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古代像秦陵乾陵等皇陵是应该现在挖出来进行开发保护,还是让它们永远深埋地下

清朝已经灭亡108年了,为何还有人在守护皇陵 谁给他们发工资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你认为古代像秦陵乾陵等皇陵是应该现在挖出来进行开发保护,还是让它们永远深埋地下,以及秦陵为什么不建议开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秦始皇陵墓现在为什么不能挖掘里面有没有水银
  2. 秦始皇陵已被找到,探明是故宫的80倍,为什么专家迟迟不肯开挖
  3. 西安为什么互联网行业落后成都
  4. 你认为古代像秦陵乾陵等皇陵是应该现在挖出来进行开发保护,还是让它们永远深埋地下

秦始皇陵墓现在为什么不能挖掘里面有没有水银

谢邀!我出差西安阎良试飞院时,本世纪初我同爱人曾专程去过临潼参观过兵马俑一号坑及秦始皇陵陈列馆。秦始皇陵是一个方园较大的山丘,至今尚未挖掘。但其有个陈列馆是开放的可供参观,陈列馆是个人工洞穴,下台阶进到洞内四周较黑暗,洞顶有模拟星光闪光的天空及廊台建筑结构均有射灯照明。洞外定时有秦装军士操演表演。据解说员所说秦始皇陵确实有较浓的水银蒸汽,据说水银蒸汽有防腐功能。当年兵马俑的挖掘是施工时无意挖掘出来。文物遭到一定的损毁。显然秦始皇陵地宫文物更多,保护措施及机关设置更复杂。为了不致损毁地宫文物,才暂不挖掘,会等待资料进一步完善全面,技术水平更完善时再挖掘,则文物损失可能会更小。

秦始皇陵已被找到,探明是故宫的80倍,为什么专家迟迟不肯开挖

秦始皇陵墓被称为“世界第一大陵墓”,此陵墓依山傍水,风水极佳。陵墓的建造规模宏大,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陵墓占地较大,其面积相当于近80倍的故宫。

如此雄伟的陵墓,里面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是,尽管这样,中国考古界的专家们迟迟没有开挖秦始皇陵墓,这到底是为什么?

国家政策不允许

新中国官方允许开发的帝王陵墓,目前只有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当时是1955年,郭沫若、吴晗等人联名上书开挖定陵,最后获得了国家同意。1956-1957年对定陵进行了开发,但开发很失败,里面的文物、丝绸等,由于开挖技术和保护技术的不成熟,氧化严重,大量损坏。

鉴于此,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择和副所长夏鼐先生上书国务院,建议禁止挖掘帝王陵,周总理同意了建议。从此以后,不挖掘帝王陵成了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但,已经开发的定陵是不幸的,在后来那十年动荡的年间,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被拉出去游行示众,最后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同时,陵墓的金丝楠木的棺木被扔到了原野,陵墓里面破坏及其严重。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当年参与定陵考古勘探的王仲殊说:

“定陵发掘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帝王陵不能随便挖。从这之后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

所以说,从政策上讲,所有帝王陵墓不得开挖,当然包括秦始皇陵。

里面机关重重,水银毒气不得不防

目前,秦始皇陵墓已经被动发掘的主要是外城(各种秦俑和大多数陪葬坑都是在这里),还发掘了内城与外城之间的部分区域。

至于内城和地宫并没有深度挖掘,只是进行了大致的遥感技术探测和物理性探测。

探测发现,地宫内确实有大量的水银存在,并且在不断地循环流动。简单来说,里面有几条水银小河,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流动。这和《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相符合。

水银毒性很大,0度以上就可逐渐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一旦里面的大量水银毒气泄露,40公里范围内的生物都会受影响,死伤一片。

目前,没有一个专家能够保证,也没有一项技术完全保证,这些水银毒气不会泄露。所以,谁都不敢冒着风险去发掘。

除此之外,地宫内还有不少的机关,建了三十多年的陵墓没设机关,打死都不会相信。

据说,秦始皇陵墓的入口有“沙海”形成第一道防御,防止盗墓者进入。

比沙海更能确定的是,里面确实有暗弩,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

总之,秦始皇陵墓地宫里面,凶险无比,沙海、弓弩、陷阱、水银,总有一个会让来者无法返回。

技术还是不成熟

定陵的开发失败,说明了技术得不成熟。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还是有所欠缺。已经被动开发(施工、盗墓、自然因素)的很多部分,研究和认识都有很多不足,对于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强行挖掘,有可能造成和定陵一样的失败,对相关文物造成巨大损失。

如果把握性不大,那么还不如让陵墓完整地留着。

民间:秦始皇陵墓的风水之说

秦始皇陵墓,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南依骊山,北邻渭水,地势较高,风景优美,拿风水大师的话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甚至,很多人认为,秦始皇陵墓是建立在中华龙脉之上的,一旦发掘,一旦破坏,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很多的民众不愿意支持发掘秦始皇陵墓,不愿意龙脉被破坏。

现在社会,民意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也是专家们不肯挖秦始皇陵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陵墓迟迟不发掘,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不允许,技术不太够,机关很危险,民众不同意。

西安为什么互联网行业落后成都

2014年开始我经常出差,跑遍了很多地方,我就发现,一个地方是否有大学,是否有好大学,有多少大学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学术氛围。而学术氛围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的人才优秀程度。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尤其对于互联网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服务器,代码,创意这些玩意不值钱。你看一个互联网公司如果没有人了,他的资产还能剩下多少?也就那几台破电脑和办公桌了吧,办公室都是租的),因此,这些企业为了获得最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被迫选择发达城市。这是其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武汉是算不上“学校多”的。

其二,发达城市资源多。以互联网圈为例,目前根据城市资源特征不同,各地互联网创业的项目就有明显的地区特征。比如,北京就是互联网创业最火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中关村,有诸多知名高校,有很多投资人,有宽松的创业环境。但杭州则不同,杭州的互联网企业多是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电商生态圈。而深圳又和北京杭州都不同,深圳有华强北,所以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企业非常多。同时,深圳也有很多腾讯生态圈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成长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而武汉,明显缺乏这种互联网创业的周边资源环境。

其三,发达城市学习机会多。以北京为例,中关村附近每天的免费互联网分享、沙龙、学习组织多如牛毛。因此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跑到武汉,就会有明显的“脱离圈子”的感觉。在网上看新闻和在这个环境中生存,是非常不一样的

其四,抱团取暖。在北京,你做一个项目需要上下游资源,跑一圈中关村国贸基本就能把合作伙伴见齐了。而如果你人在武汉,想要见合作伙伴难道每次都打飞机嘛?而且咱们就算不考虑机票的成本,时间成本是不是超贵的?飞机起降这至少3-4个小时就浪费掉了。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东西,但互联网技术还没有发达到取代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程度。而互联网一天做不到取代人与人面对面沟通,那么,互联网企业就会一天喜欢选择扎根大城市。因此我们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你不能光考虑房租,工资。因为在这些地方虽然可以降低这些成本,但却极大的推高了其他成本,比如沟通成本,学习成本,融资成本,商务来往成本等等等等。

综合算下来的话,就算发达城市房价高,物价贵,人们也依然会更愿意选择发达城市。

当然,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管理团队能力不足知识不够也是制约远距离沟通和管理的方法。虽然在美国,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尝试异地协同办公了。但因为教育的普及程度,高管的知识程度,对管理的认识程度的不同,目前在中国,与其异地办公,互联网公司还是宁愿把大家都聚在成本高昂的大城市

西安和成都,同为三位数区号的副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又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座城市,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如今,西成高铁开通在即,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同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和成都在经济上为什么差这么多?

成都·Chengdu

名称丨成都/Chengdu

别名丨蓉城、锦官城

面积丨14312平方千米

人口丨1572.8万人

行政级别丨副省级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丨12170.23亿元(2016年)

人均生产总值丨74865元(2016年)

所属地区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

下辖地区丨11区、4县、5县级市

区号丨028

邮政区号丨610000

西安·Xi'an

名称丨西安/Xi’an

别名丨长安、西京、大兴、镐京

面积丨10108平方千米

人口丨870.56万人

行政级别丨副省级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丨6257.18亿元(2016年)

人均生产总值丨66738元(2016年)

所属地区丨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

下辖地区丨11区、2县

区号丨029

邮政区号丨710000

从各项数据上来看,成都比西安发展得好。但是背后造成这样情形的原因,是比简单的结论更有趣的东西。

1

人口容量和市场腹地规模

丨西安成都GDP对比丨

涉及到城市规模的问题,最直观的指标就是人口与GDP。2016年成都市GDP12170亿,西安市6257亿。成都差不多是西安的两倍。非常直观的差距,但我们在做这样的比较时,是否是在默认两者经济基础相同前提之下做出的呢?

2016年,成都市人口1572万,拥有上亿人口的成渝地区作为腹地,而西安市870万人口所依托的关中平原不过2000万人,整个陕西省也只有3800万人,即使算上整个西北的7500万人,依然无法与成都背后的1亿人相比。

丨人口上亿城市密集的成渝地区丨

丨关中城市群丨

巨大的人口腹地和消费市场,封闭的陆路交通,造就了成都这座超级城市。而关中平原虽然同样广袤肥沃,但自从同治回乱后人口锐减,至今未恢复元气。关中城市群发育不足,城市数量也相对四川盆地较少。

丨成都丨

成都号称“中国商业第四城”即是建立在本土庞大的人口消费市场和强大的购买力之上,与同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不同。四川地形封闭,对外交通不便,形成了四川盆地对成都非常强大的向心力,造就了成都这座内陆大都会。

同为传统内陆城市,人口与市场腹地的差距悬殊自然导致了两个城市经济体量的差距。两座城市同为近十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但成都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的优势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都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大大超过西安。

自有GDP统计以来,成都就一直是西安的两倍多。“西安的GDP被成都超过”…完全是不存在的谣言。西安工业不强,GDP从来不是强项,西安的GDP2006年还排在全国40名,一直进步到现在排第26名。基于市场腹地和人口的巨大差异,西安的经济自然逊于成都。

因此,商业、财政收入、国家的重视程度,国际化程度,领事馆数量等等与经济人口密切相关的指标,西安均不如成都表现好。不过作为大区中心,西安的表现也并不算差。

2

行政区划与县域经济

丨代管简阳后的成都市行政区划图丨

成都市共下辖11区4县,同时代管5个县级市;而西安仅11区2县。县级市相比普通的区县来说拥有更高的经济自主权,仅由地级市代省级管理而非属城市下辖。而县域经济,恰恰正是西安的短板。

丨西安市行政区划图丨

与成都的郊县全部位于成都平原不同,西安的几个郊县几乎全部位于秦岭脚下,无一例外存在着生态红线。

丨成都各区县gdp丨

丨西安各区县gdp丨

周至县的黑河水库是西安城市水源地,生态保护是周至第一要务;蓝田县位于灞河的川道里,地形狭窄;临潼区位于骊山之北,生态红线虽不如前者严苛,但偏偏有一大片儿的秦陵墓葬保护区不能开发。阎良区原来只是临潼下辖的一个镇,面积狭小,由于飞机城才设区。唯有长安区和鄠邑区靠近主城区,承接高新区的一些项目而发展相对较好。

丨西安高新区图/Orangedennis丨

西安真正称得上县域经济的只有高陵,这个被叫做关中平原白菜心的地方,因为有陕汽集团和泾渭工业园,工业基础雄厚,是西安GDP最高的郊县,位列西部百强,也因此于2015年底撤县设区。西安的市区很强,而县域是西安经济最弱的短板。

西安和咸阳畸形不合理的行政区划是导致西安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成都市区位于大成都的绝对中心,第一、第二圈层郊县密集环绕成都市区依次排开。而西安市区整个西北方向的郊县全部属于咸阳。和高陵并称关中白菜心的三原、泾阳和西安的经济联系密切程度非常高,但却属于咸阳管辖。

丨成都周边密集的郊县圈层环绕成都丨

丨西安咸阳边界丨

西咸经济一体化、生活同城化程度已经相当高,许多的项目来到陕西投资,名为西安,实际落地却是在咸阳范围内,许多人生活在咸阳,却在西安上班,地铁一号线二期的修建使得两座城市的实体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但由于行政区划割裂,GDP只能分开核算。

丨大西安丨

如果将西咸作为一个统一的大西安经济体来考虑的话,西安的11区2县加上咸阳近郊的2区3县1市(秦都、渭城、三原、泾阳、礼泉、兴平),共18个区县的经济体量达到近8000亿,与20区县的成都相比,显然就没有那么悬殊的差距了。

丨咸阳丨

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西安府和成都府分别是陕西和四川的省会。西安府几乎管辖如今咸阳所有区县以及富平县、耀州区、临渭区。成都府也管辖成都平原几乎所有区县。建国初,全国存在着大量的地区,按照中央规定,直辖市和省辖市不管县。西安当时是直辖市兼陕西省会,成都是四川省辖市省会,因此所有下辖县被都从市的管辖范围内划出,西安的管辖范围只剩如今城六区与长安区,成都也仅剩城区与龙泉驿、青白江。

咸阳就是在此时结束了被西安管辖了上千年的历史。陕西省当时除了西安,宝鸡和铜川以外,其余的市在当时都还只是地区。陕西省派出地区行政专署对地区进行管辖,由于咸阳地区行政专署驻扎在咸阳县城,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咸阳地区,管理原西安府下属的数十个县。今天的蓝田,临潼属于渭南地区,其余数十个县均由咸阳地区管辖。

丨70年代成都行政区划图丨

丨温江区丨

同样,成都市当时的管辖范围也仅剩市区与龙泉驿,青白江。而温江地区管辖了现如今成都绝大部分区县。上图粉色为温江地区,黄色为成都市。温江地区与咸阳很类似,都位于成都和西安的西北方向,都管辖着成都府和西安府的大多数区县。

1983年,温江地区12个县全部并入成都市,成都一举获得了原温江地区下辖的所有区县,瞬间做大。2016年。简阳市划转成都管辖,成都的版图和城市体量进一步扩张,几乎重新回到了成都府全盛时期。

西安不仅没能在80年代地市合并浪潮时期收回咸阳,竟让咸阳在1983年独立设市了,西咸从此分家,还被咸阳瓜分了原西安府下属的一大半区县,元气大伤。如今的西安只是明清西安府的一半,而成都基本已收回所有属县。体现在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上,西安自然只有成都的一半左右。

丨西咸新区地图丨

西安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潜力,但却面临着发展用地严重不足的困境。西安以东是白鹿原与骊山,南边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向西向北虽是广袤平坦的大平原,但在行政上却全部属于咸阳。虽有西咸新区,但十年间依旧进展缓慢。西安只能向东北将高陵撤县设区,发展港务区,向西南将户县撤县设区,发展高新区。直到今年,西咸新区才划归西安管辖。

综上所述,西安和成都在经济上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城市规模。绝非由于主观上的民风、观念所导致,经济上实际的差距远没有那么骇人听闻。就像你不能拿西安和重庆比经济体量一样。重庆面积几乎相当于浙江,人口3000万,只比陕西省少800万,完全是一个省的体量,拿西安和重庆比GDP,根本没有可比性。成都也是同理,城市规模比西安大,经济数据当然要比西安好看。

3

文化认可与省市关系

丨成都丨

四川盆地自古以来的封闭地形,加上成都一直是四川盆地的最大城市,向心力极强。这一地理原因导致的历史传统逐渐形成了今日四川的文化传统,四川人都非常以成都为自豪,提起成都的时候就如同提到自己的家乡一样自豪和骄傲,非常的热爱成都这座城市,潜意识中认为成都是自己的家乡。

丨西安图/ColdWhiteOpen丨

反观陕西,陕北、关中、陕南、三种截然不同的地理形态,不同的文化组合而成的省份,向心力大打折扣,陕西人对于西安作为省会的认可程度远不如成都之于四川人。究其原因,关中作为一个统一行政区(京兆)早在秦汉的时候就已出现,直到唐末以后西安不再作为帝都,陕北陕南才和关中合并组成新的行政区,陕西是这时才出现的。文化传统更像巴蜀的陕南人不认可西安,远在陕北靠近晋蒙的榆林也对西安无感,近在咫尺的咸阳都不服西安,时常以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首都自居。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两座城市的氛围截然不同,陕西省内人“黑”西安的现象屡见不鲜。

丨成都锦绣天府塔丨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省市关系上面,成都没有直辖的历史,也只短暂的计划单列过一次。建国后,四川形成了蓉渝两座大城市的格局。重庆虽然从陪都直辖市降为四川的省辖市,但却是西南局驻地,一直计划单列,政治地位很高。因此,四川一直在扶持成都对抗重庆。这样的历史过程中,成都和四川形成了非常融洽的省市关系。

丨城市首位度:省内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GDP比值丨

1997年重庆恢复直辖市,此后成都在四川的地位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四川举全省之力打造成都,成都的GDP是四川第二城市绵阳的6.4倍,成都是全国最一城独大的省会城市。西安在陕西虽然给人感觉一城独大,但实际并非如此。

丨西安·西部之光塔摄影师/saiwen丨

而西安在民国和建国初有两次直辖和三次计划单列的经历,历史地位和名气甚至更甚于陕西,省市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和微妙。对于西安的发展,陕西省的支持力度一直不足,害怕西安太强而尾大不掉,于是80年代将咸阳划出独立。90年代末,西安争取直辖市更是让省市关系降到冰点,时至今日才重回融洽局面。比起成都代管简阳,安徽三分巢湖,西咸一体化步履蹒跚,十年间几乎毫无进展。

4

城市宣传与形象打造

成都,毫无疑问是全国最擅长营销自己的城市。从“天府之国”到“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再到“创业之都,成都都成!”以及最近火遍全国的那首《成都》,成都对于自身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城市品牌的打造堪称完美。

丨成都IFS丨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熊猫。熊猫作为国宝,憨态可掬。深受国人喜爱。成都不仅把熊猫基地打造成了最具城市特色和吸引力旅游项目,还把熊猫元素应用到IFS的商业文化,地铁车站的装饰当中去,俨然成为了成都的代名词。

丨陕西大熊猫丨

很多人认为熊猫是四川独有,但其实甘肃和陕西也分布着大量野生大熊猫,尤其是秦岭山区的熊猫亚种,比四川大熊猫更像猫,也更可爱。但却鲜为人知。更不为人知的是,西安居然也有熊猫基地!位于周至县的楼观台熊猫繁育基地。没有宣传,也没有旅游开发。

丨终南山丨

西安坐拥十三朝古都文化,坐拥汉唐帝陵数十座,中华父亲山大秦岭等等众多的资源,宣传却十分无力。对比成都的青城山,西安拥有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气息都完全不亚于成都青城山的终南山、翠华山、太白山等等名山,但在旅游方面却相去甚远。

丨代表陕西形象的安塞腰鼓...丨

陕西至今的宣传还停留在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白帕帕,红头巾的陕北文化,让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误以为陕西就是黄土高原,荒漠戈壁。这让富饶广袤的关中和山清水秀的陕南情何以堪?

丨G20央行行长会议·成都丨

当成都已经开始学会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营销自己时,陕西和西安宣传的方法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去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全世界瞩目,成都承办了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成都丝毫没有放过这次机会营销自己,壕气冲天的买下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整个广告版面宣传成都,经济观察报的微博,成都的软文一天能发五六条,官方也在宣传G20蓝,风头甚至盖过主办地杭州。

反观本地媒体,始终钟情于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亦或是负面新闻的第一现场,却在需要正面宣传西安的舞台上见不到他们的影子。

丨G20农业部长会议·西安丨

相比西安呢,西安也同时举办了同级别的两场会议———G20农业部长会议和W20妇女会议,结果官方竟然完全没有反应?两场重量级国际会议就这样悄悄的办完了,完全放弃了通过国际平台推介西安城市形象的机会!

丨西安·永宁门丨

2016年西安还举办了央视春晚西部分会场,央视中秋晚会,第三届丝绸之路电影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重量级的文艺活动,本来大有文章可做,但就当时宣传部门的表现来看,暴露出严重的缺乏经验。如果要是成都的话,早就通稿营销满天飞了。

丨成都·远洋太古里丨

而西安政府在应对新闻事件上的无力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阿房宫事件,昆明池事件、三星事件,无一例外不被媒体恶意造谣抹黑,但回应和辟谣却非常无力,导致至今仍有人不解真相。反观成都在城市负面新闻上的公关能力……如此鲜明的对比,非常值得反思。

丨西安·南门王府井丨

城市形象还表现在商圈的打造上,成都在春熙路核心商圈引进了IFS和太古里等港资商业,打造了非常潮流、时尚、休闲、宜居的城市形象,非常迎合年轻人的青睐。而西安的城市形象多表现为古典与厚重,在西安商圈的打造上,商圈比较分散,且核心商圈严重缺乏优质商业体。赛格虽然营业额高居中西部第一,但小寨商圈的形象确实不怎么高大上。

西安也是非常潮流时尚的城市,但西安的现代商业多集中于高新、经开等开发区,老城区与传统中轴线发展相对滞后,核心区域城建不够发达,很影响城市形象。

丨西安·曲江丨

诚然,现在的西安和成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软实力和政府服务、城市营销规划,商圈打造、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要向成都学习的地方,西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好在永康书记和吉庆市长的实干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丨西安·经开丨

希望我们每一个西安人都能热爱西安这座城市,她会越来越好。承认差距,虚心学习,才能更好地追赶超越。

你认为古代像秦陵乾陵等皇陵是应该现在挖出来进行开发保护,还是让它们永远深埋地下

谢谢邀请。就我个人而言,处于两难之间,因为这是一个互有利弊的事情。

乾陵

有利方面:现在发掘可以促进旅游业,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可以使我们一饱眼福。我家就在这二个陵墓附近,从西安出发东线到秦陵,西线到乾陵,现在游客还是很不少的。如果发掘以后,这二个陵墓必定是“石破天惊”,必定会招来大量国内外游客,对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这也是当地政府一再要求发掘的原因。我自己是历史爱好者,也想着能目睹这二个陵墓里的三个帝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说可能有“地方”的自私,也有个人的自私。

秦陵兵马俑

从大局看现在不发掘更好,根本原因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现在对陵墓里出土文物还没有可靠的保护手段,虽然技术手段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要长久无损保护谁也没把握,像题目说的发掘出来进行保护恐怕现在还做不到。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放着,等条件成熟了再发掘更稳妥,毕竟这些东西不可再生。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连图资源 阅读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经典 美到骨子里的传统建筑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77788889.com/12/100137.html

相关推荐