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的ERP系统都是那么难用(erp为什么会破产)

为什么贴片加工厂需要ERP系统,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关于为什么所有的ERP系统都是那么难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不建议从事erp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说企业特别是工厂,“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2. erp软件怎么样,有必要用吗
  3. 为什么所有的ERP系统都是那么难用
  4. 为什么用了ERP软件反而感觉更麻烦了

为什么说企业特别是工厂,“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这是经验总结,有道理。

2007年,我主持过跨国企业在东莞大型制造工厂(灯饰照明产品)的ERP推行,前后用了6个月才运行顺畅,参见

https://m.zjurl.cn/

后来自己创业,和朋友一起开外贸工,也用了是ERP

有的答案说"不上ERP等死"是饥渴营销,是为不妥。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不分类型都要用ERP

企业推行ERP,一定要分清楚产品形态,那些根据客户定向订单提供配件的企业,并不需要ERP

例如:客户下单(某一配件)→工厂→买原材料→冲压→打孔→攻牙→电镀→客户,这样的工厂心如果上ERP就是自己找死。其工厂的订单管理由业务分客户全程跟进即可

成品生产与配件生产不同,它要复杂得多。产成品往往由十几种或几十种配件组合而成,并且不同的产成品之间的配件可以交叉使用,例如:A成品与B成品的配件有很多共用等等

即使这样的成品生产,当配件种类只有百十种时(成品品种不多),如果人为控制得比较顺手,也不要搞ERP,否则也是找死

当出现以下情形时,不上ERP就是等死了:物料、配件品种上千种∽上万种+产成品之间大量配件共用。这样的制造业,不上ERP那就是等死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企业,不上ERP,老板搞得憔头烂额:仓库材料、配件堆满了,订单却无法齐料,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来了一大堆

特别是采购订单的数量:理论上可以根据订单成品的用量,人工可以计算需求数,但当发生共用、不良品退货、补换料、损耗时,整个数据就乱了套

我帮助过好几家这样的厂(朋友)搞了ERP,解决了他们的困境

说"上了ERP找死",这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前面讲的不需要ERP却去上ERP,二是应该上ERP的企业,没有搞好ERP,这根本不是ERP不行,就象中国足球队太差不是足球不行一样,而是工厂管理没跟上ERP的要求如何做到上了ERP不找死呢?

第一,如果不要ERP不行了,那就要下定决心推进,原则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一一因为ERP的要求是死的,无灵活性可讲,各部门必须按要求进行

第二,要界定ERP控制范围,建议下面的项目不要列入ERP运算范围:

A:随成品订单号而变更的标签类、纸箱(有P#号),由人工根据成品订单采购,按单一次发完,不留库存

B:通用型的量大的低值易耗品:螺丝、螺母、介指、扎线带等,按保持最底库存量人工采购

A+B这两类物料虽然不由ERP生成采购单,但一样要在BOM表中列明编号名称、用量等,以便仓库发料

有的工厂,把AB两项用ERP全程管控,特别是A类因P#变更频繁更改ERP资料,搞得反而手忙脚乱一一没有搞清ERP去管应该管的,以为ERP可以一锅端,很多工厂推行ERP这样开头就是撞墙死

第三,要制定一个可行的有时间的推行方案,主要内容:

A:物料、配件名称、编码规则。必须做到同样一种物料的名称、编码是唯一的

严禁同种配件多个编码,或不同种配件同一编码

编码规则,一般是类别字母开头,例如五金件以M开头+尺寸数据,如果不够十二位就按规则加数字或字母等。

编码一定要有详细的规则,我们的有210条,工程师对条编码

名称也要规范,有国标的按国标叫法,例如螺丝→前缀{PM、PT、KM、KT、TT)+规格,例如:PM4×8螺丝。没有国标的按行业通行叫法,例如:螺帽(一头封住)、螺母(通孔)等等。一旦确定名称规格就不能乱改

我在外企时,因为有5000多人,1万5千个编码的物料,故设有专门的ERP资料输入小组

工程师编码/起名,要交ERP小组核查:这个配件是不是新的?这个编码有没有与以前的编码重复?包括名字正不正确?

工程师把B0M表资料建好后→ERP小组再与产品逐一核对,再用外挂软件导入ERP系统。

中小工厂开始搞ERP时,也可参照这样进行,顺了以后再精减。

B0M资料是ERP的核心要素,要力求100%的准确,很多企业的ERP就是死在这里

B0M资料导入既要准又要快,最好选在长假期内完成,它不搞完,ERP动不了

第四:库存配件和物料

这也非常关键,要把库存配件、物料→定位、点数、建物料卡←与工程设计部核对统一名称、编码→建立正确的表格→打印出→输入ERP

这是繁琐而必须仔细的事项,非不认真干不好,很多工厂的ERP就死在这里

在外企那一年的春节,我请了二十几个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临临时工整整输了一周

第五,选择春节后开工实施,这样以前的订单应该比较少了。实施前:

上面第一、二、三、四项工作必须全部按质按量完成,当然还包括没有完成的成品订单导入ERP

还有以下三点:

A:所有发给供应商的采购订单全部取消,待ERP启用后,重发采购单

B:所有的委外在供应商那里的配件,数据要作入本公司仓库处理(实物不用拖回

C:确保入ERP的物料数基本是良品,不良品不要入

一一这样,新年开年就可以啟用ERP了

第六,运行过程中的维护

A: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授权问题

例如:ERP系统设置采购员不能更改订单即可,不必要设置经理对订单进行审核,有的工厂设置采购订单经理系统审核、BOM资料经理审批,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系统生成而不必要开啟ERP的审核按钮!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还有B0M资料,如果是工程师输入,那么更改权要与他分离,防止他自己弄错了又偷偷更改了(很多工厂ERP死在这里)

我们的工程师是这样分工的:

A:设计工程师负责设计、打样、输出样品,样品完成后他按照样品在excel上做好B0M资料

B:当这个样品被客户看中,他会下单给业务部,经评审确认交期后,业务部把订单资料输入ERP

然后由专门的"大货工程师"员负责从原来的设计工程师那里要来B0M资料,由大货工程师把BOM资料输入ERP系统(他只能输不能改)

同时由专门的"包装工程师"负责完成包装资料,并把这部分资料输入ERP(他只能输入不能改)

第六:及时处理异常

ERP实行后会有不少异常,正确地及时地处理这些异常成为ERP可持续的关键

例如:仓库入仓的,发现配件A与配B编码重复,经查A编码在先,是正确的,B后编搞错了,处理方法为:

1)对B重新编码→ERP

2)把B按的A编码出仓减数

3)再把B按新编码入仓

还有采购部的关单、补单也是经常要处理的!

结论:一个工厂的ERP成败,不是卖ERP的公司,ERP都大同小异,关键是主持推行的人要懂ERP系统原理,更要懂工厂管理,最好要实行ISO9001

erp软件怎么样,有必要用吗

ERP软件就是个帮助你管理的软件,如果你本身非常厉害,或者说手下的人能管住,那就没必要用,毕竟这玩意不便宜。我最早也不屑用软件,毕竟手下的管理层都比较给力,后来公司慢慢业务做大做杂了,业务团队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感觉力不从心了,最后还是用了一款叫c2p工业云的软件,把我们所有的业务都转变在线上,真的非常方便。

为什么所有的ERP系统都是那么难用

首先,这个标题就有很大的倾向性!

ERP的烂不烂,或是好不好,这个要看从哪个角度看!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如果单纯的从操作用户来评价,往往不高,(当然原有管理基础非常好或是外企的除外)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工作量增加了,显性效率降低了,比如,仓管以前收发料,管管实物就行,至于手续什么时候做,完全看心情,一笔一次,一天一次,几天一次,这个完全没管控!但上了ERP不行,不入库发不了料,发不了料计划不能开工,开不了工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了。

2.矛盾激化,传统的人情事故都行不通了,自身寻租空间受挤压。以前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库存少了,让生产开个料单,把账摸平了,现场工废了,打个招呼,多拿点料,就不用手续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大家都懂的,现在上系统,也不能多发,又不能造假,或是造假的成本高,以前两个人就能操作的事,现在可能要五个人同时干,关键还很容易被发现,如果是你你会舒服吗

3.见不得光的东西全出来了,甚至涉及到权利和利益的重分配!比如说,以前采购的动西除了老板或财务特别关注,一般很难发现问题,但是上了系统,不一样了直接拿出来分析就行!以前付款都是老板批,请问老知道要付多少钱,但是可能不知道,当时订单是多少钱,尤其是制造业!以前供应商多送点,给仓管塞两包烟,收了就收了,现在你系统开不进去!

4.担心自己的核心地位或能力被取代!手工下,这个岗位很重要,为什么,仓管请假了,料发不出,为什么,找不到,不认识,没等账,销售离职了,客户还有多少钱,问谁要可能都不清楚

5.当然了,还有更多人的因素,比如,人员素质低,因为ERP本来也是一个管理系统,对人员操作还是有要求的,打个比方,你去给一个小学生讲高数,他根本接受不了!

6.人员操作习惯等等,以前我讲家乡话,大家能听懂就行,你现在非要我讲普通话,还必须不让我讲家乡这怎么可以呢?

等等原因

那么这也是国内很多企业信息化做不好的原因,中层团队自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操作层要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想得是吃拿卡要,那试问信息化的成功率怎么会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这么贵的软件,这么不好用的ERP系统,但是企业还在部停的去尝试和去实施,这说明他对企业得管理改变和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得,否则考板都不傻!

另外,好的是这几年也有很多企业得信息化做的非常好,这也是看的见的成果!

当然还是那句话,上ERP不一定能提升管理,但是上规模的管理好的企业一定离不了ERP!

为什么用了ERP软件反而感觉更麻烦了

为什么上了ERP,效率反而更低?

我从众多企业失败的案例中总结发现:不少企业ERP系统本身就是落后理念与低效方式的集成!大家想想看:重复审核、层层把关真的是管控企业的灵丹妙药吗?大家有没有想过,第一道关口没有把住,也就是说做事的人没有做好,后面的审核签字有意义吗?如果第一人一次把事做对,而省去后面的重复环节,这将为企业节省多少人工成本、争取多少市场机会?

笔者在众多企业咨询服务的实践中发现:重复审核、重复签字、层层请示、层层汇报、无事生非、漫长的等待、议而不决的会议是企业管理最大的黑洞,我们称之为流程黑洞。凡是我们习以为常重复进行而不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活动就是流程黑洞。流程黑洞在不知不觉中耗费了员工的时间、消蚀了公司的资源、增加了管理成本、吞噬了企业的利润!

可是,我们太多的企业却把这些落后的层层把关、重复签字流程沉淀到了ERP系统!这样的系统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滞后的市场反应如何让顾客满意?

我要大声疾呼:不是ERP不好,而是我们运用错了,我们把落后的管理方式植入了系统!如果想要系统发挥作用,就必须把优化后的工作方式融入系统。

事实上,ERP诞生之初,是和流程再造(BPR)一同起步的。它们甚至可以说是管理创新的孪生兄弟。福特公司的结算流程原来有五百名员工,流程再造时,他们大胆打破传统、面向全局、面对客户,把以前人工审核的十四项指标消减到三个指标,结算人员把三项数据输入系统,让系统自动结算转账。如此一来,福特结算部门员工从五百人减少至一百人!以当时年薪二万五千美元计算,一个流程一年就为公司省下一千万美元!

笔者服务过的中国中小企业,一个流程一年节省十万、二十万的比比皆是。很大部分就是从重复工作中节省下来的。如果先做流程优化,再上ERP,一定事半功倍!我也很欣喜地看到,不少企业在上ERP之前,先做流程优化。

只有把好的管理理念和好的管理方式植入ERP,才能真正帮助企业驾驭系统。现在大家应该明白:造成ERP低效的不是系统,而是落后的管理。

合理税务筹划,避免偷税漏税,关注会财网,企业纳税更安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仁和云 企业实施ERP系统软件常见问题难点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061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