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和不建议亡国的皇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谢邀。
我以前没听过这句话,但是单看字面意思,应该不难理解。我个人对这句话比较认同,而且认为这是有智慧的人说的话。
所谓倔子和烈臣,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听话、叛逆。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忠孝,潜台词就是要对上位者顺从、听话。然而,是人就会有错,身居高位不等于智力高、思维高、决策高,如果一味强调对家长和长官的服从,就会形成尊卑秩序大于是非对错的氛围。如果是太平盛世、明君贤长也便罢了,碰上多事之秋、长者无能,还能指望平时只会唯唯诺诺的孝子顺臣有什么作为?
通常来说,一个人越是顺从他人,就表示越是懂得让渡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利。时间长了,或者所处的环境都把这种顺从看成天经地义的话,人就会越来越失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如果环境告诉他,只要顺从已有的秩序,就可以获得好的回报,否则还会被打击,趋利避害的人性自然会使他选择顺从,而不是去当吃力不讨好的倔子、烈臣。久而久之,不但会越来越平庸,也会越来越功利。用大白话说,就是越来越没脑子,也越来越事不关己。如果一个家庭充满这样的人,面对危机时谁来解决?如果一个国家充满这样的人,遇到危难时谁来解救?
相反,倔子和烈臣,代表的是独立意识强烈,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人。他们既然在一个推崇顺从的环境里选择走“叛逆”这条艰难的路,就表示他们坚持担当自己交付给自己的一份责任。不走寻常路,表示不功利。坚持不妥协,表示不平庸。不功利,不平庸,只要对家庭对国家还有一份责任心在,家国危难之际,还真的只能依靠这样的人力挽狂澜。
退一步说,就算碰不上需要他们展露才干的危机时刻,这种有头脑又有责任心的人才也是必须的。否则,人人都学会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中得过且过,如何才能选拔堪当大任的继位者?本来在讲究尊卑秩序的环境中,上位者的个人能力就无比重要了,如果因为不提倡倔子、烈臣而培养不出有能力的继承人,那就等同于上位者一代不如一代,那如何能保证不败家、不亡国?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一身本事众人皆知,却为何不做皇帝
最能表现诸葛亮似乎可能有想做皇帝的念头的是他回复李严请求他加九锡的来信的《答李严书》中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如果灭掉魏国斩杀曹睿,皇帝陛下回到故都,我和包括您在内的诸位一起加官进爵,就算是十锡我也当仁不让,何况是九锡?
九锡(cì,通“赐”)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君王对臣下最高礼遇的表示,在王莽之前,九锡并没有什么负面的含义,王莽脑洞大开改造了九锡的意义,给自己身加九锡之后最终代汉而自立,被后世视为篡逆的奸臣,九锡也就开始改变了其含义,赐九锡—建天子旌旗—移交玺绶——末帝逊位——新天子即位一套流程走下来,6得一逼,意味着皇权的转移。。
因而,李严建议诸葛亮加九锡,一方面或许是讨好跪舔诸葛亮,另一方面是设计了一个大坑准备让孔明掉下去。
诸葛亮的回答谁也没想到。
九锡都已经是人臣之极,那么十命是什么?细思恐极。
但是,蜀汉和诸葛亮本人最大的政治诉求和一生悬命的目标就是『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跟着你殚精竭虑、流血流汗最终是为了建立诸葛王朝?这在政治上完全行不通。而就诸葛亮的本心来说,在道义上这也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诸葛亮在《答李严书》中还说:
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这和《出师表》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实质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
有人觉得读这几句,几乎条件反射一般想到了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之句,甚至,相比曹操的“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虽然也豪气但在言语逻辑上处于守势,诸葛亮说得更加张扬无所顾忌,和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的风格大不相同。
但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观察,其诸葛亮和曹操完全不同,诸葛亮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做皇帝,也从来没有为后代铺垫这条道路。回到章武三年(223),白帝城永安宫,弥留之际的先主刘备缓缓说道:
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曾经答应过的事,我永远也不会背弃自己的诺言,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管是恭维我的捧杀,抑或是试探我的阴险,我把话说到极致,就是对汝等最大的轻蔑。微笑,滚粗!成否超然自任天,魂兮长逝别人间。煌煌青史来相照,管乐区区安足拟。在草庐兮为卧龙,纵横四海龙飞旷。悠悠千载今犹是,赫赫英名诸葛亮!历史上最不值得同情的亡国皇帝是谁
每一个亡国的皇帝都不值得同情,就历史上看,亡国大多数可以归结为狂征暴敛,财政失衡和极度的民心背离,导致民不聊生,而这些都是由统治集团无止境的贪婪造成的,因果关系非常明了,而这种贪婪把自己、民族都拖入战乱,这不值得同情,相反,非常可耻。
历史上的皇帝不听谏臣的话而导致亡国的例子
魏惠王没有听取国相公叔痤的意见,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他,导致商鞅投靠秦孝公变法成功,而灭六国。
关于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0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