先实现国内产业化。我后来查阅了以前的部分科研资料(企业保管不规范,有些资料可能参与人员离职时带走了,所以资料不全),研究方向可能是不正确的,出成果才怪。
我并不是说,那些专家不行,也许只是专业并不对口,他们并不擅长搞这些植物提取物研究,而相关企业领导并不懂这个行业,就引进了这个项目。
药学专业同学们,我可是为你们挣了一口气,虽然我现在离开医药行业,搞网络经济了,我还是很惦记着你们,加油!
为什么有人说博士并不适合公务员
博士不适合公务员,只能说“大多数不适合”。
1.博士,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加上实践锻炼,也有扎实的技能基础,他们在学术上、在技能上,都超越常人。
2.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知识技能之外,很多公务是协调、是关系、是号召力、是组织力……,大多数情况下,用不到多么高深的知识技能。
3.博士,偏重于技术型,
公务员,偏重于管理型。
精通某项技术,但不一定在管理上驾轻就熟。
都说导师劝自己硕士读博,为何我的导师不推荐我读博呢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作为研究生导师,小西建议过不少硕士生继续读博,并非是留在自己课题组,而是将不少学生推荐到更好的平台和导师。之前,小西也曾多次聊过读博的话题,在有学生向我咨询读博疑惑时,我常说的一个问题是"你读博想要得到什么"。
我们课题组少量是30岁+脱产攻读全日制博士的学生,年龄不是他们的劣势。一段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后,他们对于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博士学位的追求力度非常大,晚上、周末等都在实验室紧张的忙碌。换句话说,不少从普通双非院校辅导员、中学老师辞职读博的人,已是破釜沉舟、退无可退。
当然,遇到少量不合适的学生,小西同样不会推荐其读博,比如:
一是拖延症严重的学生。
比如日常中我会问自己学生,你做完这个实验、分析好数据,需要多久才能和我讨论交流下一步的实验。我会听她自己的安排,并做好记录,并会建议她们考虑好一些突发因素。但是,到了时间依然没有结果。比如约好的2周,1个月、2个月我都看不到数据。相信不少导师都有发现类似拖延症问题,十分反感。
二是对科研无兴趣的学生。
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来混个硕士学位的,达到最低要求就行。尽管博士生有扩招,相应的博士生导师遴选也在放开。在不少学校,博士生导师一年的招生指标约是1-2人。如博士招生指标量化时,足量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才会给一个计划。对于科研没有兴趣,不能沉心读博的人想要顺利毕业非常难,对自己和导师都是一种"伤害"。
导师不推荐读博的其他设想:之前部分人是不推荐考博,并非是读博。比如导师是想建议你走申请-考核制的渠道,尤其是有几篇不错论文的学生。部分学校在申请-考核制之外,依然采用统招得方式招收博士生。但是,考博阶段的复习同样需要不短的时间,尤其是英语分数要求会限制不少考生。说了也许你们不信,之前曾有不少科研能力十分突出的考生,在考博时英语只有20多分、30多分,而英语线已放低到45-50分(中科院系统英语要求高些)。
今年小西建一个将要上研二的学生,暑期抓紧把实验数据整理成论文,争取早点投稿接受,争取在申请-考核制之前有2篇不错的论文。因为他的英语写作能力不错,口语不行,考研时成绩也十分勉强,第一年英语就没过线。他想去更好的平台读博,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不是他最感兴趣的,所以还是鼓励他早点出成果。
或者说,你和导师之间彼此不合适,少点缘分吧。经常有人说导师青睐某个学生,同期进入团队的其他几个硕士反而不是很受重视。也许,工作后我们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即使导师不建议你在硕士团队读博,你要是有心或者对某个方向感兴趣,同样可以自己联系博士生导师,读博期间换个团队。
另外,不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计划会有提前沟通,如部分导师在每年4-5月份就有学生沟通下一年读博指标,有心读博的学生建议早点沟通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有机会可以在参加学术会时面谈一次,或者直接去导师所在学校彼此正面沟通一次。未来几年的读博阶段,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很多,还是得提前做好选择。
小西想说找到自己读博的理由,才能更好地"熬"过博士阶段。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博是顺利的,都有磨砺和坎坷,远不是表面看的那么风光。
最后,小西还有一句感悟就是:读博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苦。一旦你毕业进入高校,青年教师(青椒)的科研起步难度远远超过读博,破局之路唯有"坚持"两字的良药。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OK,关于为什么不建议考研考博和什么人不建议读博士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0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